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ineers of Victory – The Problem Solvers Who Turned the Tid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HP10
·
·
IPFS
·
網絡圖片

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以為本書會有別於一般傳統戰史採用的宏觀式敍述手法,重點不再放在戰略或戰術層面,而改為以士兵、後勤人員、工程師等二戰幕後小人物為主線的口述歷史或人物報導,但是看過序言後才知道作者Paul Kennedy是一名歷史學家,他嘗試從武器設計和後勤系統等方面作為切入點,解釋盟軍的勝利除了歸因於戰略和戰術因素外,恰當的調配國家資源和有效的後勤支援系統也是盟軍取得最後勝利的基石。作者在書中既有描述小故事,但同時亦緊扣盟軍的大戰略,故此讀者在閱讀時有種「見樹又見林」的感覺,能夠營造這特色,作者的選材及舖排手法可說功不可沒。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憑藉美、英、俄以及眾多國家的力量,要擊敗德、意、日三國應是指日可待的事,但是就如作者所言,遲至1943年初(德軍入侵波蘭後第4年)盟軍將領及元首尚未見到勝利曙光,當時盟軍的補給艦隊橫渡大西洋縷遭德軍潛艇截擊而傷亡慘重(被擊沈的商船總噸位數在1943年3月是歷史第三高︰超過620,000噸),英國本土正長期被德國轟炸機空襲、而盟國空軍仍未能奪取制空權,戰況即使不能說是悲觀也至少是陷入膠著狀態。但踏入1943年下半年,美國的雄厚國力開始發揮效用(如在1939年美國全年戰機生產量是800架,在1942年竟可激增至每月4000架,及至1943年底更翻至每月8000架!)。但是這些國力是如何轉化為軍事力量、並改寫戰況?更重要的是,這些力量若果未被適當運用,再大的戰力也只會徒勞無功。舉例來說,德國後期曾經研制出ME-262噴射戰鬥機,每小時航速比任何盟軍戰機都要快120海里,但是由於希特勒對轟炸機的執迷(他熱衷於轟炸英國),最後戰機只被批准少量生產,這批遲來、數目又少的戰機儘管戰力驚人,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敗局。如何把資源運用至刀刃上正是本書的關注點。

全書主要由5個範疇構成,分別是(1)如何運送物資橫越大西洋(重點當然是要避過納粹的U艇截擊)、(2)如何奪取制空權、(3)如何制止閃電戰(Blitzkrieg)、(4)如何完成兩棲登陸作戰及(5)如何克服長距離作戰的障礙(How to defeat the “Tyranny of Distance”)。每一個章節可以獨立閱讀,但是正如作者在總結所言,該五個範疇其實亦是互相牽連︰沒有制海權,盟軍如何運送大量物資至英國,為反攻作準備?沒有制空權,盟軍如何擊退德軍U艇、又如何在兩棲登陸中替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而俄軍阻截閃電戰更是牽制德軍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無形中為盟軍登陸諾曼第提供間接支援,而最後盟軍的兩棲登陸經驗及裝備更是美軍反攻日本時的重要資產。這五環環環緊扣,是二戰中不可或缺的五個重要元素。但全書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倒是奪取制空權及兩棲登陸部份。

在奪取制空權一節中,作者指出由於空戰是相對較新的戰線(戰機在一戰末期才登場),故各國都對如何運用這一嶄新武器未有太清楚的想法,大多國家都將戰機用作戰術支援的用途(例如透過轟炸來壓制敵方火力、掩護友軍進攻),故多數國家均未有成立獨立的空軍、而只將空軍從屬於陸軍或海軍,只有英、美兩國有意將空軍發展成獨立兵種。該兩國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地和主戰場有所分隔(美國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保護;英國和歐洲大陸至少相隔一條英倫海峽),故此兩國都有意發展遠距離的轟炸機來進行戰略轟炸,但礙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而未能達成這個目標。當二戰爆發後,德國在佔領法國後便全力以空軍轟炸英國,但是希特勒卻犯了個嚴重的戰略錯誤︰他沒有將取得制空權放為第一目標(例如轟炸軍機場、對空雷達、飛機工廠等)、反而集中轟炸英國城市(他希望藉此迫使英國人投降)。雖然德軍的空轟的確令英國人人心惶惶,但光憑空襲卻沒法令英國投降(題外話,日後的戰役也再次顯示空襲的力量再龐大,也難以降服一個國家,無論是韓戰、越戰及至伊拉克戰爭也無一例外),但空襲過程中卻令德國空軍蒙受重大損失,而更重要的是不少富經驗的機師因此喪命,這方面的損失更是難以彌補。此外,欠缺長距離戰機護航、英軍擁有先進雷達和他們能以逸待勞的主場優勢都令德國空軍的損失更為嚴重,最終德國在1941年便開始減弱了對英國的空襲(另一原因是德國對俄國發動突襲)。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英美兩國開始對德國進行戰略空襲後,他們竟然犯下和德國相同的錯誤︰他們意圖透過戰略轟炸來迫使德國人投降!而且盟軍的轟炸機同樣由於缺乏長程戰鬥機的掩護(當時的戰機未擁有這麼長的航程),他們的長距離轟炸機(主要是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需要獨自突破德國的空中防線進行投彈,這樣轟炸的效果自是強差人意,而轟炸機編隊亦受到沈重打擊。這樣的情況直至1944年初仍沒有得到改善。儘管如此,美英兩國基於其他考慮(如空軍害怕停止戰略轟炸後會被派往太平洋為海軍進行支援任務、美英兩國藉戰略轟炸來向史太林証明他們有在扯德軍後腿好減輕俄軍壓力等)而繼續戰略襲炸行動。直至Spitfire及P-51面世後,戰情才得以改寫。該兩款戰機都安裝了Rolls – Royce引擎(題外話︰Rolls – Royce這名字就是該公司兩名創辦人Charles Rolls及Henry Royce的姓氏,該公司在一戰後被創立,初期主要生產汽車引擎)後,兩款戰機的航程得到大幅提升,其中P – 51的出現對促進日後戰略轟炸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它延伸後的航程使它能完整地掩護轟炸機編隊。

