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waterflow流水帳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專訪】挑戰表現主義名劇 毛俊輝探索心靈宇宙

waterflow流水帳
·
·
//「人們更要找到心靈慰藉與平靜,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要做甚麼。當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便能改造社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是有點理想主義,而我們做劇場的,也應如此。」//

毛俊輝近年往香港話劇團之路沒有停,主演贏盡口碑、五年內三度公演的《父親》後,會議密密開、展開圍讀,以至勤密綵練,為執導作《往大馬士革之路》上演作好準備,忙得不可開交。也難怪,這套史特林堡表現主義經典劇目,正是毛Sir主動推薦給劇團,不僅希望把佳作帶給本地觀眾,還親自落場,監督指揮,「我想導演《往大馬士革之路》已有多年了,因為我對這套劇有新體會!」

《父親》(圖:香港話劇團)

從藝五十年

「原來香港話劇團四十多年來,從沒做過史特林堡,以至表現主義的劇!」毛Sir遂把《往大馬士革之路》帶到香港話劇團,繼而帶給香港觀眾,他覺得作為本地旗艦劇團,應該帶頭做一些藝術探討,事實上,本地劇團尤其是大型製作,多演寫實主義的戲劇,偶有史特林堡作品零星登場,如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今年的《一齣如夢幻的戲劇》等等,本地觀眾想多作探討也無所從,「希望觀眾、演員,以至製作人員,一起探索。」

事實上,不止劇團,當過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還有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卸任時獲頒「桂冠導演」名銜)的毛Sir,儘管執導經驗豐富,卻也沒有導過這位瑞典劇作家的作品,對於其後期劇作,甚至不諱言難以理解,「讀書時當然有接觸過表現主義戲劇,但只是理論層面,以戲論戲,坦白說,我不算很了解。」他笑了笑,說隨着年紀漸長,人生閱歷愈來愈豐厚,直至近年,他把該劇看通看透,認為箇中其實既有趣也有意思,「只是不像寫實主義戲劇,以生活語言、日常處境,探討人們內心、心靈世界。」千挑萬選,《往大馬士革之路》成了毛Sir從藝五十年最新執導作品,香港話劇團還特意舉辦《毛俊輝從藝五十年》展覽,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舉行,展期至9月24日。

(圖:香港《星島日報》)

華麗轉身

何謂表現主義戲劇?毛Sir以史特林堡為例,指出其劇作夾雜現實與夢境、寫實與幻想,而且是跳躍式的,時序不一定具邏輯條理。史特林堡早期以自然主義寫作,在自身一連串經歷後,創作風格有着巨大突破,華麗轉身,成為歐洲表現主義戲劇的先驅,《往大馬士革之路》正是他轉型後第一部作品,「許多人在轉型期,難免摸索嘗試,但史特林堡一寫便是三部曲,我們演繹的是《往大馬士革之路》第一部,被視為他的代表作之一,所以我特別有興趣研究。」他當時已提出以影像表達內心,惟科技未達,只能以布景呈現,「但他明顯還沒滿足。」

毛Sir於2008年離開香港話劇團後,雖曾參與該劇團演出,好像為他再度贏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等獎項的《父親》,卻沒再為該劇團執起導演筒,直至《往大馬士革之路》,他當然對製作有很多想法,包括選角,除了主演男主角「陌生男」的申偉強等香港話劇團演員,他還邀來蘇玉華與胡美儀,同台獻技,「這套劇那麼特別,我更想以不同演員碰撞,擦出火花和新鮮感。」蘇玉華讀演藝時是毛Sir的學生,兩人曾於舞台劇《新傾城之戀》合作,該劇於多地巡迴演出,備受好評,在毛Sir心目中她是一流女主角,「《往大馬士革之路》對大家來說都是陌生的,如果演員沒有足夠個人底子支撐,很易慌張畏縮。蘇玉華經驗十足,也很自律,幫到她演戲。」

《新傾城之戀》2002版本蘇玉華與謝君豪合演。(由香港話劇團提供)

找心靈慰藉

太太胡美儀在劇中扮演蘇玉華的母親,毛Sir指豐富人生經歷,有助她演繹角色,「該劇宗教成分頗重,胡美儀正好是個基督徒,她的看法有更多層次。」美儀姐不常演舞台劇,多是毛Sir把她引進舞台,包括《情話紫釵》等等,不說不知,兩人當年便是在舞台劇──赫墾坊十周年作品《一籠風月》相遇,並雙雙贏得香港舞台劇獎男女主角獎。

時代急劇轉變、疫情大流行,叫人煩躁不安,矛盾衝擊難免,甚至迷失,此刻重讀該劇,更有意義,「人們更要找到心靈慰藉與平靜,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要做甚麼。當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便能改造社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是有點理想主義,而我們做劇場的,也應如此。」毛Sir未必以傳統方式處理該劇,但這個訊息,他特別想強調,「只是說說,沒有用,就做一齣戲出來吧,讓大家有不一樣的體驗!」

(原文刊於2021年9月16日香港《星島日報》副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