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Cloudy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跨申北美24Fall人文社科PhD(二)经验分享

Cloudy
·
·

个人背景大致已在上一篇介绍过。我的专业跨度很大,商科本(英制陆本)、工科硕(澳硕),PhD转入美国某人文社科。

 GPA分别是3.17/4.0和3.69/4.0(WES),可以说和网上大部分看到的3.7-3.9甚至满绩的同学比起来,这个分挺硬伤的,申博的人本来就是成绩偏好的那一批,比起来我就算不是低得离谱,反正也是平平无奇。

 无GRE,无发表,无研究经历,甚至我读的硕士是Coursework的,本科和硕士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导师和毕业论文,所以也没有什么学术connection。一年多中国互联网大厂工作经历。语言方面,无有效雅思托福,有一个非常好看的PTE成绩(85/90)。

 基本背景这就是全部。我这背景属于什么定位呢,属于中介听了都摇头,美硕内行人听了都让我先去读一个二硕再申博的程度,本来美国以外的学校在美国认可度就不高,我GPA还低。在我刚开始了解申请的时候,我的确也有咨询过中介,我找的中介根本不接我的case,因为在他的眼里我根本申不上。

 所以我的经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低GPA、以及过去没有读博计划、工作后转学术的申请小白朋友比较有参考价值。

 由于每个学校一年就招那么几个博士生,学界圈子实在很小,北美每个项目的博士生都可以在官网找到他们的profile,且数量十分有限,因此作为一个总是在互联网发表敏感观点的人,为防定位,我不会在本文中透露太具体的学校、专业、项目信息和个人信息。

 我目前收到的offer来自一个综排前100、专排前50的学校,学校小而美,知名度不高,但项目口碑很好。基于我的个人背景实在薄弱,所以能有这个结果,虽然它不是顶校,但我对这个offer也很满意。申请季还没结束,目前也有接到别的面试,但anyway无论怎么说,有第一个offer就有了保底,我现在很轻松。

 不管我这次申请的结果是否能被评价为成功,至少我觉得记录我的所感所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

在讲标化背景、时间线以及准备材料之前,我觉得对于其他我这样的PhD小白,第一件需要知道的事,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以及,需要搞清楚PhD的学习模式,和过去本科硕士阶段有什么不同。

在本科、硕士阶段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一个专业,这个专业会设置很多相关的理论课程,我们只需要上课和完成作业就行了,对于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来说,大部分人上的课、写的作业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在读博的时候也过于强调自己所属的专业。

PhD阶段,它的学习模式是颠覆性的,你需要找到一个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把这个课题分解成很多个互相关联的小课题。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个领域可能由一些关键词构成、可能是学科交叉的。这就和我们过去那种选择一个学科上课的模式截然不同了,因为你的研究领域可能是多个学科的交叉,它可以被归为这个学院/专业,也可以被归为那个学院/专业。

那我们如何找到这个感兴趣的课题呢?第一个方法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接受过的教育、读过的书、欣赏过的艺术、从事过的职业… 结合自己过去的所思所得,然后拍脑袋想。这就类似于我们在互联网公司中做初期的各种idea时的头脑风暴。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我们感兴趣的topic,这些topic通常都是和自己的身份与经历强相关的,比如作为留学生,我们可能会对跨国迁徙、国际教育、就业困境、身份认同、文化差异等问题感兴趣,作为女性,我们可能会对女权和性别不平等感兴趣,作为技术从业者,我们可能对新兴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感兴趣… 我们可以把所有感兴趣的问题列下来,从头思考自己的人生,在一呼一吸一草一木的灵感中,捕捉、决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最值得投入几年去研究的问题。 

另外一个更切实的方法, 就是去浏览当今各大高校的学者,他们都在做一些什么样的研究,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我第一次浏览美国学者们的个人主页时所受到的震撼。我看了很多人,然后才知道,哦,原来技术和人文社会两个看似不沾边的领域还能结合起来做研究,我发现具有交叉学术背景的人不止有我一个,很多教授也是那样。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从大量的教授和研究领域中,收集一些你感兴趣的,并用表格记录下来,然后挨个去读他们发表的论文,你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得到很多灵感,有助于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了解这些领域现今发展到了什么样的位置,有哪些事还有待探索,有哪些事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

