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lubhouse浸一週後的幾點觀察
IPFS
前設
在Clubhouse接觸到的房間,一定受個人因素影響,由此而生的觀察亦然。
說是浸,因為真的聽了頗多。
我在iPad用CH,沒有存contact;興趣也沒選,最初影響應該較微,但時間一長仍會隨著follow甚麼人、有甚麼followers影響。
我接觸到的房間,大致可分為英語世界、中、港、台四組。
1. 各地都有形形式式的房間,個人觀察各組有以下常見話題(不等於房間名):
- 英語世界:職業講座和吹水會、個人成長、Live Podcast、新書發布會、播歌、嚴肅政治學術討論……
- 中國:兩岸關係、海外留學生圈的學術討論
- 台灣:品牌行銷、早晨新聞分享、創業
- 香港:純吹水、旅遊體驗分享
討論情況
沒想到關於兩岸關係、政治的討論很多。
1.有助打破同溫層,討論氣氛「相對」好
- 時有一些香港人加入兩岸討論,包括我自己,不知是否香港用家大多決定不主動開政治房之故。即使有主題涉及公共議題,也是國際政治或敏感度較低的議題,例如大南街。
- 中國用戶方面,有大量海外留學生,但亦有牆內的人。我遇到的中國用家大多傾向自由派和中間派,但也有極度愛國愛黨的乖孩子。對比過往看到小粉紅出征的壯觀場面,要開口講大家節制得多了。雖然還是會有挑戰大家常識的意見,引起哄動,或激烈反對,但內容以至討論氣氛,整體都比網上文字罵戰好。
- 況且,網上討論或出現全無意義的粗口洗版或人生攻擊,但這些攻擊在CH其實不太好用,因為不是寫完Enter Enter Enter 就完事。要留在房間就要守一定潛在規則,被踢出房的話會聽不到,表達不到,所以單純攻擊沒有意義,只能說廢話或表達其獨特的邏輯,破壞討論的程度變弱。
- 儘管如此,也不一定能深入討論,尤其若人數眾多,要回應某人的論點,或建立共同的討論基礎,仍然很難。因此,也毋須視CH為說服對方的工具。但很多人分享自己的觀點或個人體驗,以接觸同溫層以外的意見來說,是不錯的。尤其CH的設計使用戶被迫「相對禮貌」討論和聆聽別人發言(或許有人只想表達己見,但過分強硬搶咪會被群攻和踢走,較有規模的房間甚至要等叫名,耳朵要開。)
2.中國用戶警覺性高,教港台網友做乖孩子
- 部分中國用戶警覺性很高,不斷提醒牆內的人小心說話,或當討論愈來愈敏感時,會嘆息CH應該捱不了幾天就要被封,希望其他人「高抬貴手」。說甚麼一家親,也不及這種身體力行的教育有說服力。甚麼人會想家人感受這種壓力和絕望?
3.學術氣氛濃厚,適合開眼界
- 學術圈的房間真的非常有趣,很容易在社科、心理學、傳播學的房間流連。房間裡面的討論也很多元,由呻辛苦、將來出路等閒聊,至概念定義、方法學都有。
4.台灣文創、網絡經濟成熟,產業圈連繫強
- 台灣的文創和網絡經濟變得更具規模,不清楚是否能衝出台灣以至亞洲,但至少產業圈成形。例如不少創作者都互相支持,亦建立出相關的產業配套,例如經理人公司、制作團隊、廣告中介等等。進過不少台灣產業圈的房間,感覺就像以前在出版社開的早餐會或交流會。記得聽到一些經理人公司的負責人在聊旗下YouTubers應如何找到合適商業模式,感覺得神奇。
5.在外港人或可參與英文政治房間,向房內的出征小粉紅學習。
用戶體驗
- 彈app的情況有時真的很嚴重,若剛好討論到了戲肉,或正在發言,會失望或急躁。但見到有人批評CH沒有紀錄功能,讓人有錯失恐懼症,或要長時間逗留,對上班族不公平,展現話語權不平等……個人認為還是不要把CH看得太重,內容永遠比時間多,追內容就是有涯追無涯。UX要改善,但不值動氣 。
- 也有批評指CH只出iOS版本是階級觀念,覺得有點誇張。兩大系統是Apple和Google想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分開的,先出iOS甚至只出iOS的情況有時也是無可奈何。
- CH用戶的follow模式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我除了follow認識的人外,就是follow聊天期間,或聽到認為是好的講者。我發言後有新follower並不出奇,但有時沒發言都有新follower,不明白他們是如何做決定。
- CH會通知用戶follow的人正在哪間房間發言。好像在哪裡看到有位台灣KOL說他進入房間時,感到壓力很大,因為他有時只想聽聽,也會被拉上去當speakers,結果他的followers都收到通知,又湧了過去。這個分享有點可憐,但配合上一點,CH用戶看來很隨意follow別人,所以才能引進各種人,再由各種人帶你到不同房間,所以我能理解這種設計。但如果能讓用戶選擇在特定時間裡向followers隱身也不錯。
- 也有人說很多KOL一上CH就有很多人追蹤,然後一入room又會被主持人拉上去做speaker,對其他人不公平。不過,聽眾其實可以主動提出改善方法,共塑房間內的規則。若實在不行,另開一間房也並無不可。
- 再說,短短幾日有些房間主持人的角色已經有很大變化,明顯是要應對幾百人以至近千人的討論規模。例如有主持人由讓speakers freestyles自己搶咪自己協調,到開始輪流開放speaker位置,把已發言的放回「觀眾席」。亦有主持人開始記名,確保新加入的人都有機會發言。有主持甚至出動計時器。如果我在UX team,會增加讓moderator自行選擇使用的計時及排隊功能。目前的主持人太忙了。有些房還為了延續下去,跨越時差,而有主持人交接。看著這些轉變慢慢形成其實很有趣,就像control group.
- 也有主持定下些很有趣的交替發言規矩,例如男女交替、中港台替、漢族少數族裔交替等。
安全問題
- 進過CH兩位CEO的Intro和Q&A房間,可惜未能選中發問。
- 目前CH的數據應是儲存在Amazon的server,但不知道聲網能得到甚麼數據,反正就是別說秘密好了。
- CH指房內的講者數據會被收集,但是否代表只聽不說就不會收集?凡登記帳號就
- 送上數據,只是多少。
- Davison和趙斌都活躍於 CH,會和用家討論發展、方針,建議大家follow他。CH問問題有個好處,是它沒有文字通訊,主持無法事先收集和篩選問題。問題尖銳也好,中途踢走你或直接忽略都不好下台。當然,官腔是基本,但能直接提問這點是不錯的。
- 不是相關專業,不肯定CH能從電話號碼得到甚麼數據。但因為我用iPad沒有聯絡人,它沒法憑此同步我的聯絡人。
因為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上載至Matters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