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吞麵,大叔,一點點愛及其他 (上篇-泥石流)
「從來如此,便對嗎?」 ——魯迅《狂人日記》 「你沒有動作,但你已經選了。」 ——高重建 《所謂我不投資》
前言:
其實寫這篇書評本身,對我來說是件奇怪的事。這應該是我在馬特市發佈的第一篇當代作者書評,上一次還是評司馬遷。之所以說是奇怪,因為我個人的習慣是,如果涉及到自由閱讀(非專業需要),我這個古墓派不大會讀新上市熱騰騰的暢銷書,新書我得先放個兩三年再去買和讀。我更喜歡一本書在時間中味道沈澱下來,變得幽然,這樣,初綻時的馥郁引來的蜂蝶,不會影響我判斷。當然,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我懶。但是現在你卻看到我在寫一篇剛出爐書的書評。而且這書還是講另一次元的故事,古墓派湊上這熱鬧,大概因為我在此書中居然同時看到了「顏如玉」端坐「黃金屋」,一激動,就晚節不保。可是,本書作者不但長久隨機出現於馬特市,據傳還有一眾可為之獻身的瘋狂女粉,萬一我評不好,被另一次元人破壁群毆,墓室年久失修,我頂不住啊⋯⋯(開玩笑)。所以我是外行冒巨大風險破圈評書,如果你們想找靠譜書評,不要來找我,我不負責。還有,本不靠譜書評一共近一萬五千字左右,寫到崩潰,為便於閱讀,分為上中下三篇。此篇為上篇《泥石流篇》:泥石流下藏有炸彈,對大叔有戀愛腦,幣圈玻璃心者慎讀。
一 我只是一個數據嗎?
其實說起《所謂「我不投資」》這本書,我們相遇的過程也有點奇怪。
起初,我想買的是《區塊鏈社會學》(對,出版好幾年了才要開始買和讀),可在馬特市查了半天,信息都很陳舊(粉絲我错了,主要還是我閉塞)。高先生對這本書的推介貌似也有點古墓派風格,我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他到底要收什麼:美元,港幣還是likecoin,到底有沒有kindle外的電子書,而且我怎麼感覺他好像在徒手郵寄。有一天收到電子報(我也不知為何我會收到,還好系統這次沒當垃圾郵件無害化處理),看到他推出了本新書,謝天謝地,底下有《區塊鏈社會學》電子版購買方式的鏈接,然後,看到這本書貌似還是一項NFT 出版社會實驗。一聽到「社會實驗」這種事,我又絕對是墳頭蹦迪的狂飆突進派。於是就兩本一起買了。
所以遇見《所謂》的過程,就好比你本來要和一個優雅知性的學者帥哥相親,結果帥哥還帶著他風格很迷又風華正茂的朋克弟弟,於是,你心一橫,把弟弟的咖啡錢也付了,猥瑣而猙獰地偷笑一下:原來姐姐我現在真的可以兩個都要!
之所以要說買書這麼一大段緣起,是因為現在我評的這本書,不單是一本書,而是一項社會實驗所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社會現象。這項以“鼓勵正版,允許翻版,消滅盜版”為構想的社會實驗,據高先生統計,最終在34天時間內售出1024本NFT書,銷售給了全球18個地區943位讀者。證明了一本書在完全免費下載翻版開放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不少人願意掏錢購買正版圖書,支持作者,得出了一個和趨利的理性經濟人假設完全相反的結論。而且這個社會實驗還恢復,甚至復原了早期人類社會中某些非常有意思的交換方式。關於它的人類學意義和反思,我今後會寫文再談,事關重大,而現在嘛——你們就好好看我這篇不靠譜書評吧!(欠揍風)
那麼在這篇書評中,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大段講述我和書相遇的過程呢?是因為作為這項社會實驗中的一個「數據」,我有義務澄清我這個數據的來龍去脈。在社會實驗的定量分析中,我只是943個購買「正版」圖書讀者中的一個數字,一張研究數據圖上一個小點,但是在定性分析中,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是人就有歷史和七情六慾,就有信仰和對書與出版的覺知,就有自己的特定認知圈圈,就有和書,和作者的相遇,溝通,連接過程,就需要自己說話,如果我們可以搞清楚單個人的心路歷程,就能更清楚全面地評估這次發生全新社會實驗的意義。所以即使高先生還沒有說,我這個數據也得說,以供後來者研究參考,這就是傳說中的「把自己作為方法」(社科狂人自爆私隱)。
二 「 深藏功與名」的書名和封面
下面開始,我們將走近這本叫做《所謂 「我不投資」,就是all in 在法定貨幣》的書。
泥石流預警!!!
