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怪不怪--真實比完美更重要
《294》2020.05.14
上週去台北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如何定義身心健康?看到什麼樣的人你會覺得怪怪的?」同學分享:「在路上自言自語大聲唱歌、明明不認識的路人,突然逢人就說情人節快樂,遇到這樣的人會害怕想要遠離。」
我腦中卻出現了不同的畫面:
1. 看見在路上自言自語唱歌,可能~
(1)有清楚意識,很自在喜悅的哼唱著,享受自己的喜悅中。
(2)為了逃避現實,不想跟人互動而躲進虛幻的時空。
(3)剛好在做社會實驗,測試路人的反應。
2. 看見陌生人逢人就說情人節快樂,可能~
(1)自己真的沈溺在愛情粉紅泡泡中,超開心所以想要分享喜悅。
(2)剛失戀很悲傷,用反諷的語氣跟路人說「情人節快樂」
(3)社會實驗人士,因為他們很愛做奇怪的實驗。
「疾病會引發超出常理的怪異行徑,但怪異行徑不一定都因為疾病。」
一個人身心是否健康不能單純以行為來論斷,同學有一句分享很讚:「下雨天地上就會濕,但地板濕不一定是因為下雨。」同理「疾病會引發超出常理的怪異行徑,但怪異行徑不一定都因為疾病。」
怪異、非常理的行為會引起我們的恐懼,是源自我們的生活經驗,不代表當事人真的有疾病。只要他的意識清明,身心一致,那也是一種健康,充其量只能說他是不在乎別人眼光的竹林七賢。
我們能做得不是讓他人變得合乎你眼中的正常,而是看見並整理自己的恐懼與排斥。
人類很弔詭的慣性就是分類與標籤,這個慣性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帝要亞當幫萬物分類與命名,從此開始了人類分別意識的慣性迴路,分辨好壞、善惡、舒服不舒服、正常不正常......。只要跟我們的想法或生活規則不一樣,就會幫他貼上「怪怪的」標籤,只要跟社會集體的常理不符合,就會幫他貼上「疾病」的標籤。我們討厭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們,但我們卻常常投出異樣不解的眼光;我們無法依照別人的規則活著,卻希望每一個人都依照我們認知的常理來生活。電影【小丑】中提到:「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正常。」只因為我們恐懼不正常的一切,但我們不是期待克服自己的恐懼,而是希望他們活得正常一點。事實上,把期待寄託在他人身上是很不負責任也不合理的,我們能做得不是讓他人變得合乎你眼中的正常,而是看見並整理自己的恐懼與排斥。
接納了自己的怪,才能接納別人的怪!
除了恐懼別人的異常,更恐懼自己不正常,於是我們為了活得「符合正常」,漸漸遠離了自己內在的真實,辛苦遮掩自己的獨一無二,只求活得跟大家一樣正常,也許算不上虛假的人生,但也只能算是「活得逼真」。何苦來哉!天底下沒有一模一樣的人,我自己也是一個怪人。哈哈~~如果看清楚自己也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怪人,那還有什麼資格說別人怪。接納了自己的怪,才能接納別人的怪!於是這個世界百花齊放,也就見怪不怪了!
你的真實比完美更重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