通过对自我身份、能力和兴趣的反思,以及对他人研究方向的参考,我成功地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研究课题。

下一步,就是根据你自己的研究课题,去了解各大高校开设的博士生项目,也许有些学校的A专业/学院适合你,而在另一些学校,你的课题更适合加入B专业/学院。你可以初步筛选一下学校和项目,筛选的方法是调研他们学校里面的教授、是否有和你的研究兴趣极其类似、可以指导你的。

这里还需要提到选校,我个人的做法是参照一个排名标准,比如QS和US News,从前20到前200,一个一个搜索这些学校有没有开设A学院和B学院,或者有没有开设可能容纳我研究课题的其他学院。如无,略过,如有,点进去看看项目详情,是否强制GRE,是否强制托福雅思,是否要求本科GPA必须高于3.3… 如有合适的项目,再继续筛选合适的导师,最后选出来的学校与项目都符合这样的条件:

至少有一个和我研究方向匹配的教授,不强制要求托福/雅思成绩(可以接受PTE或者澳硕毕业豁免语言),不强制要求提交GRE、GPA不限。

选校这里还有一个重要捷径,因为如果纯纯依照我这种方法选出来,你并不会知道哪些项目好、哪些项目容易进,你可以先去所有的中文社交媒体搜索一下(谷歌知乎豆瓣微博小红书),有没有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写过经验分享帖,大部分人文社科都可以找到很多相关分享。比如我要申请的那个学科,就有前人逐一分析了美国有哪些经典学校项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这样可以获取很多信息,而且节约时间。

到了申请季,我最终的选校结果是20项目,18学校,也就是其中两所学校我分别申请了里面的两个项目。这在所有申请者中是一个较为正常的数量,大家的申请量基本在七八所到二十多所不等,分为冲刺、主申和保底。

通常对自己实力比较有谱的申请者会定向选择几所申请,因为他们背景很硬核,知道哪些项目自己肯定能上。但对我这种背景薄弱、不确定性很大的人来说,就只能广撒网了,所以从彩票到保底,每个档次都需要计划数所。

关于地区选择,我再补充一些,上篇文章《跨申北美24Fall人文社科PhD - 动机分享》提到最后没有选择澳洲的原因,其实我当时和一位澳洲的导师聊得很好,她甚至帮我找好了二导和三导,并把我介绍给她们,但后来因为我成绩不行、且没有正式发表,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下被奖学金刷下去了。我当时根据这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我自己的兴趣,定制了一篇research proposal,这个材料是欧洲和澳洲地区的专属,美国申请中用不到。我当时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如何写好它,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看看别人写的,了解这份材料的格式和套路,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写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我的RP收到了教授很好的评价,虽然最后这事没成,但我也尽力了。

现在想起来坏事变好事,如果当时去了澳洲的那个项目,就不会有后来收到更好的美国项目offer的故事了。导师、资源,各方面都没得比。

美国是高等教育院校最多的地区,它有很多资金与学术资源。而之所以没选欧洲,是因为相比起来,美国还有一个优势是对研究领域的灵活性,因为欧洲的岗位制博士不仅竞争激烈(几百人选1-2),而且通常是规定好的研究课题。

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我在每个环节是如何准备的,包括: 

-       标化成绩(GPA / GRE / WES)

-       语言(托福/雅思/多邻国/PTE)

-       Writing Sample /发表 (会议/期刊)

-       CV (学术经历/工作经验)

-       推荐信/网申系统(如何联系过去的老师)

-       套磁(一定要自己套,会了解很多有用信息)

-       SOP(如何整理自己的经验,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

-       PS(如何反思自己的个人生活,并与研究联系起来)

-       申请费(如何申请豁免)

 

