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女匿名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最后一代”会过得怎样

女匿名者
·
奋斗的人内心怀疑奋斗,躺平的人身体无法躺平,这才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在这种环境中,对绝大多数没有余力考虑婚育的年轻人而言,“最后一代”既不是个人选择,也不是政治行动,而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像爱伦坡笔下的海上大漩涡一样横亘在大多数人的未来。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

去年5月11日上海封城期间,一位拒绝被带走隔离的青年市民面对警察发出的“处罚以后(留案底)影响你们三代”的威胁,如此回答。这句表达了无数中国年轻人心声的朴素话语,迅速传遍了简体中文网络世界。

的确,在当下中国,无论是作为反抗极权暴政的政治行动,还是作为消极自保的个人选择,“最后一代”,或者说“拒绝生育”,都成了留下的人唯一具备可操作性的抗争方式。只有这种抗争方式,看起来是党国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的。党国曾经有很多种办法不让人生孩子,现在却好像没有办法能让人生孩子,这无疑是所有政治少数派(即“反贼”)喜闻乐见的事。

然而,鲁迅当年面对觉醒的女大学生,不能不发问“娜拉走后怎样”;我们这个时代的鲁迅显然连成为鲁迅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没人发问:“最后一代”会过得怎样。

这个问题看似既没有答案,也没有人想知道答案。前阵子有句话流行一时,“很多人说的看不到未来,实际是看到了未来。”年轻人之所以决定成为“最后一代”,表面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深层原因则是知道了这个未来一定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样。

以“做题家”自居的年轻人,会发现高文凭换不来高薪酬,高薪酬够不着高房价,而搞定房子,还只是搞定婚姻和下一代养育的第一关;以“躺平族”自居的年轻人,会发现哪怕是躺平,也起码需要一份既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榨干、又不会几年之间就把自己淘汰的工作,或者一个有能力也有意愿长期养活自己的家庭——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极少数情况下是配偶。

显然,做题家再怎么奋斗、内卷,也很难实现“20多岁结婚”“30多岁生孩子”这两个被主流价值观视为人生标配的两个小目标,投入几乎整个青春换来的一纸文凭真的成了一张废纸;躺平族再怎么躺平、摸鱼,也很难回避玩命考公或是玩命加班的宿命,钱少事多环境差的此地,摆不下一张平静的单人床。

奋斗的人内心怀疑奋斗,躺平的人身体无法躺平,这才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在这种环境中,对绝大多数没有余力考虑婚育的年轻人而言,“最后一代”既不是个人选择,也不是政治行动,而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像爱伦坡笔下的海上大漩涡一样横亘在大多数人的未来。

在等待迎接宿命的年轻人之间,婚育这种原本随处可见的平庸选项,反倒成了一种反常状态:“有条件”结婚生孩子的人这样做,给人的观感是在炫富;“没条件”结婚生孩子的人这样做,给人的观感是在犯错。

无论是炫富还是犯错,婚育者的共同之处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在舆论场中抱怨结构性困难的资格,更无法形成推动制度修正哪怕是舆论变化的合力。哪怕对他们有利的社会进步很可能对所有人都有利,也是正在极力提高生育率的党国相对最不可能反对的那一种:产假制度改革、缩减加班时间、消灭职场产育/性别歧视、婴幼儿照料普惠化、户籍教育制度解绑改革、公共场所增设家庭/无性别厕所和无障碍通道……

这不奇怪,因为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关心如何解决婚育中存在的结构性困难了,hard模式的关卡设计已经打消了他们通关的兴趣。他们更希望一步到位,证明“只要不婚不育,生活就能变好/至少不会变得更差”。

说实话,我很难反对这句话。

如果不能出国,我和丈夫必然不会生孩子;要不是为了方便一起出国或以这个举手之劳安抚父母,可能也不会结婚——我们很肯定对方是自己想要长期共同生活的伴侣,是不是登记结婚跟这个认知关系不大。我们至今依然非常确定,假如没有出国又生了孩子,我们的生活质量必将大幅下跌,直到孩子独立前都没有回升的可能。至于孩子独立之后,那时候我们什么状态且不说,党国还会好吗?

