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阅读总结 | 如果阅读是私人的事,那我相当于在裸奔吧。
本文一共分为4个部分:1.书籍相关行为的变化;2.背后相关的观念变化;3.具体看的五大类书籍;4.半途而废的书以及2024计划
-1-
点评具体书之前,先分享自己2023年阅读行为新变化:
#怎么选书
1.1从不看豆瓣低分书,到被书名吸引就翻一翻:
从前,豆瓣分数决定我是否看这本书,低于7分我不愿意看;
现在,只要某个书名戳中我,就会忍不住拿来翻看,可能书名正好切中我内心困惑、寻求答案的渴望。所以原来不屑一顾的所谓工具书、心灵鸡汤类书,如今我也放下阅读洁癖看看。
#怎么获得书
1.2.从非买不能读,到从图书馆借书或下载epub电子书:
从前,想读的书,先去多抓鱼/孔夫子/当当网加购;
现在,可以随机借书,周末生活小趣味是去上海不同街道的图书馆探索,有我感兴趣的就借,最后A馆借的书可能归还到B馆;另一种是看电子书,种草某本书后通过科学上网方式获取epub格式。
#和谁一起看
1.3.从跟随读书会看书,到决定自己要看什么书:
从前,总爱跟着读书会组织看书,因为自己爱偷懒,不如多人讨论有监督和激励作用。从南都观察读书会到张奥读书会,集体的力量下,确实看了许多难啃的书,开拓了一些新类型;
现在,读书会的书我凭感兴趣参与,同时也看自己要读的书,独自看书也不再是困难的事。
#怎么理解书
1.4.从在纸质书上做详细笔记,到随缘感应大法:
从前,读书要写各种笔记,如边看边划线、写密密麻麻便利贴、整理行文逻辑结构……最后再按《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框架写读书笔记。当年热衷看社科大部头“装腔”,明明看不懂,却逼自己用应试方法“苦“读,然而无需应考,遗忘率90%;
现在,看纸质书有感触则折该页书角,二次翻看折角是否感动常在,如有则在笔记软件上记录;看电子书的逻辑类似,用iBook的划线和批注功能,看完后使用send2flomo一键导入笔记软件,无感的内容删掉,保留有仍有感触的内容扩写想法。
-2-
以上阅读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如果不做总结,很难发现背后是自己潜意识观念在改变:
#居住
2.1.居住漂泊感加强,不囤书降低搬家难度:
先分享一个时刻,是去年8月参加上海书展逛了一圈之后离开,发了一条微博“那些看到喜欢的书就买的人,一定有一个安稳的家吧“。
漂泊感不等于漂泊。读书时是有家的,成都的时候是有家的,甚至刚到上海1-2年的时候也觉得有家的。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租屋从我的“家”变成“住的地方”,意识到迟早都会离开的命运,书从“家庭成员”降格为“负担”,能借就不买,能看电子的就不看纸质书。
#消费
2.2.消费降级,理性管理书籍占有欲:
刚工作对钱缺乏概念,在鼓吹超前消费的环境下,年幼心智难以抵抗的消费主义“爱自己”的陷阱,消费了很多如今看来是智商税的东西(比如洗脸仪、加热的梳子等等),认为买书也是花小钱。
后来在某位朋友的点拨下,关闭花呗、少用甚至不用信用卡,硬性储蓄和按预算开支,控制拥有一件东西的欲望。当然,书也遭遇了消费降级,在已买的书没看完的情况下,只能借不能买新书。(是的,目前身边还有3年前买的但未拆封的书……)。
#自我与社交
2.3.社会化过程中找回“消失的自我”,我需要的书才重要的:
2023年是重新找回“我”的一年。
疫情中的某一年回川,朋友跟我吃饭,对我说“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刚大学毕业,眼睛里有光,现在怎么都没了”,当下我捂住嘴巴狂哭,担心周围的客人听到。
不仅是眼里的光,我觉得自己也消失了好久。执着当一个“好”人,在家庭到职场再到亲密关系各个层面上,用外在的构建标准评估自我价值,而忽略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
而后来慢慢悟到,某件事能尽力做到某种程度,不必折损、也不过分夸大个人价值。
基于此,我看书的标准,从别人读什么、什么分数高,到我需要看什么,自发扩充自己的阅读边界。
#其他
当然,引发思想变化背后的大环境先略过不谈,大约一方面导致未来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引发许多困惑,到了不得不去通过书籍厘清现实的时刻。
因此出于这些较为底层的变化,我看2023年看的书总体呈这样的分布(按相关书籍数量和我喜爱程度加权排序):
身与心灵健康类
女性主体类
异域文化类
直面现实类
名人传记类
-3-
终于展开写具体点评了:
3.1.身与心灵健康类:
总评:这类书最多,也是我最喜爱的。虽然它们包括了小说、散文、工具书等不同的载体,但都传递着一类观念,更真实一些、更勇敢一点,把世界当作游乐园,不再妄自菲薄,不再苛求自己。与其说是在看书,不如说也通过它们治愈自我,往自信又强大的自己迈出了重要一步。具体我会按照#身#心#灵再分细类:
3.1.1#身
我先看的《天生就会跑2.0》,一开始被书名误导,不是跑步圣经吗,怎么变成农场养驴呢?看到一半才意识这是2.0的故事。