先來看本書的外觀。
其實,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真的沒看懂它到底是什麼書。看到一些評論,有人說到他一看到書名,就被吸引了,再一看評論者,果然是幣圈人。我心想,你確定這不是你們幣圈內部自嗨?(不好意思,此處泥石流有點四濺噴射。下面是泥石流第二波,大叔請hold住了)
首先這本書題目裡有一個「所謂」,所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們所說的,人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其實我不想這麼說,但是人們是這樣說的,短短兩個字,已經在語言表達邏輯上拐了一個彎,結果沒想到後面還來一個否定句,「我不投資」,再拐了一下。這下人們得好好思考前半句到底說什麼意思了;再次,還有個英文詞彙「all in」,隔了第二層;然後還有個與幣圈相關的詞叫「法定貨幣」,不愧是腦霧砲彈三連擊。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我曾經提到過的幣圈人喜歡的「行業黑話」:每個字都認識,可是連起來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好像又有點知道,仔細再看一遍只能不明覺厲地讚嘆一句「咦,好像很跩」的樣子。
然後我也不知道高先生為什麼偏偏選了這麼長的題目作為書名而不是再起個簡短一點的名字,或者是選別的篇名。難道因為要做實驗,所以不願意有太多像我一樣的腦霧麻瓜讀者購買?可是如果這樣?只用虛擬貨幣支付好了呀。那麼以後提起它,我是要叫「所謂」 呢?叫「all in」呢?還是叫「我不投資」呢⋯⋯你們應該可以看見現在其實各种各样的叫法都有,有多少人寫文或者說話可以把書的名字清楚無誤引用全了,並且可以不斷重複這個全名?好比likecoin,假如有人叫lie, 有人叫靠,有人叫eco, 從不叫全名,怎麼可能推廣?除非你們不想好好推⋯⋯(不好意思,對likecoin愛恨交加,拉來陪書名挨打,此處有太多情緒帶入,沒有鎮靜住,請多多包涵。)
書名吐槽完畢後,再回到此書的外觀。書的照片忘放了,修改又不能修改,不靠譜書評嘛,你們自己搜吧。(難道書評作者真要一個接一個捶過去嗎?沒有。)其實我覺得生成藝術做NFT書封面的創意真的好棒,好狂,好革命!!好想隔空擁抱一下想出這個創意的人!!可是這本書的封面兩個金屬幣轉來轉去,好像閃光的誘惑啊,誘惑中間啥也沒看清楚,第一眼就看見四個最大的字:「我不投資!」我不投資你搖頭晃腦誘惑什麼?其實當時收到書的時候,我真的盯著錢幣看了好半天,但是至今我還不能清晰說出書名來,你們能說出這本書封面上究竟寫了什麼英文名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這個古墓派實在摸不清後現代藝術的設計風格,還是現在書籍設計已經進入了書名不重要的階段。但是對我個人來說,書名就好像一個人的臉一樣,不給我我分不清到底見了哪個人啊,反正穿的衣服都很誘惑,可臉看不清怎麼談戀愛嘛!可以不談帥哥,但必須看清楚臉和名字!就連機器人設計現在也得考慮臉啊,雖然對工程師來說,臉除了看以外實在沒啥應用功能。(也許我的戀愛觀也很過時,cyber love好像不需要看臉⋯⋯)
同樣,《區塊鏈社會學》的電子epub版(情緒再次爆發,大叔小心,在此拉來另一本書陪打),雖然封面很個性很珍貴,可是,書名呢?大叔你的書是在cosplay「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嗎,總是要給人留下一個帥帥的背影嗎?我在書庫里找了半天,書呢?我以為那是個筆記本⋯⋯
好,自此,泥石流結束,我們緩緩,洗個澡,吃口瓜吧😄
至於大叔@高重建 呢,他什麼妖魔鬼怪泥石流沒見過?我也不安慰他了,等我下文吧😉
( ̄▽ ̄#) = ﹏﹏
本不靠譜書評的上篇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泥石流也許會引發相關人員不適,在此為你們的不適抱歉,因為我知道你們真的是在背後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第一次做這本新書,本來應該得到更多的正向鼓勵。我也為我在不靠譜書評里沒做到情緒鎮定而抱歉(都警示過不靠譜了⋯⋯唉,抱歉還這麼嘴硬),可我不會為內容道歉,因為寫書評嘛,再不靠譜也要我手寫我心,不取悅。 可是中篇,尤其是下篇,絕對有很多看點,彩蛋,第一手八卦和花絮!!!會令人心悅!要看在底下拍五下手,打錢,或者購買本書的Writing NFT!
畫外音:
為什麼這位作者一改其疏離自閉風格,在馬特市首次如此瘋魔,寫了半篇泥石流書評,又操守全無地硬核逼捐?收到的錢會去哪裡呢?「顏如玉」端坐「黃金屋」的吸引力難道就真這麼大嗎?大叔美豔如此,上篇又泥石流情緒如此強烈,作者之後的寫文真的可以鎮靜自持,見色不亂,見義不勇嗎?各位,精彩答案藏在後文,咱們中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