然而,我也很难昧着良心赞同这句话。

心理学上,人类有一种错觉是长生不老的错觉。倒不是说有这种错觉的人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死,而是当人还年轻的时候,难免以为除非自己主动放弃现在的生活状态,否则它将永远持续下去。在中国,这种错觉尤其危险。因为人老得很快,35岁以上没当上领导的人就从职场上消失了;环境也变得很快,现在考公是上岸,90年代经商是下海,不管人在海里还是岸上,都很有可能要在风水转到另一头的状态下生活很长时间。

所以大实话是,哪怕你是“最后一代”,只承担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风险,你的生活还是有可能不会变好,而是变得更糟。

婚育不行,不婚不育也不行,只要在中国,就没有出路吗?往好处想,这也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

自从网络时代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令人痴迷的线上生活,人类整体对不得不线下进行的那部分生活是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就连人与人之间的性行为也大大减少了。如果连性欲都不足以勾起我们去接触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兴趣,还有什么欲望能促使我们去建立亲密关系呢?

我刚看完《瞬息全宇宙》的时候看到一条短评,大意是:“哪怕一次也好,我真希望爱不是一切问题的解药”。我很理解这种对爱的怀疑和疲惫,毕竟在很多人的人生经验中,美好的爱寥寥无几,糟糕的爱随处可见。爱这玩意儿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和麻烦好像比安慰和希望要大得多得多,尤其当对象是近在咫尺的人类的时候;而在日新月异的的网络世界,我们似乎可以通过眼前那个有声有色的电子屏幕参与任何一种生活,既不必承担向往的生活在镜头之外的冗余,又能够逃避身边的生活不值得上镜的乏味。

这种生活对我很有诱惑力,大概对任何懒人都有诱惑力。它在我这里只有一个缺点,但却是致命的缺点:它可以让一个人快乐地过很长时间,同时逐渐让ta失去感觉快乐的能力;它可以让一个人很长时间放弃思考,但当ta忍不住思考的时候,会很难找到活着的理由。

人类仍然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以长时间不面对面接触其他人会情绪低落,长时间不晒太阳、缺乏户外运动会情绪低落,长时间没有亲密关系会情绪低落,长时间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正面价值更会情绪低落。如果说新冠大流行之前还有人坚信“只要能上网,坐牢都不怕”,经历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lockdown之后,想必有无数人体会到了只有上网不受影响的生活有多使人抑郁。这个时代看似有很多不需要跟人产生连接也能令人快乐的精神产品,但是很遗憾,人类进化到现在,身体和大脑还适应不了只有这一种快乐的生活。

健康的精神生活至少有三个支柱:好的工作、志趣和亲密关系。反过来说,坏的工作、成瘾问题和坏的亲密关系也是摧毁精神健康的利器。假如生活中缺少一个支柱,另外两个的担子就会更重;假如缺少两个,则此人或许能在仅剩的一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功,或许彻底精神崩溃——当然也可能两者都会发生。

在今天的中国做追求质量的人生打算是件困难的事,这对任何人都不例外;在“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建议”年轻人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显得非常傲慢甚至残忍。然而,有一天算一天,拥有三个支柱的人生是幸福的,就算哪天没了,回想起来都是幸福的。

所以,对“最后一代”,我唯一的寄语就是不要轻易“孤身一人”。“孩子就是他的软肋”事件之后,大家都知道了最爱的人就是你的软肋。可是上一个关于软肋的名句是知乎上的一句话回答:“(爱一个人的感觉)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爱会让你变弱,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变强。

如果能爱恋人,就去爱恋人;如果能爱朋友,就去爱朋友;如果爱不了人,那就爱宠物;哪怕爱一个爱好,爱一种工作。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有能力去爱的人精神上更健康;有能力长期与人相爱的人在精神上更是令人羡慕的强健。当然,心理学意义上我们人人都有病,但就像身体的健康一样,人的精神越远离健康状态,感觉就越糟糕。

爱可能不是一切问题的解药,可是对具体的人与具体的人之间的问题,很难找到比它更好的解药。请相信全世界创意工作者,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的热情和专业性有多高,他们开发“爱是最后的救赎”以外的新套路的热情和专业性就有多高。可是我们消费者愿意买账吗?不相信爱的人大多想看的是“已经没救了,连爱都救不了”,而不是“肯定有比爱更好的办法”。

人这种生物啊,哪怕只是还相信自己可能去爱,都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要爱具体的人,而非爱抽象的人。”因为爱具体的人能得到的东西,永远不可能通过爱抽象的人或主义得到。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