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Morven
·
·
IPFS
·

還好這個世界既現實又功利

本書作者咪蒙、本名馬凌,曾擔任過媒體編輯與專欄作家、最初在豆瓣、新浪博客等平台上發文時便因其犀利的文字、敢言的風格與煽動的標題累積了不小的名氣與關注,轉戰微信公眾號時更曾經擁有千萬的粉絲,發布文章的閱讀量動輒十萬以上。

而之所以用過去式來說明,則是因為 2019 年 1 月時,咪蒙旗下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發布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事後被指出文章內容為虛構捏造且極盡煽動之情事,事後咪蒙在發出道歉聲明後,隨即於同年 2 月 21 日註銷其公眾號以及其他平台之帳號,這事件牽涉層面不少、在此先按下不論,本次回歸這本著作做分享討論。


作者之所以喜歡這個既現實又功利的社會,便是因為在這前提下、起碼其運行的規則仍是有跡可循、而不是全然的倚靠隨機性或是個人的出身。簡單說,最少這個功利的社會還是能夠論功行賞、會獎勵實際拿的出好成績的人。

換句話說,會抱怨這個社會充滿了現實與功利的人,往往不是既得利益者,既不願意配合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但也沒有能力去修改它。之所以會抱怨他人靠關係又擁有特權,通常是因為自己不是那個擁有特權跟背景的人。

這本書由數篇短文所集結而成,大多是咪蒙本人的經歷分享以及其對於時事的觀點與看法,領域則涵蓋事業、愛情、職場、人生觀等等,在此節錄數個議題做分享。


這世界上不存在「懷才不遇」

我們的生活中不難碰到有一種人,成天抱怨職場上某個人明明沒有什麼能力、卻因為懂得靠關係、靠美貌等等才有人賞賜,進而取得升遷的機會、或者在市場上取得亮眼的成績。接著反觀自己明明有能力又有才情,但是卻沒有碰到伯樂,導致自己的提案屢屢落馬,無法大現身手一展抱負。

這種人可能犯了幾種毛病:恃才傲物、不願意適時與現實規則妥協、或是完全誤解了自己的能力。


其中一種人覺得自己能力超群,不屑於與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共事,更不用說要其聽取別人的意見。而這種人到了極端,其情商能力便會成指數型的下滑,無論在公事上或是私事上,其談吐都讓人感受到極端的不被尊重,像是每次都以反駁他人的意見為樂、碰到問題時只會放馬後炮、或者是討論時經常說:「你聽懂我的意思嗎」等等。

而這種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沒有必要跟這些庸人打交道等等,完全沒有想要與他人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但現實中情商也是綜合能力的一環,擁有良好的溝通態度,他人才有可能願意靜下心來真正的聽取你的想法與意見,進而才會願意與你合作。

在這個團隊合作的世界之下,單槍匹馬能達到的成就極為有限,一支球隊中若有一個球技極佳的球員但是從不與隊友合作,那麼這支球隊的表現可想而知。或許總有那個萬中選一的天才能夠不需要團隊的支持,但此時先捫心自問自己真的是那個天才嗎?

以大部分的情況而言,愈有能力的人、往往會愈感覺得到自己的不足,其表現出來的態度就會更為謙卑,半桶水響叮噹,當自己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夠看,可以冷靜想想自己是否也只是其中的一員。當別人都無法欣賞到自己的長處,那麼或許有一種可能:自己根本沒有想像中來的優秀。


而不願意適時的與現實妥協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討論:現實的商業模式以及社交關係的建立。

很多人對於在市場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嗤之以鼻,認為其往往是迎合了普羅大眾的需求而不是遵守其藝術領域的堅持,接著反觀自己的作品明明充滿了寓意,但是卻沒有得到應得的評價。

而藝術與商業兩者雖然不完全相左、但是往往是處於天平的兩端,擁有極高藝術的作品往往並無法取得太大的市場成功、相對來說取得巨大市場成就的作品卻往往比較符合一般民眾的口味。只有極為少數的作品能夠同時叫好又叫座。

若創作者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那這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就在於有些人眼紅他人的成功而又不願意配合現實的規則做調整,成天抱怨市場的口味太過庸俗、抑或是抱怨其他人靠關係等等。但是卻對於他人檯面下的努力視而不見,即使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做研究與市調,所謂的靠關係更不是隨便一通電話、隨便一場宴會就能夠搭的上線。

就算是靠關係,別人也是付出了無數個夜晚來應酬、提出相對應的條件,更重要的是,要先讓自己有可以讓人靠關係的本錢。不然一通電話就讓人要給你機會賣你面子,這種想法不免可笑。

很多時候所謂的抱怨,往往只是無法承認自己失敗的藉口,倘若不將自己的失意歸因為他人走旁門左道,承認自己的無能是極為不堪的。

而現實的遊戲規則其實並不難以捉摸,想要擁有機會就要先讓自己增加能見度,即使是靠關係也是需要付出不少的努力,如同書名所述,作者之所以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便是因為這個功利世界的運作還是有跡可循的。