我还会分享其他有关申博的心得,包括:

 

-       质化和量化研究(我就是为质化而生的)

-       申请时间线(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       中介和DIY(不必要找全包,语言润色可以找)

-       心态和情绪(茫然/自信/焦虑阶段)

 

-       标化成绩(GPA / GRE / WES成绩认证)

前面已经说了,GPA没有后悔药,咱都毕业这么久了,啥也做不了,只有本科硕士在读的同学还有救。所幸是美国大学通常也不把GPA卡得那么死,尽管有些学院明确写了要求3.3以上,你也可以发邮件问问,然后小秘告诉我:如果其他方面出色的话可以弥补。

在GPA不高的情况下, 其实考一个GRE是有好处的,可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目前很多顶校出于公平考虑完全不接受GRE,因为一些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同学可能会无力承担这样的考试与培训支出。嗯,我就是这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同学,我很同意这样的理念。你会发现与之相对,很多州立大学的项目是强制要求提交GRE的。我认为如果申博意愿强烈、且准备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考一考。 

但我自己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六月决定申博,十一月底各大学校申请系统开放,一共只有几个月时间,我并不想把精力浪费在标化考试上面,不管是GRE还是语言。因为我需要提升自己对研究领域内知识、成果的了解,我认为这件事更重要得多。此外,考GRE的确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从培训到考试,而且还不一定一次就能考理想。所以综合考虑过后,GRE被我果断放弃了,我放弃了所有强制要求提交GRE的学校。

WES成绩认证,是针对于非美国学历转换为美国GPA的一个成绩单评估机构,很多同学老早就开始准备这件事,因为它的流程非常繁琐。你需要先注册一个WES的账号,然后按照它的指南联系中国学信网,一个一个核对你的成绩单内容,并通过学信网的审核,然后再通过WES对你成绩单的审核,整个过程弄下来得1-2个月。 

我个人没有在一开始准备WES,因为我申请的项目都没明确提到需要它,大部分项目写的都是,录取后再提交经WES这样的机构评估后的正式成绩单。但是到了12月1号,我突然发现我申请的一个12.15ddl的项目requires了WES… 说实话当时挺傻眼的,因为不可能来得及。于是我一边和学校协商晚提交WES认证结果,一边立马着手做这个认证。最后我在1月初的时候拿到了WES报告并交上去,最近顺利收到了该学校的interview,所以看起来是没有影响后续录取。这件事提供的教训是对每所学校的要求要仔细check,尽量避免我这种情况。因为我申请的项目实在不少,所以我在12月递交申请后才发现,我之前对申请项目中两三所学校的要求解读,都有一定程度的混乱/误读。

-       语言

美国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国际生提交语言成绩,其中受认可度最高的考试是托福,每所学校都接受托福成绩,其次是雅思,大部分学校接受雅思,再其次是多邻国,最后最末尾才是PTE。

很不幸,我手中仅有的一份有效语言成绩,就是PTE的。而我考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申博,是为了申请澳洲PR。关于PTE考试的经验分享,详见先前文章《2w+字超详细PTE八炸经验分享》。我这PTE原本有别的目的,误打误撞用来申博,也算是发挥它的效用,不至于把这么高的一个得分白白浪费了,毕竟一次语言考试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再过两年读博的话那还得重新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申请24fall PhD对我来说也算是天时地利。

但是有关语言方面的政策,每个项目也有所不同,需要你一个一个查询并记录,作出应对策略。比如,如果你有英语地区的学位,有些学校可以自动豁免,有些学校需要你主动去申请豁免;有些学校要求只有获得本科英语地区学位的人才能获得豁免;有些学校是任何学位都可以,有些学校规定必须在海外学习2年以上。总之,针对我自己的个例,其实大部分的项目都是可以豁免我语言的,在那些小部分必须提交语言的学校里,又可以找出一些接受PTE的项目。那么这些学校就最终成为我的target schools了。

