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NFT 作品的供應量:給創作者的版次設定指南
相信長期關注 NFT 藝術的朋友們,都有注意到極多數作品,不論是PFP專案或個別生成藝術系列(collection),都有「版次」(Edition)或「供應量」(Supply)的限制。與實體藝術相比,NFT 藝術是數位藝術的一種,相對容易生產、複製,供應量規模也會比實體藝術還要大。
然而,就作品價值而言,「物以稀為貴」。實體作品的創作時間長,大都獨一無二,進而凸顯、提升作品的價值―此原則也套用在 NFT 藝術上。雖然數位藝術允許大量生產,但作品價值會相對地隨著數量規模而增減。撇除創作手法、風格,數位創作者必須限制作品的版次、供應量(至少不要無限供應),以「限量」創造作品價值。
話雖如此,設定版次、供應量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背後要考慮的因素複雜―有時候,由於技術或藝術原因,作品沒有太大的靈活性;而有時與畫廊、平台或策展人合作時,創作者可能沒有完整決策權。若單以「目標」考量,數量規模的設定會容易思考許多。
NFT 藝術/數位藝術的優勢
NFT、區塊鏈技術的問世帶給創作者新的選項。了解如何以目標設定供應量之前,我們先來了解 NFT 藝術/數位藝術的優勢。
- 節省實體空間
對空間的需求可能會影響創作者在實體世界中的創作速度,而創作數位藝術並不需要實體空間。數位藝術同樣也為收藏家省去尋找實體貯藏空間的不便。 - 免去物流配送
運輸、保險和實體藝術品的保護需求可能會延遲或影響創作者的創作過程。與處理實物商品相比,區塊鏈、NFT 市場和加密錢包可以更快、更順暢地進行配送。
- 演算法與自動化
儘管編寫演算法並不容易,一旦創作者創建了一組演算編碼,它就可以快速生成數千(甚至數百萬)件創作。這種自動化和規模可伸縮性對於實體和傳統藝術來說是不可能的。
最接近這種生產力的時候,是一名藝術家與數百名協作者一起創立工作室或藝術工廠,並且以藝術家的名義、特徵來創作(如安迪沃荷的工廠 The Factory)。這些案例需要複雜的物流和時間,但仍然無法與演算法相提並論。 - 區塊鏈動態
區塊鏈動態以實體藝術無法實現的方式影響供應量。例如,燒毀(burning)機制是一種有趣的縮短供應的方式。創作者可以利用燒毀機制,設計與收藏家互動的方式。例如,Riiiiiis 提供新作品的許可名單(allowlist)給燒毀他先前作品的人。
創作者還可以完全掌握他們的頂級收藏家,製作空投或特殊禮物給他們。雖然在現實世界中,需要花時間配送這些作品,但在區塊鏈世界,只需點擊幾下就可以實現。這個簡單的過程是創作者可能會創作額外作品的另一個原因。
了解到這些優勢,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供應量。創作者不應該受到限制,應該接受、或鼓勵嘗試去善用這些技術。
Kaloh 的供應量分配金字塔
知名評論家、策展人 Kaloh 於一期電子報《Why Blockchain Art Supply Is Radically Different》中提出「供應量分配金字塔模型」,根據創作者的不同階段目標,提供創作者調整作品供應規模的指南。藏家也可以根據此模型,評估創作者的供應策略。(介紹順序為金字塔由下往上)
- 大量(Abundant)/易於入門程度
供應規模:50+ 多版次或 1000+、開放版次(Open Editions)。
目標:任何人都可以入手、收藏並感受自己是創作者旅程的一部分。
這個概念很簡單―創作易於入手的作品,讓任何人都可以收藏,而不僅僅是百萬富翁、機構或基金會。空投和收藏獎勵可以在這一組。開放版次和大量供應發行,並不一定代表這些作品從長遠來看,不會有價值。此外,這可能是藝術家有效擴展受眾的方式,也許這些藏家將來會繼續收藏藝術家的新作。
法國生成藝術家 Zancan 去年底在 NFT 線上藝廊 VERSE 發行開放版次作品【Landscape with Carbon Capture】,在有限時間內共鑄造出 11,402 版。Zancan 是 Tezos 鏈上廣為人知的創作者,以細膩植物紋理聞名,打破多項交易紀錄。這次發行開放版次作品,除了支持非營利組織(捐贈 20% 銷售收入),也讓平時無法入手其作品的人有機會收藏大師的傑作。 - 不常見(Uncommon)/中等程度
供應規模:10~50 多版次、100~1,000 版 Long-Form、20~100 版Short-Form。(關於 Long-Form、Short-Form 的解釋請參此篇 2022 的生成藝術市場概況)
目標:成為收藏家的優勢。該組作品最終可能成為稀有組。
這一組是最靈活的;理想情況下,其中一些作品最終可以達到高級程度(就價值而言)。 這一組是為有能力多花一點錢的粉絲準備的,還有那些願意支持創作者並對藝術的長期升值抱有一定期望的人。 - 稀有(Rare)/高級程度
供應規模:稀有作品(1/1s、少於 100 件的小型 1/1s 收藏品)。
目標:生產非常稀有的作品,最終可能會價值不菲,部分原因在於它們的稀有度。
這些藝術品由頂級收藏家、機構和博物館所有—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裡。
不過,有些線上平台會舉辦 1/1s 的創作活動,或策劃 1/1s 的展覽。藏家們有很大機會可以從這些活動中找到潛力股。
這個金字塔不是定價藝術的指南―它適用於嶄露頭角和穩定發展的藝術家。定價不是該模型的一部分,因為價格範圍因藝術家、風格、區塊鏈、市場等因素而異。
小結
收藏家對供應量的看法兩極。有些人提倡創作者發行少量版次以保護創作者的價值,而另一些人則大力提倡增加版次,樂見創作者接觸到更多藏家。然而,明智的創作者至少要考慮到他們的目標與發行節奏,並且在每件作品和系列中置入意義尤為重要。
Kaloh 認為,分析供應量對於希望獲利的藏家來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們不該將藝術家的供應量視為單件作品的總和,而應該將其視為獨立的收藏。三層供應量分配金字塔可能有助於更好地建構創作者的供應策略。長期來看,市場會調整,藏家會容易辨別這三個層次。
參考資料:
c2x3除了會在Matters上分享台灣NFT項目,也致力將台灣項目推向國際!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誠摯邀請大家分享我們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也會出現在 Facebook,還有英文版的Twitter、Medium、fxtext,歡迎大家來逛逛!c2x3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