在感情與職場中撐不下去的時候要怎麼做

我們在生活中不免會經歷不那麼讓人滿意的伴侶關係、或是身處一個不那麼理想的工作環境。這時候有些人會每天抱怨自己多麼吃虧、又或者是抱怨自己是多麼的癡情但是又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對方真是狼心狗肺等等。

先談談愛情這一塊,不少人在兩性關係中是全然的給予者 ( giver ),也就是他為了另一伴全心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為了對方噓寒送暖,但是最終卻獲得冷落或是劈腿的對待。接著開始抱怨老天真是瞎了眼,為什麼要讓自己經歷這些悲劇。

在社交關係之中存在於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能夠從給予照顧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可能是因此獲得成就感或是滿足其照顧慾;另外一種人則是能夠從他人給予關懷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可能是因為獲得關心與照料而滿足。兩種特性並不互斥,我們或多或少都是兩者的綜合體。

而前面提到在兩性關係中的給予者,其實在付出的同時,自己已經獲得了同等的快樂,很多人口頭說為了他人可以付出一切而不求回報,但是在面臨劈腿或是分手時,卻又反過來哭天搶地覺得自己的付出很不值。

但事實是:付出這種看似利他的行為,但追究到底還是利己的,因為付出者其實能透過這種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存在感跟照顧慾,但之所以會感到不值,則是因為不甘心對方的幸福路上並不需要自己的陪伴

當對方不愛之後,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瀟灑的轉頭就走,從此兩人相忘於江湖。在這段關係之中、至少過去的快樂是真實的,兩人互不相欠,並且要抱持著這種自信:今天這段關係的結束是對方的損失,我們要做的事情就只有過得比對方還要精采、幸福。


若沒有這麼不堪,也有可能是因為看不慣伴侶某些生活習慣或者是價值觀,然後不斷的用放大鏡去檢視這些自己無法接受的點,久而久之伴侶的一切似乎都不是那麼的順眼,進而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

如果是上面這種情況,可以想想自己會不會因為這些點而決定分手或是結束這段關係,假設沒有,那想想這種情況能否透過溝通來改善,假設也沒有辦法,那麼除了選擇接受之外也別無他法。此時不如將注意力關注在對方可愛之處,將重心著眼在無法改變又無法接受的點上,除了無法緩和雙方的關係之外也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想想剛交往那段期間、對方任何缺點在自己眼中都是那麼的可愛,而且同一件事情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從什麼角度來做觀察。

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是無法拆解的,我們選擇了眼前的這個人,必定是因為他身上有我們所欣賞的特質、但是他勢必也有我們不那麼欣賞的特點,那麼此時是否有必要放手,就取決於自己的權衡。

要求一個人要有事業心又要能夠無時無刻的陪伴,在時間有限的硬條件下,這種要求本質上就不太可能,確認自己真正所求為何後再做出選擇,接著就是謹守初衷、好好的維持這段關係下去。


這種觀點套用在工作上也完全適用,我們可能對於現有工作有諸多不滿,可能是通勤時間長、需要經常面對不講理的主管或是客戶、亦或是沒有升遷的機會等等。

每當我們開始有著抱怨的念頭,便可以想想這些缺點值不值得自己離開。自己當初選擇了這份工作,必定有我們所欣賞的優點,可能是準時上下班、薪水優渥、能夠出外見見世面等等。

假設自己真的無法忍受職場上各種不堪、而且又找不出自己留下來的動機,但是又離不開這份工作,那麼或許自己只是剛好配得上這份鳥差事而已


小結

本書提出的諸多議題都有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停止抱怨、並且有所作為。抱怨這種行為無法解決任何事情也無法改變任何現況,抱怨能辦到的往往就只是將自己滿溢的負能量擴散至他人,除了無法削減自己的不滿、同時也只能讓他人看清楚自己的格局。

人只要開始抱怨,代表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既然如此那就不會做出改變。如果知道事情往不對的方向發展是因為自己有可以調整的地方,那麼連調整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找人抱怨。

抱怨可以說是把責任轉嫁外部的方法之一,自己之所以過的不如意,都是因為政府不公、貧富不均、生不逢時、自己不是富二代等等,總而言之都不是自己的錯

抱怨是個很簡單又很粗暴的發洩行為。抱怨的過程或許很愉悅、但是抱怨能帶給我們的,大概就是原地踏步而已。明天來到,自己還是得乖乖地滾回去過這鳥日子。

或許社會並不全然公平,公平與否本來也就是相對的,但是在自己抱怨之前,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已經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釐清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然後在適合的道路上付出相對應的努力,這才是改變現況、讓自己提升的不二法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rven生活中一大樂事是認識到新的觀點,並且感覺自己有所成長。從閱讀輸入到口說輸出,為了想更深化自己的架構能力,便開始著手進行寫作,也就產生了你眼前所見的這些文章。 個人網站:https://www.morvenhsu.com/ 讚賞公民連結:https://liker.land/digitalcoinwallet666/civ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Peaks and Valleys《峰與谷》

【書】Narconomics《毒家企業》

【書】Eating Animals《吃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