人到中年的作者在农场生活,通过带驴跑步,将驴从抑郁孤僻且濒临死亡的状态中拯救出来,跑者和驴建立了深厚情感,并成功挑战美国赛驴比赛。
《天生就会跑1.0》则是讲作者几十年前向墨西哥的长跑族群塔拉乌拉人学习跑步,他从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变成能光脚在山里飞奔的越野跑者。相信身体和脚,与其说跑得更快,不如说是为了更贴近自然。
而跑鞋是为了兜售产品,虽然大部分透露着反商业的情绪,但作者最后还是选择了飞马薄底,也是很可爱了。
整体而言,这个系列激发我对自己跑步潜能的想象。毕竟跑步从来不应该是被逼迫的行为,或者出于某种外在目的而跑,真的跑步是天生就爱跑吧。无论驴子,还是人,天生就会跑。
3.1.2#心
《Renew Your Mind:How to rewire your brain for a happier,healthier life》是我第一本正式接触的情绪疗愈书籍,借自上海图书馆东馆,至今感谢工作人员将这本书放在我经过的书架上,才能被我偶然借走。
毫不夸张地说,我每天上下班通勤带着它,地铁上能看10页左右,断断续续快2个月看完。
虽然它沉甸甸的,但从抽象层面兜住了我的焦虑、恐惧和害怕的情绪,也从操作层面给了大量思考模型,比如红橙绿三种大脑颜色,冥想指南,积极心理暗示等等,让我回到当下专注眼前,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
“you make things happen”而不是“things happen to you”;
《去当你想当的任何人吧》建议我过一种“以好奇心驱动而不是恐惧感驱动”的人生。
恐惧不是洪水猛兽,当我试图扼杀自己的恐惧时,也滋生了胆怯,而胆怯是最无趣的,因为它什么都没“创造”;
而创意并不一定从苦难中滋生,文章“憎命达”可能是一种被构建的执念。
紧随其后可以阅读《show your work》,了解创意过程如何被他人看见、参与甚至形成社群的指导方案。一本只读目录即可的小书。
当然自我的构建离不开他人,《脆弱的力量》这本书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区分“内疚”和“自卑羞耻”的情绪,可以为某件事而感到内疚,但别因此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拒绝完美迷思,才能接纳更authentic的自我与社交关系。
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看完明白了,就是一句话“虽然我经历了xxx,但我想要/我觉得我可以xxx”。
我们不否认过去的创伤、结构性的问题造就了今天的我,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并且要相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目的论立场所推崇的个人主体性,蕴含着行动和改变的力量。
而陈嘉映老师《何为良好生活》最后几个章节围绕快乐、幸福的阐释,也着重强调个人主体性的重要程度。
当然,他还讨论了利己利他、权威权力、应然实然、道德伦理的议题,看完似懂非懂,但这种文化智识上的清朗,何尝不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愉悦感来源呢。
从心态上恢复能量后,可以从日常出发自我治愈。看完《旅行的艺术》我在想,这就是路上观察呀,原教旨citywalk,不一定要肉体出发才算旅行,带着游客的好奇心和观看景观的心态,寻找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
特别想分享我被击中的一段引用文字:“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见过许多橡树,但只有在花费了1个小时去画兰戴尔峡谷的一颗之后,我才开始了解并记住了橡树的特征”。
我看过无数次树叶与光影的共舞,但闭上眼睛回想只发现一片空白。我以为自己在认真生活,但或许依旧悬浮在半空中。这激发了我的行动,想重新捡起二十年没碰的画笔重新涂抹,让画画作为一种感知生活细节的手段。
后来机缘巧合室友朋友送了我们一本《创意绘画的艺术》,于是我们跟着这本书的章节,在懒汉之家举行了持续大半年的“陪球球一起画画”的活动。
书里有许多打破画画刻板印象的底层障碍,比如画得“好”是后天构建的标准,想画就画,由我自己去定义好坏。
与此同时,看了成年后第一本漫画书《回答不了》,当年刷屏朋友圈的条漫公众号“匡扶摇”的作者出品,画面普通偏黑,但挡不住故事讲得好。
最喜欢里面一章理发师老关的故事,他在临近自杀的时候想通了,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生活的美好,以及自己身后坚实的支持系统,死亡很容易,但活下去的欲望难得。
3.1.3#灵
如果说#心是可以被我感受和引导的情绪和觉知,那么#灵则是我说不清道不明和生命力量相关东西,无法关联具体的事件,但浑身颤栗和动容。
