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番茄米线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论死亡6:不利他的本能

番茄米线
·
良好的合作关系往往是经历博弈甚至斗争后才形成的,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味地妥协让步,那样只会把合作毁了。

1、他人即地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难以相处?

为什么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试探和博弈?

为什么一段完全开放、包容的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

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他人即地狱》中提到过一个重要概念:凝视。

什么是凝视?

简单来说,当我们去看一样事物时,脑海中就会自动对其做出评判:这个东西是否符合我的利益?符合我多少利益?

而只有主体才有资格去评判(见《论道德·上3: 工具性与动物性》),被评判的对象则自动变为了客体。

所以凝视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客体化他人”或者“主体化自我”。

但是任何人都具有主体性,也就是说,当我凝视别人的时候,别人同样也在凝视我。

这样两人之间就会发生矛盾,谁都不想被客体化。

为什么?因为人有不利他的本能。

比如我被客体化了,那么就意味着两件事:

  1. 我在为别人服务,别人的利益通过我而被满足,我被利用了;

  2. 在这一过程中,我消耗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资源,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这对我的生存能力来说是负面的,因为我必须想办法从对方身上得到足够的补偿;

换句话说,我需要通过和对方博弈来夺回自己的主体性,如果能够把对方完全客体化那就更好了。

所以说,在死亡的威胁下,人类会有利己的本能和不利他的本能;这两种本能分别对应着满足自己的利益和不去满足别人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为利己不等于不利他。

然而正如同凝视,我又不利他的本能,别人也有啊,

所以我们两者之间就有不可能完全将其中一方彻底客体化。

这就意味着,两个人如果不想一拍两散、彻底结束这段关系,那么就必须要互相试探对方的实力、尽可能扩大自己的主体性,最终达成一种平衡。

2、主体性争夺

争夺主体性的方式有很多种。

最极端的方式就是直接杀死对方,彻底抹去对方的主体性;因为此时对方已经从人变成了一个死物。但当然了,这段关系也就结束了。

所以降一级的话,那就是打一架。这个是最直接的方式,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身体的边界都无法捍卫、保护自己的物质基础不受侵犯的话,那么他的主体性自然会被大大打击。

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争夺会变得更加“文明”:

比如会改用语言暴力、拉帮结派排挤、小圈子搞孤立、背后说坏话、等等方式。

除了这种明显的对抗,主体性争夺还体现在很多非对抗性的关系中。

比如普通朋友关系。有本社会学著作叫《猿猴的把戏》,作者在书中指出了一个现象:两个朋友之间,总有一个占主导、更强势。

这种强势不一定是通过对抗性的手段得到的,而更多的是性格使然。

比如A就是一个外向的自来熟,总是一直说个不停;而B比较内敛含蓄,嘴也比较笨。在A与B的关系中,A总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给B说的机会(而B也没怎么去争取),那么A在这段关系中占主导就是自然的了。

再比如喜闻乐见的恋爱关系。

恋爱关系之间的博弈简直就是老生常谈了,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实际上核心还是主体性争夺。

有些网上说在关系中要拿捏对方,实际上就是要打压对方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对方离不开你。

现在更多的观点也都说,男人在关系中不要当舔狗,因为舔狗实际上就是自我客体化,自我打压主体性,这样反而会让自己没有魅力。为啥?因为不像个活人。

甚至在陌生人之间也会有主体性争夺。

比如著名的电梯困境:两个陌生人在电梯里会本能地远离对方。

这实际上是在树立自己的边界,表现出有保护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如果一个陌生人主动上来贴着你,那么你就会感到自己的主体性受到了威胁,因为这是违背你意愿的。

归根结底,主体性争夺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对方遵从你的意愿。

3、以斗争求团结


在理想模型下,由于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都会死),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双方都保留了差不多程度的主体性,关系趋于平等。

但可惜世界是物质的,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不仅仅基于精神,还会被现实严重影响。

比如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中,老板可以对着员工发号施令,可以让员工遵从很多他的意愿,这就意味着,老板的主体性很强,而员工则被客体化地很严重。

根据不利他的本能,员工肯定是不爽的,但为啥员工不和老板博弈来争取自己的主体性呢?

因为老板有权力啊,员工得依靠老板来拿到工资以维持自己的物质存在;如果员工有一天突然修仙飞升了,不用吃饭不用住房,那么他就摆脱了对老板的依赖,那自然就敢于和老板博弈了。

据此我们发现,在现实中,主体性争夺最重要的砝码是对方对自己的依赖程度,也就是权力,或者更通俗点:实力。

有实力的人就是牛,他就可以让别人遵从自己的意愿,维护甚至延展自己的主体性。

比如我现在不是这个公司雇佣的员工,我是个个体户,来加盟这个公司的,那我就有实力去拒绝老板的一些要求,让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那我们再分析,为什么说“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成”呢?

有人说,既然是我要团结人家,那我不应该放低姿态尽可能妥协吗?为啥还要和对方博弈呢?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因为主体性的争夺是没有“点到为止”这回事的。

在《论道德·上3: 工具性与动物性》中我提到过工具性与动物性的概念,其实工具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客体性”,而动物性也可大致等于主体性。

对于主体来说,一个理论上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人就是各个方面全都满足自己利益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完全的客体。

比如读者们应该玩过那种操控一个角色的游戏,最爽的状态当然是你发送什么指令,那个角色就执行什么;如果这个角色时不时违背你的意愿,那就很不爽。

所以当你陷入主体性争夺时,你必须要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否则你会被彻底贬为一个客体,像奴隶一般的地位。

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你的需求和双方的实力,去进行一些妥协;毕竟你的目的不是将对方变成奴隶嘛。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团结与让步才是有意义的;否则,那就不叫团结,那叫投降下跪了。

更何况,被团结的一方也不是傻子;如果他看不到你的实力,那么团结你又有啥用?你会与一个下跪投降的软骨头结盟吗?

所以说,良好的合作关系往往是经历博弈甚至斗争后才形成的,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味地妥协让步,那样只会把合作毁了。

我们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受过学校规训的学生,把人的本能都忘了,往往不会甚至不知道博弈,因此总在与别人的交互中吃亏;但他们还喜欢自我标榜这是道德高的表现。

实际上这就是不尊重人的本能的;你这吃亏,不就是你自己亲手让出去的吗?

因此,有的时候敌意未必就是排斥的表现,反而有可能是一种邀请:“在你加入我们之前,先来展示展示你的实力和底线吧,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你应该在什么位置!”

你若是妥协让步,那么对方只会更加排斥、敌视你;如果你正面回应、反击,那么反而还会被接纳。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