有些学校还规定,如果你在录取后要做teaching assistant,那么必须拥有一份雅思7/7.5。其实我的PTE分数挺高,等同于雅思8分,但我的原则是不在录取之前为某个项目去单独考语言,除非它录取了我,这时候要求我考个语言去满足TA要求,那我可以接受。 

那些豁免我语言成绩的学校,我在补充材料的部分也把我的PTE交了上去,毕竟这考试咱考都考了,还考得那么高,不展示一下说不过去,虽然它并不会成为录取的决定因素,但既然有,那发给他们也不碍事。

-       Writing Sample

每所学校都会要求你提交一份写作样本,它相当于是你的作品,代表你这个人的写作水平。一般大家会从自己本硕的论文中选择一篇、或是从过去的发表论文中选择一篇。

但对我来说,就像我在《跨申北美24Fall人文社科PhD(一)动机分享》所写的,我本硕的论文都是应付了事,且和我未来将要着手的研究关联微弱,所以我决定从头写一篇论文,用它来展示我的学术水平。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我当时的状态是有挑战性的,我已经毕业整整两年了,整整两年没有进行过正儿八经的学术写作,所以我在硕士期间一个小时就能写完的段落,我现在需要花费三个小时,并且质量还不如从前,脑中对英文逻辑的运用熟练程度也大不如从前。学术写作是需要找感觉的,很显然,我当时并没有很顺利地找到那种感觉。

我查询了很多经验和资料,包括如何选取研究方法、如何开展一项研究。我在旅居期间,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项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领域内美国学者的论文,熟悉他们的研究和方法,并考虑如何为我所用、去发现一个新的结论。

我从来没有花过这么长时间去写过一篇论文,在开始写之前,我做了大量的笔记,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我翻遍了社交媒体上所有该领域学术写作的经验与思考。 

那段时间我一边旅居,一边每天去瑜伽馆出席普拉提课程,我走在去往普拉提教室的路上,有时候会突然想到一个新的思路,比如,我的「发现」部分可以以这样的逻辑展开论述…

我知道自己必须在9月之前完成这篇论文,时间还算充裕,因为9月开始我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和教授们套磁上面,不再能兼顾这篇论文。

我最终大概是在七月底就完成了这篇论文。反复修修改改,拿给了好几个人看,让他们给我一些意见。这些人都是在社交媒体上认识的。他们给我的意见都是一些通用的学术写作经验,而不是针对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发现的一些意见。尽管如此,也仍然是对我有启发的。

我们需要把Writing Sample写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就是写到你认为它能够代表你的学术写作最高水平。我之所以要为了这个required document专门写一篇论文、而不是使用我硕士期间写过的论文,是因为我知道过去那些论文无法代表我的最高水平。

我当时还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在我的研究领域内,有哪些好的国际会议/期刊值得投递,我想如果我的这篇论文能发表出去,那我整个人的申请背景会得到一些提升。可是我运气很差,我后来投递的那个会议被取消,那之后我也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会议,因为我发现很多学者写论文都是根据会议/期刊的主题去写的,不像我是先自定主题写好一篇再拿去投。

这件事一拖再拖,就不了了之了。关于每个领域有哪些会议值得投递,有一些博士生都做过整理发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由于我到现在也没顺利发出去一篇,所以这方面也没啥值得分享的经验,我并不想花太多精力去研究每个会议和期刊的门道,因为这件事已经和学术本身无关了。

我在写完这篇论文之后,还联系过一个墨大的教授,向他寻求修改建议,可是他对我说他可以让他的学生帮我改、前提是在论文作者栏加上他的名字。那时由于我即将投递的会议马上截止,所以这次合作没能完成,老师也没再回复我,后来,我找他要推荐信他也没再理我。

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你的文章足够硬核,那有没有发表只是选择问题,关键还是保证学术质量。后来我把我的文章拿给一个UW的人文社科博士生寻求他的建议,他的评价是写得很好,他说「比自己当时提交的Writing Sample好」。这给了我很大信心,让我放心地把关注转移到其他事项。

(全部内容发布在公众号阴天相会)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