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 5 |家是个什么地方

简宁
·
·
IPFS
·
我一直想着老太太的那句话,“我走了,他们就没有家了”。家,到底是什么呢?不是那个房子,有时候甚至不一定是养育人与孩子。

以前我做公立医院做过社工,那时候搞什么结构调整,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在不同的病房里轮转。不知道那会儿是不是水逆,从普通病症gen med被轮转到癌症类。

癌症这个东西,真正开始密集接触以后,我发现这简直就是玄学。对A病人非常管用的药物组合,到了B病人身上,很可能毫无效果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又或者好不容易药物组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结果半年以后因为某种原料不再生产,而在也找不到同样效果的替代药物。

这背后是无数提心吊胆又无所适从的病人,还有家庭。

有一个70多岁的希腊老太太,我至今还记得她得的是胰腺癌。胰腺癌这个东西,一来可以说是非常痛苦,二来死亡率很高。我接手的时候,她已经是stage 4晚期了,身体非常虚弱,很多治疗手段只会cause more harm than good,所以都已经不再用。系统里她的病历上标注着for comfort care。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将死之人的样子,灰败到发绿的皮肤,毫无生机的眼睛。她还是可以跟人交流,也能动,只是同为人类,DNA的影响下,你会不由自主的害怕。第一次见完她出来,我坐在休息室里缓了好一会儿。

她家里人很多,常常挤满已经非常宽敞明亮的病房和外面的走廊。我的工作一是提供短暂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二是给家人提供他们需要的社会资源,以及如何安排老太太去世之后的社会与法律事务。

因为家里人多,我甚至没有办法一对一的提供情绪上的支持,索性订了一间小会议室,给他们集体讲了一下5 stage of grief and loss。

有一天,老太太突然精神特别好,我去病房visit的时候,对我说她要回家。我给她解释了她的情况不宜回家,甚至打算请医生来给她解释一下。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很认真地说:“你还年轻,不明白。我已经快要死了,我死了,我的孩子们就没有家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听见这句话,鼻子一酸,差点儿落泪。

老太太又说:“我死了,这个家就散了。我是唯一把他们还聚在一起的人。我希望这个家,能最后再一次重新完完整整地呆几天,在我们的家里,不是在你们的医院里。”

我给家属和医生都说了,老太太签了自愿出院的字,家里人把她带回去了。

癌症方向的工作,我做了半年,觉得自己心理素质还不行,申请调岗。领导同意了,结果把我调到ICU。

我真是谢谢领导家八辈祖宗。

ICU里,生离死别更多。

我一直想着老太太的那句话,“我走了,他们就没有家了”。

家,到底是什么呢?

不是那个房子,有时候甚至不一定是养育人与孩子。

如果一定要下个定义,应该说是一种联结,是一种依恋,是一种互相扶持又彼此尊重的亲密关系。

在哪里不要紧,是什么人也不要紧。就像夜市上躲在妈妈熟食摊位小车下安然写作业的孩子,就像无数个爱着彼此的多元家庭。

再后来,我转做行为分析与矫治,与许多坚强的自闭症儿童家庭一起工作。

最常听见的抱怨,是这孩子在外面都好好的,一回家就犯病。我会给他们解释,这是因为小孩子在外面会努力掩盖自己(mirroring),模仿正常小孩,这是非常非常耗费心力和体力的事情。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安全环境,他们终于可以休息了,拿下面具,就会出现行为问题。

其实我们也一样吧,出门的时候像个人样,回家吧唧一下就在沙发上瘫成一条。吃薯片刷Netflix,洗碗池里泡着昨天的碗什么的。

所以家,是个让我们觉得安全放松的地方,是个让我们可以坦然做一个充满瑕疵的人类的地方对吗?

我的家,有三个还在上学的小孩子。

二女儿或许有些中间子综合症,时常会偷偷问我:“妈妈,is it hard to have children?“

我知道她是害怕我嫌弃她们,因为有时候我也会难以摆脱身上东亚家长的弊病。我跟她讲:”一开始你们当baby的时候不肯睡觉,我觉得真的很辛苦。可是我应该也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觉得我的小孩实在是很不错的小孩儿。“

她应该很满意,没怎么再问过。

大女儿刚进入青春期,我也只能接受她越来越没大没小,情绪高低起伏的阶段。

前几天忘了她做了什么,可能是又丢三落四了,我装作生气骂她。她笑嘻嘻地跑过来搂着我的肩膀,我骂一句,她就笑嘻嘻地说一句”mama you love me“,然后没形没状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

至于我自己,我们家有个古怪的母亲节传统。

到了母亲节那一天,爸爸带着三个孩子做好早餐,奉上礼物,然后集体消失一天。

毕竟我也是个有瑕疵的人类,再好的妈妈,有时候也并不很想当妈妈。

母亲节,我可以回到不是母亲的那一天。

家,应该就是几个有瑕疵的人类,因为爱着彼此,而互相包容互相扶持,一同走下去的地方吧。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简宁一个旅居海外的行为分析师,三个孩子的妈妈,爱织毛衣爱读书爱看树的中年人。
  • Author
  • More

商场门口的流浪汉

七日书-闪闪发亮的那一天

育儿作弊器:在男权社会中卡一点小小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