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觀察室」2、網路對自戀的影響
說到 i 世代所受到的影響,最大且與之前世代差異最多的,應該就是網際網路( internet )了!i 世代的 i 主要也可能是來自於 internet 的字首。他們在一出生就處於網路的世界了,青春期就成長於社交媒體中,處在數位世界中如同魚在水裡一般自然。討論成長環境對 i 世代的影響,不可能避開對網際網路的探討。
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的「 i 世代報告」這本書,作者的結論簡單到令人詫異,她認為幾乎所有的變化唯一且主要的影響就來自於螢幕使用時間,這包含了電腦及手機的使用。而作者提出的建議也一樣簡單,只要想辦法減少螢幕使用時間,問題就可以得到改善。不僅是她,目前多數主流意見也都認為網路與社交媒體的影響是最大的,幾乎可以說是共識了!
究竟網際網路會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狀態?
網際網路首先帶來的是資訊量的快速增加與流通,1990 年代出現的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正是為了這個目的被開發出來,希望讓資訊盡可能「無障礙」地流通。在全球資訊網出現之前,資訊原本就因為電信技術的進步,已經能夠快速的傳播;只是傳播的媒介只能經由少數的媒介,能夠傳播的資訊量有限且受到一定的控制。全球資訊網打破了這個限制。而隨著軟硬體的進步,資訊量幾乎是幾何級數般的增加。龐大的資訊對於人心理狀態是一個負擔,人腦需要不斷處理資訊,來符合原本對於這個世界的「預測」,這樣才有足夠安全的掌控感;出現太多預期所無法解釋的資訊,大腦會焦慮,處理不來最後只能選擇忽略它。所以「同溫層」的出現不是單單只是因為「演算法」,人腦也會主動地避開讓它感覺不適的訊息,這是大腦保護的機制。就像動漫「進擊的巨人」裡的「牆」,雖然有像主角艾倫及「調查兵團」的人選擇去牆外探險,但多數人還是選擇安全地待在牆內生活。
雖然如此,但是龐大的資訊初期還是一個「被動」的存在,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去探索,以及探索哪些資訊。今天我遇到一個問題,想要找到相關的資訊,可以上網搜尋得到我要的資訊,主動權在自己。但隨著商業模式漸漸導入,為了獲得你的注意力,會主動提供你可能想要看的內容,接收資訊漸漸變成一個被動的行為。但這也還不是問題,過往的電視商業模式也一樣如此,也是不斷生產你想看的內容,讓你長時間待在電視前,看他們要你看的廣告,似乎也沒有造成嚴重的問題。
而當社交媒體出現時,我認為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臉書( Facebook) 的出現原本是想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能夠更加方便、快速,實際上也達到很明顯的效果,甚至超過了預期的效果。不僅僅是家人與朋友間的訊息變多了,陌生的社交訊息也很多,後者甚至超過了前者的訊息量,於是我們暴露在大量的「社交訊息」中。而社交訊息與一般訊息不同,我們可以忽略一般訊息,卻很難忽略社交訊息。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社交關係在生存上是非常重要的,社交訊息是無法忽略的重要資訊。如果更深入地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人的自我形成是由與周圍社交訊息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的,過多且混亂的社交訊息會嚴重影響自我的發展。
而這正是 i 世代成長面臨的情況。
他們從小就上網、使用手機,社交媒體甚至已經取代實體社交,成為主要的社交方式。社交圈的擴大並不全然是壞事,你可以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找到更契合的朋友;但是如果自我形象尚未穩固,可能在認識到真正的朋友之前,自我就已經被淹沒了。如果還沒認識自己,要如何去找到合適自己的朋友?
