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2|D1:不被“家”所定义

猫头鹰狂想曲
·
·
IPFS
你覺得什麼是「家」?你的家鄉是怎樣的呢?這個地方是家族的發源地、你長大的地方、父母所在地,還是你自己選擇的居所?和我們談談你心中的「家」是什麼以及它的面貌吧。

每次被别人问到,“where are you from?” “你是哪里人” 的时候,我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回答:我老家是武汉的,我自己在上海长大。这个回答很轻巧,但这是我花了很多年、经历过很多沉重的emotion和挣扎、最终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后的一个回答。

“哪里人”对幼年的我来说,是歧视的开始。我出生在武汉,5岁的时候随父母一起去新加坡上幼儿园,是90年代班上唯一的一个外国人。而那个时候的中国,比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落后很多。那个年代,甚至现在,一些人总喜欢把人三六九等分:按照财力、社会地位、外貌、甚至出生地。大人间尚有一些礼貌,而儿童却口无遮拦,「出生在中国」成了被嘲笑和攻击的点。当年的我只觉得愤怒,跟妈妈说,“XX去中国的话,每个人吐一口口水可以淹死她!” 妈妈至今还记得,把这个当笑话跟我说。万幸,嘲笑我的只是少数人,我还是有很多其他的朋友的。

没想到的是,“出生地”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痛苦并没有止步于此。小学的时候,我们全家又搬回了中国,到了上海。这一次,我体验了过山车。因为刚从新加坡回上海,我得到了同学的「刮目相待」,我也开始刻意隐瞒我的出生地,享受这种目光。而有一天,我爸在接我的时候说漏了嘴,说我们老家是武汉的,当场有个男同学就指着我大笑,后来还叫我「乡下人」。事后,我很伤心很愤怒地质问我爸为什么要当面提老家,我爸觉得很莫名其妙,还教育我说,他觉得很骄傲自己是武汉人,而且现在在上海混得很不错,更自豪,我也应该像他一样骄傲。当时的他不懂,我需要的是一种被看见和支持,而不是被否定情绪,更不是教育。这一次给我的打击非常大,也塑造了很多我的性格:独立,要强,完美主义,无懈可击。“也许这样就能免于攻击了吧。”小学生的我这么想。

初中的时候,我尽量避免正面回应出生地这个问题,但每次听到朋友说外地人乡下人的时候,我内心都很痛苦,很紧张。她们可都是我最亲近的朋友啊,如果她们知道我并不出生在上海,还会和我做朋友吗?

到了高中,这些痛苦减少了很多,一个是我也渐渐成熟,另一个是因为同学里开始出现外地人,而且普遍家里比较有钱。似乎“金钱”代替了“出生地”,成为了新的阶级衡量标准。我不再那么小心翼翼,但练习了那么多年的隐藏自己、完美主义,已经变成了肌肉记忆。

到美国读本科、工作,是我第一次大面积遇见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人。当我遇到在武汉出生长大的人的时候,我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以及羡慕。亲切,虽然我连武汉的路名都报不出几条,但那熟悉的口音让我知道,I’m completely safe with them. 羡慕,当我看到他们对家乡的坦然和自豪,我不禁想,如果我的童年和少年都在武汉度过,那我的坦然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浑然天成,而不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挣扎与跨越。

回到「家」这个问题。时间上,美国是我呆的最久的地方,也是见证我成家立业的地方。但成年后的岁月似乎和年少时期的浓度不一样,所以从浓度上,上海是承载我成长最深刻记忆的地方。而我的父母亲人都来自武汉,那是让我心里上觉得最接纳我的地方,但武汉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的陌生。

现在的我,再也不觉得“家”是用来定义人的“价值”东西。 “家”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安心的、温暖的存在。我不被一个“地方”定义,but I create a sense of home wherever I go, with people I love, care about, and connected to.

(Photo by Max van den Oetelaar on Unsplash)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猫头鹰狂想曲
  • 选集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