“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2023年2月28日,我在《我与地坛》里看到这段,不知怎么回事,并没有触发痛苦回忆的契机,脑海里也是一片空白。但眼泪一直流,一直流,一直流。
同样眼睛一眨就止不住泪水的时刻,是在图书馆看完《悉达多》时。悉达多在苦苦追寻人生开悟的答案,最后平静地倾听河水的声音。
3.2.女性主体类:
总评: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或女权主义者,一些所谓“觉醒”的意识,依旧和传统观念拉扯不清。仅仅是身为女性,有天然优势,能同理彼此的现实处境。相比于抽象化的理论,女性主体的小说故事是我爱读的类型:
一开始我以为《女孩之城》是一部言情小说。
前半段“我”是一个虚伪矫饰习惯逃避的女孩,后半段“我”从梦中醒来,摆脱“好女孩”的标签,历练成长的阵痛,找到真正的自由,“you don’t need to be a good girl to be a good person”。
即便是不同国家、历史阶段,我对前后两个部分的“我”都很有共鸣。我想,可能身为女性共享大部分生命经验吧。
而张师傅的《如雪如山》给了我更多中国样本lili们的故事。
我地铁在看,吃饭在看,梦里也逃不过,想着还在等待我的故事结局就心痒难耐。本来也以为是披着女性元素的俗套言情故事,没想到是女性惊心动魄的日常琐碎和内心情绪。
我最喜欢是两则关于面对过、或正在面对”堕落“诱惑的短篇故事,《纪念日》和《我只想坐下》。
萨莉鲁尼的《Normal people》、《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我也归类为女性类小说。
《Normal people》女主在与男主在误解、错过又相遇,彼此治愈,不断成长,这段亲密关系治愈彼此成为“正常人”,要相信,“people can really change one another”;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是两个女性之间的通信,她们谈论抽象的女性议题、工人阶级、美和艺术,也讨论原生家庭、具体生活,以及贯穿全文爱情和友谊的反思。
3.3.异域文化类:
总评:这类书很少有“阅读感”,不是“我”在看“书”、出于某种动机需要完成“阅读”任务,而是看得“忘我”,我就想活在书里。给他们找了一个类别,异域文化,因为都是我好奇的、赋予异域风情想象的抽象文化和具体地方:
首当其冲是白先勇的《孽子》和《台北人》。
前者是公园里肉体为生的边缘青少年;后者是无法荣归对岸故里、失去中国人名字的“台北人”,让我体验20世纪中叶,大历史环境下对岸的人情冷暖。
我爱看大河剧,看到《大奥日本》就很好奇,看这本书充满窥探欲,如同读野史一般,通过大奥后宫女性之间的关系了解日本历史。书的最后,又一次看到德川家的代际命运以及最后的大政奉还,还是唏嘘不已;
电影《降临》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代表了我心中的软科幻,不是外星飞船、宇宙枪战,而是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东西;
而《基列家书》则让我体验了基督教家庭的生活,虽然不理解书中典故引用的深意,但为主人公牧师对妻儿的爱而感动,“阳光下,小孩的头发闪着微光,那霓虹般的光彩,细碎、轻柔,宛如有时那在露珠上看到的光泽,在花瓣上,在小孩的皮肤上闪烁……所以这一切自然都很好,但我主要爱你的存在”。
想象中,如果也有一位垂垂老矣的牧师,将他粗糙的手掌轻触我的额头,说上帝祝福你的时候,我也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吧:“我祈祷,你在一个勇敢的国家成长为勇敢的人。我祈祷,你找到一条使自己有用的路。我将祈祷,然后睡觉”。
以为蒋勋只谈红楼梦,没想到还有《蒋勋谈莫奈》,里面对比中西方古代绘画的区别很有启发。
西方绘画一直关心“空间”,画家站在一个定点,寻找固定焦点,确定严格的三度空间的景深透视,而往往看不到时间的微妙变化;
而汉字的空间是“宇”,汉字的时间是“宙”,东方绘画关心的不是单纯固定不变的“空间”,而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时间”,发展出了西方没有的“立轴”(视觉上下移动)和“长卷”(视觉左右浏览),暗示时间的无限性。
3.4.直面现实类:
总评:这类我过往很少接触,没有文学故事曲折离奇,也没有散文诗歌优美,会直接忽略掉。而阅读这类书则是让我直面现实,好像低头去捡起一些所谓下里巴人的内容,但以平等心态对待会发现,它们,也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把《童年的消逝》放在这类有些小冒犯。作者相信“童年“是社会概念而非生物学概念,是被发明而非发现的。
最有意思的是两派教育观念争论,洛克派认为需要通过教育、理性、自我控制,把儿童改造成文明的成人,教育是一个增加的过程;
卢梭派则认可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和自发的能力,教育是一个减少的过程。