結果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德軍的優秀機師日趨凋零、而盟軍卻繼續獲得補充(主要得力於美軍機師),配合戰術與科技的改進,盟軍最終取得制空權(這在日後的戰事中可謂至關重要),而且他們的戰略轟炸也開始顯現成效。

二戰中另一個大難題自是如何進行登陸作戰,其中諾曼第登陸絕對是人類戰爭史中規模空前龐大的登陸作戰。以後見之明來看,盟軍在是次行動中同時完成戰略目標(在歐洲開拓東面戰線)和戰術目標(傷亡「只是」12,000人),而不少歷史學家都認為該次戰爭是二戰中最關鍵的一役(重要性可媲美太平洋的中途島戰役和莫斯科守衛戰)。作者在書中指出,是次作戰的成功和盟軍在早前的登陸作戰中汲取經驗有莫大關係,其中在1942年8月盟軍於Dieppe戰役中雖然獲得慘敗(6100人中至少3300人陣亡或被俘),但盟軍在該次突擊中試探了大西洋防線的實力,以及為盟軍登陸作戰進行綵排,令該場戰事有很濃厚的實驗味道,故在此戰中擔當主攻的加拿大兵團對於自己被拿來做白老鼠感到極為憤怒,但不可否認的是,該3千多人的代價卻的確為盟軍換來很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加強戰前的情報工作、改善空軍和海軍的火力支援協調、以及避免向駐有守兵的海港進行登陸作戰等。此外,盟軍在其後的登陸作戰中還學會了如何協調指揮跨國(英、美以及眾多其他國家)及跨兵種(海陸空三軍悉數出動!)部隊、要設立獨立的指揮艦、在灘頭設立灘頭指揮官(beach master,工作有如馬路中心的交通指揮員疏導部隊)、因應灘頭地形而設計的人造海港(Mulberry)、生產各式載人和載坦克的兩棲登陸艦、設計各式工程車(如改建自英國雪曼坦克、暱稱Hobart’s Funnies的工程車)等。

除此以外,盟軍在是次戰役中亦採取極多(也頗成功)的欺敵戰術,例如透過英國軍中的德國間諜或法國境內的反抗軍發放假情報、移走巴頓將軍以便讓德軍以為盟軍將在其他地方登陸、設立吹氣坦克以營進兵力集結的錯覺等,這些欺敵措施產生兩個重要意義︰首先德國一直都假設盟軍將在Calais登陸(因為該點是英倫海峽的最短距離),故將較多兵力佈置於該地;更為重要的是即使盟軍在6月6日展開登陸作戰後,德軍還是未能判斷這是主攻還是佯攻,故此未有悉數調動部隊進行反擊,這關鍵的數天讓盟軍成功在諾曼登建立穩固的橋頭堡,並舖下進攻柏林的反擊之路。

宏觀來說,軸心國的戰敗雖然不是必然,但卻是極為合理的結局。軸心三國的國力遠遠比不上同盟軍諸國(特別是英、美兩國),更重要的是軸心三國中的兩國(德國及日本)均過份擴張︰德國要同時應付非洲、俄國及大西洋方面的進攻;日本既在中國戰場上泥足深陷,但又要應付美國從太平洋而來的進擊。這兩大因素令軸心國的結局在開戰前已被差不多寫進史冊內,但承如作者開宗明義所指出,同盟軍是如何取得勝利?他們又是否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敗軸心國?看罷本書的我有一種感覺,儘管同盟軍在1943年開始扭轉劣勢,但是我不得不想,若果不是軸心國犯下眾多錯誤,同盟軍的反攻之路恐怕會悠長得多。舉例來說,假若德國沒有發動侵俄戰爭,逾半的侵俄兵力將可調動防守非洲及大西洋防線,那麼盟軍即使成功登陸諾曼第恐怕也會傷亡慘重;又或在登陸諾曼第時希特勒下放權力,讓將領調動軍力,隆美爾或許有機會在灘頭悉數殲滅盟軍(他是主張將將王牌裝甲兵團放在前線,以便及早消滅剛登陸、立足不穩的盟軍)。幸好軸心國犯了以上錯誤,人類才得以在1945年結束二戰,或許蒼天在百忙中看見世人的戰鬥時也動了憐憫之心,故將勝利的天平稍微移往盟軍,好讓世人能早日結束這場人類浩劫吧。

總括而言,戰爭(或類似的大規模行動)講究的不外乎是機構內的團隊合作(如兩棲登陸中的多部隊協調)和有效的資源調配及運用(如甚麼才是空襲中的首要目標?),這些大原則其實亦見諸於現今世界的各類型機構。另一方面,作者在結論一章還提出盟軍其中一個致勝的無形因素,便是盟軍(特別是英、美兩國)內有一種「鼓勵文化」的存在,這種文化鼓勵上、中、下層成員投入意見,並讓意見發酵、演化,讓它最終成為一項發明、一個技術、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書中列舉了很多引入創意 (如英軍空軍將領Freeman力排眾議主張引入P-51戰鬥機)或窒礙創意(如希特勒反對建造ME-262戰鬥機而堅持製造轟炸機)的例子,或許作者的這一主張有待論證(書內曾提及盟軍曾因利益或權力的問題而令一些創新產品險些不被採用),但是如何在機構內培植及蘊釀該文化,的確是很多機構所重視的課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