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夕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美國右翼運動觀察

夕岸
·
·

我個人主要做進步社運的研究,這兩年才開始關注歐美右翼,一是因為覺得學界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太少了(還是有一些相當出色的右翼運動研究者的,比如Kathleen Blee、Rory McVeigh、Ruth Braunstein、Ziad Munson等,但他們大都是白人,因為只有白人有辦法進入田野…),傳媒文章很多時候又感覺是霧裏看花。二是因為自己在幫一些左翼組織做志願者,應對極端右翼的崛起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也必須一直跟蹤他們的近況。

由於主流社會對右翼的忽視,大家常常有社會進步的錯覺:今天明星們和學術界發起了Metoo,明天環保主義者和科學家開始遊行了,再過一週受槍擊影響的中學生們都行動起來反槍支氾濫了,所以社會在各個層面都在迅速變好。但現實是,往往在進步左派社運風起雲湧的時候,保守派也在各個社區默默尋找着自己的支持者,而且常常更加成功。所以各類社會運動都是不進則退,只有看到對手的戰略戰術才可能先發制人。

所以我大約從2016年夏天開始關注美國右翼,特別是極端右翼/另類右翼。觀察也不算系統,主要是通過谷歌訂閲各種右翼新聞(導致現在天天給我推薦Fox和Breitbart新聞==),刷Reddit(很多右翼板塊現在已經被關閉了)、4Chan,Twitter右翼頁面,Stormfront、Daily Stormer、Counter-Currents 也會偶爾讀下,也加入了他們的一些討論社區,比如Gab.ai和Discord。

今天藉此機會我主要想談談美國右翼運動的動員基礎。我目前為止發過的和極右翼相關的文章:關於另類右翼的科普 ,關於去年八月夏洛特維爾集會的動員模式分析,反法西斯和黑塊歷史的這篇也提到了一些極右翼內容。還有一篇川普時代的美國社運總結最近應該會在媒體發出來,裏面有我在夏洛特維爾後的一些新想法。之前考慮篇幅,有些更細節的情況我沒有提,大家有問題我可以再補充。@Torrent 老師應該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歷史分析。

現在傳媒動不動就喜歡用「另類右翼」的標籤,但又不加解釋。我個人是傾向於把美國右翼看作一場持續的運動,這期間有低谷,有再生,有內部分裂,但所謂的另類右翼,和傳統的極右翼、白人至上陣營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們也並非和主流共和黨不共戴天。我們可以將另類右翼看作極右翼編隊的僚機,專門用來放大右翼言論,但絕對不是基本盤。

傳媒喜歡突出另類右翼多麼擅長用社交媒體傳播仇恨言論,這一點我本身並不反對。問題是所有年輕人都是數碼原住民,擅長用數字媒體是年輕世代的天性,並非任何右翼的專利。其次,典型的另類右翼只是龐大的右翼勢力的一支而已,遠遠不能代表全貌。事實上,美國右翼的強大恰恰在於他們不僅僅依賴互聯網,而是有着深厚的線下組織基礎,從傳統的3K黨(注意3K黨和福音派一樣,不是一個固定的組織,而是一場去中心的運動,有很多不同的組織,這是很多人的誤區)和新納粹,到現在新湧現的一些組織,都非常注重發展基層會員。

另外很多人想到美國右翼的時候,就會要麼想到萬字符紋身的光頭黨,要麼就是中部的紅脖川粉…但其實右翼一直都生活在大家身邊,群眾基礎是很紮實的。我在之後要發出來的美國社運總結一文中也會詳細分析,美國極右翼組織遍布全美,包括大藍州,白人至上主義者也大都住在城市。我之前看夏洛特維爾Discord動員群的信息,可以看到很多參加者就住在大城市邊上。他們的論壇發言也不是那種無腦反移民反政治正確,相反,很多人對移民法案之類是很了解的。另外,右翼在美國年輕人中的動員是非常成功的,在高校校園裏是有民意基礎的。

這種情況是如何出現的?我現在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但是我所觀察到的是,保守派組織,包括傳統右翼和極右翼組織一來在社區和高校中的嵌入程度很高,二來善於培養成員之間的網絡。來舉個例子,參與夏洛特維爾集會的組織中有個叫做歐洲身份,他們現在的宣傳思路就是給自己褪去「另類右翼」的標籤,強調(白人,不包括猶太人)「身份」。他們有專門做美工設計的人,設計的Logo、傳單、橫幅都非常漂亮,要我說比大部分左翼組織的宣傳品好看。他們在西海岸有挺多分部,也經常派成員去大街小巷粘貼傳單,這是很多大城市的傳統左翼組織做不到的,倒是很像左翼無政府組織的作風。去年NYU的圖書館還出現了他們的傳單,因為只有學生證才可以進圖書館,說明他們在左翼校園裏也有支持者。當然,除了極端右翼,傳統的高校共和黨人等組織在美國校園的存在感也是很強的,具體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關於成員之間的網絡搭建,一般右翼組織做的也更好。保守派組織很擅長創造組織團結,具體就是通過俱樂部活動、教堂禮拜、週末聚會,集體出行之類的增強成員間的紐帶,新加入的成員會有定向的老成員導師,這樣單個成員退出組織的同輩壓力就會很大(沒錯和傳銷差不多)。像NRA這種五百萬會員的組織,還提供各種娛樂、出行打折之類的。相比之下,很多進步組織就是不停給你發郵件讓你繼續捐款支持,有活動了就郵件通知一聲(我就不點名了)。我聽說Plan Parenthood是個例外,但具體我還不了解。住在美國的很多同學應該在街上遇到過讓你月款的各種組織,從大赦國際到ACLU,我個人是挺反感這種街站模式的,因為這就是讓你(迫於壓力)捐錢而不是說服你認同一種理念,這種方式吸收到的所謂會員是非常不穩定的。

右翼幾十年動員的成果在數據中也可以看出端倪了。拿持槍權這個話題來說,有調查發現,18-39歲年輕人中支持控槍的比例其實低於美國的平均數,也就是其實年輕人比上一代人更不反對槍支文化(推薦看這個報導)。另一個我個人不具代表性的經歷:我曾經在一所典型左派大學當了一學期公共演講的課程助理,然後班上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支持校園持槍的。這個話題@Torrent 老師也可以提供給更多信息。

當然大家可以反駁說持槍權這個不是典型的左右分野的話題,當年黑豹黨就是支持持槍自衛而出名的。但即使按照傳統的自由保守兩派來看,美國校園傳統保守派和極右翼學生的比例也是被大大低估的。昨天恰好去聽了一個UConn心理系教授的BLM研究,他的學生樣本是隨機從校園抽的,最後他發現UConn本科生的意識形態其實只是中間偏左一點點,基本和美國大眾差不多。

所以現在左右翼都在爭取年輕人。美國下一代支持多元主義這點,其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我並不想誇大右翼勢力在美國的威脅性,畢竟這不是個燈塔國獨有的問題,民粹右翼和種族主義在許多國家要更嚴重。但因為美國高校林立,社運組織錯綜複雜,互聯網巨頭又基本都在美國,所以關於右翼的資料也更豐富,可以一瞥端倪。如果大家對其他國家的右翼勢力有所觀察,強烈希望分享!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