問題還不僅於此,網路上的社交訊息的一些特性,可能更加惡化了狀況。一種很詭異的狀態是:網路社交訊息同時有過多又過少的性質。
首先是過少的問題。網路上的社交訊息通常是幾張圖片加上一段文字敘述,文字敘述因為缺少了聲音與表情的資訊(別告訴我表情符號可以彌補缺乏表情的問題),是片段不完整的訊息。在社交情境下,文字並非如我們以為的精確;同樣一句話,說的時候不同的語氣與表情可能代表截然不同的意思。另外就是社交其實是需要一些足夠的緩衝空間,經常要先給一些間接、不是那麼明確的訊息,試探或是提醒對方,然後視對方的反應再進一步選擇之後要傳遞的訊息。這樣的緩衝空間在網路訊息上不是不可能做到,但是要花費很多心思還不一定能成功;加上以現代人快速的步調,不太可能花費時間去做這些事情。這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與紛爭,傷害了很多的人際關係。
還有就是網路上的訊息都是經過「選擇」的,我們多數只會呈現自己好的訊息,或是只想讓他人知道的部份訊息,這容易讓人只看見一個人的某些面向,造成認識上的錯覺與扭曲。例如常常看到一些人不斷 po 出旅遊與吃美食的訊息,以為這個人生活過得很快樂愜意,但實際上可能生活壓力大,人際關係有很多問題,甚至很不快樂,但如果沒有實際接觸可能就無法得知。當然在實體社交上我們也會隱藏一些事情,但是一定有很多其他訊息,例如聲音、表情與肢體語言是無法完全隱藏的,而這些是社交生活中很重要的部份。
而 I 世代也正是因為實體社交的減少,缺乏上面所提的這些社交訓練,導致在實體社交遇到很多挫折,因而更退縮,造成惡性循環。
那過多的問題又是怎麼回事?首先當然是因為網路觸及的範圍太大。傳統社交通常同時只面對為數不多的人,當下的訊息只會有幾個人聽到;網路社交則不然,發出一則訊息,理論上所有好友都有可能很快看到,更別提如果是設定為公開的話,更是任何人都看得到。原本某件事情只跟特定的人有關,可是一旦將相關訊息放到社交媒體上,每個人都看到,人多嘴雜的結果,有時往往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像是你發表了一些見解,你不知道有些朋友是否認同,甚至可能踩到對方的紅線,一旦放到網上就都會被看見。可能他們因此改變了對你的看法,甚至因此改變了彼此間的互動,可是你卻不知道原因,還因此感到一種莫名地被誤解的憤怒。很多時候可能因為發現政治立場不同,彼此之間就疏遠了;也可能因為宗教的不同,關係就冷淡了;甚至可能因為對性別議題的看法歧異,關係變得衝突也說不定。
當然,這些情況同樣也會發生在實體的社交中,但那是以相對緩慢許多的速度與在發生,發生的頻率也低很多。也許有些人覺得只要設定好朋友圈,訊息就可以如你設定好的方式傳播。這確實會有幫助,很多人應該也都這麼做;然而網路訊息的傳播並非如此單純,訊息可以被轉傳與分享,一旦傳到你不想被看到的人那裡,事情可能比前面提到的狀況更嚴重,對方更可能感到被欺騙與背叛。
許多的網路紛爭,甚至霸凌,就是這麼發生的。
快的代價往往就是會發生很多原本不需要發生的事情,以及發生後難以收拾。
另一個過多的問題是,這些社交訊息會24小時掛在網上,不會消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有一些不和與衝突,有時只要適當的忽略或是沈澱,並不會太影響彼此間的關係。但網路訊息就好像一條條「僵屍」訊息,一直在那裡,不會隨時間改變;臉書還會固定週年的提醒你,好的回憶當然沒關係,不好的回憶就像揭瘡疤一樣令人不快。這些情況對於人來說,是很沈重的心理負擔。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刪除」訊息,就不會一直留存在網路上了!但是,刪除這個動作本身,同時也是一種訊息:一種更強烈,更多模糊空間可以想像的訊息。常常看到新聞裡某人發文造成了一些問題,之後以刪文來處理,但往往沒能夠真的解決問題,反而引發更多偏頗的揣測與聯想。更何況通常就是會有人以「截圖」的方式留下曾經被發過的訊息,可不是一個單純的刪除就能去除痕跡的。一句形容網路的名言就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也有很多人說,不上社交媒體上看訊息就好了。但是以 i 世代而言,社交媒體已經是主要的社交方式了,不上社交媒體可能相當於「社會性消失」。即使你還維持實體社交,你可能因為錯過很多社交媒體上的訊息,與其他朋友間有很大的資訊落差,跟不上其他人之間的討論,導致實體社交也出現困難。
於是,i 世代生活在一個充滿過多訊息,表面上看起來可以控制,但實際上卻受制於訊息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發展出一個穩定的自我是相當困難的。從「鏡映」的角度來看,面對巨量的資訊,如同在一面巨大、扭曲的鏡子前面,面對如此多變的大他者,自我形象的確立是極度困難的。最終的發展,或是迷失在龐大的資訊中,拼命找尋卻始終看不見自己;或是完全從社交中退縮,無論是實體或是網路社交,回到原初自戀的狀態。這時如果出現痛苦的感受,可能用解離( dissociation ) 來隔開感受;當空洞的感覺襲來,就以傷害自己身體的疼痛感與看見血的刺激,來獲得存在的證明。
有一篇討論自戀的精神分析文章帶給我很大的啟示,裡面說:當欲力無法朝向外面的客體,轉而朝向自體時,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死亡」,而這可能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死亡本能」的來源。我很遺憾地在一些年輕女性病患裡,看到了這樣的狀態,她們沈溺在自殺的衝動中無法自拔,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