而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们自己是什么。这也是现实的一部分。
具体到国家宏观来讲,读《置身事内》,我第一次了解到现行体制、经济政策与我们普通老百姓具体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化、人口流动等问题。
如果选择继续生活在这里,那么机会在嗅到政策方向的时候,看谁抓得准。作者最后的落点是咱们“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对我直接的影响是,看到各个地方的城投公司,都想琢磨其中的“奥妙”。
收窄到日常信息处理领域,“聊天时观察对方有多少次具体与抽象的反复转换,就能判断他背后经历了多少笔记思考”,《笔记的魔力》这本小书让我惊喜(因为期待值很低哈哈)。
与其说是记实体笔记,不如说是通过笔记框架塑造思考模式,期待读者能以某种目的而清醒地捕捉所有信息,对身边所有信息都保持敏感,有意识进行知识创造。其中分享的fact/insight/implication(即截图的笔记分区)很有启发。
虽然这本书逻辑偏理性,但作者的热情坦诚都快溢出来了。最后一章他终于袒露记笔记的真相,是内心要打败女同学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同的执念,很日本人的热血~
非常巧,《工作的原理》也是日本作家的作品,把概念拆碎了掰开了求你看。
第一部发现问题围绕着公式【问题=应有状态-现状】进行拆解分析;第二部则是分享了好几个常用的解决问题框架,比如假说思考、MECE、逻辑树和最终的解决系统等。
但最关键的,SO WHAT 应该牢记心中。
接下来这两本是精英白男的说教。《原则》里提出的很多经验之谈并不新鲜,只是桥水基金的成功让这位创始人的“信任度权重”看起来更高,让我愿意翻完这本书。
但看完依然觉得他的语境距离我很远,就像那句老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纳瓦尔宝典》是我最不喜欢的格言金句体作品,道理都懂,但依然是make common sense more common,可能是缘分未到。
《请用数据说话》是我自大学以来第一次读到的松散凑数故事书,信息密度极低,全书的内容只论证一个观点,即定量思维辅助工作决策;
《人人都该懂的批判性思维》并非毫无价值,用画母子集图的方式理解逻辑论述关系,这个很实操。
3.5.名人传记类:
总评:不怎么爱看名人传记,刻板印象认为它总是精英主义的论调。但这两本书跟随张奥读书会一起看,讨论中蛮多趣味:
通过《十亿美元分子》第一次了解制药业。
原来赋予医药行业很多道德光环,认为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研发。
但其实会为各自利益故意制造知识的壁垒,比如抢发论文让竞争者胆怯。当然,这个行业不仅要低头做研究,还需要能讲故事的人。不能空谈理想,也要从商业逻辑出发。
本书的主人公说,“独裁唯一的问题在于独裁者不够多”,和《埃隆马斯克传》如出一辙。
马斯克确实注定彪炳史册,也是有缺陷的人。他打开我们对科技的想象,但和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冲突。远观历史,不必与他共事遭受折磨,挺好。
-4-
4.1除了老实看完的书,肯定还有半途而废的书:
安慰自己,读书是私人的事,即便他人好评如潮但自己确实无法产生共鸣,那就放过自己吧,别硬读,宝贵的时间干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吧!
😖第一类痛苦:翻译拖沓、内容重复絮叨、抽象大词堆砌,开篇灵光难掩后续长尾的痛苦
😖第二类痛苦:大致了解这些行业的情况后,我觉得足够了,兴趣缺缺
😖第三类痛苦:不爱格言金句体,不爱听说教(左图)
😖第四类痛苦:作者使用我无法理解的中文写作,同名短片除外(右图)
4.2.2023标记想看但还没看的书,期待2024年能看完吧
2023年想读的书竟然高达163本!回顾之后,这些重任交给2024年完成吧:
4.2.1.保持基础的职业素养
《学会提问》、《把数据作为方法》
4.2.2.更有框架性地了解历史与过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碌碌有为》、《声回响转》
4.2.3.了解女性,了解自我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4.2.4.尝试继续探索灵性/身心学方面的内容
《其实你已经很塔罗了》、《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费解的显然:费登奎斯入门》、《佛教常识问答》
4.2.5.最重要的,是继续好好生活
《美食,祈祷,恋爱》、《老派少女的购物路线》、《东京八平米》、《疗愈的饮食与断食》
-END-
看到这,欢迎更多朋友们给我推荐书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