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思考過,新知從哪兒來?
對我來說,新知意味著興奮感的來源。本想只是簡單梳理一下,結果寫著寫著就有點長度了......
看到標題,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拓展意識邊界,可能看下去看會發現,是也不完全是。我想指出的是:拓展意識邊界的前提是深刻意識到意識邊界的存在,再破圈。
我目前的方法是:
Keep Open-minded
Stay Curious
Keep Concentrated
往細了再拆分就有這麼三件事:求知欲、信息源和篩選制。
「求知欲」
如果你看到標題已經自然而然點進來了,就不用過多思考這一點:)蘇格拉底的哲學中,求知欲是智慧的起點。他曾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和你分享我關於求知欲的思考:我大抵是好奇心驅動選手,所以看到感興趣的爾就會格外好奇,又不斷的通過各個渠道搜羅信息,直到我自己滿意了為止。
「信息源」
信息源因為不同的人的所在領域不同,感興趣的領域千差萬別,換句話說就是混的不是同一個圈子。因此這裡就存在著大量的信息差,信息差是在他人的知識體系、想象力以及體驗之外的。
我的信息源主要分布在:
優質媒體(頭部垂直類內容網站、公眾號、即刻),播客,書,實踐和體驗;此外還有一些來自朋友推薦,這裡面的邏輯就有點玄學了,暫不展開。
講講實踐和體驗,這裡其實可以分為近距離觀察、旅行以及抓住機會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近距離觀察簡而言之就是帶著心去生活,請注意,這裡不是腦袋,而是「心」。用心感受身邊出現的人,發生的事兒,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哈哈哈。旅行自然不用多說,看世界,也見自己。和不同的人交流主要聚焦在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齡段etc的人交流,這種機會可能在學生階段相對較少,一旦出現了,把握住機會,對於拓展意識邊界也是非常有益的,親測有效。
寫到這兒,就不得不引用下之前的文章正因為停不下來,所以向前看裡的:
特徵相似延展理論,即在和不同特徵的人相遇時,不斷碰撞交流的過程中,人便有可能成為更全面和豐富的個體。
「篩選制」
好了,到現在你一定知道我要寫這幾個字:批判性思維。
對,沒錯。在信息booming的時代,獲取、消化、重組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AI浪潮下,人類的記憶能力被弱化,通過批判性思維思考問題以及調用和識別有效信息再架構在自己的信息網🕸️裡,這個能力或許就是相比AI來說,更進一步的創造價值的能力。
但是時不時,我仍然會陷入到無窮盡的黑洞當中,覺得自己知之甚少。此處借用莫柔老師關於信息時代審辯之道的分享,做為解法,個人認為很受用:聽其言,觀其行,審其效,驗其果,知其心。
「其他隨想」
信息、知識和認知是三個東西,信息是未經加工的數據,知識是信息經過理解和組織後的成果,而認知則是個體對信息進行感知、加工、存儲和應用的心理過程。今天的信息差,要把信息和知識分開。
知識是慢慢搭建起來的,先有網絡,再有不同維度的碰撞。
讓我保持好奇心和高能量的背後是運動、嘗試新東西和獨立思考。找到屬於自己的能量來源,如果你並不清楚你的能量來源在哪裡?請用心的觀察生活也觀察自己。
xxx(xxx由你的第一直覺定義)不是唯一的標準,成功、成才有無數條道路,當認知變寬了,放下世俗的眼光,才真正開始看見世界上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人類學家如何找到自己的盲點和習以為常的東西?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們常常要把自己扔到不熟悉的環境中,在陌生的人群和文化中重拾好奇心,不斷比照他人和自己,將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借用人類學大師費孝通的話就是,「我看人看我」。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點一個在看或轉發,讓思考沉澱,讓觀察織網;也歡迎關注,繼續在這裡和我「覓識」
我一直保持著蘇格拉底的話,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並把它作為一種方法論。我特別認同人的新知都是在省察,也就是篩選制的條件下獲得的,但是我覺得獲得新知的開始更可能是接受到了信息源,先讀取到了別人的觀點信息,後在自己的框架中匹配篩選,開始獲得新知。有選擇的學習掌握,或者認為有道理,將認同觀點填充到知識庫,或者不認同觀點,同時也堅定的完善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另外,感覺大多數的新知除了數理化這種一是一二二是二的知識以外,大多數都是觀點,需要去篩選的。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