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不小王子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還未開始的育兒經-談性不慌

不小王子
·
·

最近在討論未來兒子會不會變成像我這樣的偽.大男人時,愣了一下,愣了一下不是因為想著要怎麼對兒子言傳身教,教養成一個在外面是響噹噹的大硬漢,在家時是溫順乖巧的小可愛,而是這樣的性別觀念該溝通什麼?又該怎麼去溝通?

但想了想這好像又不該是問題,因為最終做選擇的是孩子本身,而作為父母,或許應該做的就是引導,並且跟他說清楚什麼是真實,像是我是從哪裡來、該怎麼追女(男)朋友、電視裡親吻的涵義等等,也在他們身體發育成熟的時候,解釋性器官的變化與反應,還有他會發生什麼相應的生理渴望,當然了,也要趁早跟孩子聊聊怎麼樣看待成人影片,雖然那個畫面自己現在也還是有些難以想像。

"性教育"這個問題很難,很難是因為還有文化背景的原因,男孩和女孩接受性教育的理念截然不同。女孩的性教育有可能會讓女孩消極地對待性,或者讓她們對性產生抗拒心理;男孩的性教育,則有可能會讓男孩養成對性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同時還讓他們過於在意自己的欲望。

人們也經常將"性"理解為"性關系",所以教育的內容大都停留在教導女孩防範性暴力和教導男孩不要"闖禍"。於是,當男孩剛開始長大,他們對於自己的性和對方的性的瞭解片段而且失真,甚至有可能掌握了扭曲的性觀念。

這次是看到《不驚不慌笑對兒子的性教育》《不畏不縮直面女兒的性教育》這兩本小書,對性教育的溝通有了很多啟發,作者孫京伊是位韓國媽媽,擁有20多年的性教育講師經驗,同時還是韓國關系教育研究院的院長,他的孩子就是手把手這樣教導過來的。

兩本書小書篇幅都不多,讀起來很輕鬆,這本書有趣的不只是裡面如何跟孩子溝通,更重要的是它分享很多跟孩子溝通的心法,說著該怎麼布局讓孩子接受父母的建議。

還未開始的育兒經-談性不慌(不小王子)

對話要從孩子出生時開始進行

父母們都很重視孩子的胎教和嬰兒教育,放什麼樣的音樂、念書講故事以及益智啟蒙玩具準備等等都有考究。但提到性教育,卻又普遍覺得"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再開始吧",現在連話都還聽不懂怎麼教。

但孩子小時候恰恰是性教育的啟蒙期,通過家庭生活中與家人們的對話,以"關係教育"為前提,持續、一貫的交流而形成。父母在這個時候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影響最大,因為性教育不只局限于性,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身體的方式和態度,都是性教育的範圍。像是看到孩子尿布濕了,就說:"孩子你尿尿了嗎?"然後在給孩子更換尿布時,對孩子說:"濕濕的,很難受吧。馬上給你換上乾爽的尿不濕哦。"

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父母不停地重複這一過程,孩子就會萌生對自己身體的意識和自己的身體屬於自己的想法。

培養孩子身體的自主決定權

讓"孩子養成對身體的自主決定權"是性教育的重點,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其他人不能隨意觸碰自己的身體。就算是親戚長輩、父母的朋友看到孩子很可愛,想對孩子做出一些親密的舉動,也都需要先經過孩子的同意才行。

不要忽視這種對孩子感受和判斷的影響,並非所有與父母關係親近的大人都能給孩子帶來親切感,陌生人的不熟悉感、身上的煙味、鬍渣都有可能讓孩子不舒服。所以在親孩子之前,先要得到孩子的同意,像是說"我的好孩子從來不挑食。老爸真的是愛死你了。可以親你一下嗎?"

跟孩子解釋時別過猶不及

雖然說孩子的性教育要趁早開始,但如果不考慮孩子所處的成長階段,只根據自己的想像給孩子灌輸太多東西,那就會變成揠苗助長了。要根據與孩子的對話內容判斷,進行不同階段的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當孩子向父母詢問與性相關的問題時,父母在做出回應。

乒乓球對話,就像打乒乓球時,球在兩名選手之間不斷重複來回的過程,而乒乓球對話指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斷提問和回答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父母不一味地詢問,孩子也不一味地回答,而是彼此你來我往、相互進行提問和回答。

有時孩子會問:“媽媽,寶寶是怎麼出來的?”這樣的問題,不要太刻意去解釋,先瞭解孩子對性的認知程度和好奇程度,再根據孩子實際理解程度來跟他說。

像是如何對孩子解釋寶寶是怎麼出來的,可以用積木玩具來當例子,說兩個積木中,凸出來的是男性,凹進去的是女性。當他們相遇後,相遇的地點裡就會形成寶寶,而寶寶會在十個月後誕生在世上。如果孩子追問,可以進一步講到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過程,不然就可以停了。

但只告訴孩子,精子和卵子相遇就會誕生寶寶,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女性和男性發生性關係,並不一定就會懷孕。因避孕行為無法懷孕的情況更多,所以父母同樣需要傳授孩子避孕的知識,告訴孩子如果男性和女性沒有懷孕的計畫,有辦法可以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要好好保護好彼此喔。

當朋友坦誠地多聊天吧

世上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父母,更不要試圖成為這樣的父母。只有父母承認自己也不夠完美,孩子才會放心地接近父母,主動道出自己的過錯或心中的煩惱。

說了這麼多想法,也推薦大家去找書來看看作法,裡面的問題也可以想想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回答孩子。最後分享一下父母怎麼踏出溝通的那一步。性教育其實非常簡單(?),沒必要感到彆扭和難為情,只需跟孩子聊一聊"日常"。可以聊孩子身體上的變化,可以聊孩子與朋友們玩耍的內容,也可以聊孩子在學校裡的所見所聞,就算每天只有五分鐘,父母也都該堅持與自己的子女們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

不過,讓孩子們感到有壓力的成績問題最好排除在外,這種問題很容易無話可說或變成孩子被檢討,另外也該聊聊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非常好奇父母的事情,只不過不會輕易表露出來而已。

與孩子的交流也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你一個小屁孩懂什麼?聽爸爸的就沒錯!",因為家長也有可能犯錯,理論上是經常也在犯錯,這樣的互動很容易傷害孩子的積極性,覺得父母沒有資格說他,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開始無視父母的意見了。

當父母被無視了,孩子的教育也就失去控制了,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媒體、同儕、學校等途徑,容易接觸危險、扭曲的性知識,當孩子又有了主見時,再跟孩子討論性知識反而會讓他們更加疏遠自己。

孩子的父母其實都想跟孩子多進行交流,但想要讓孩子主動開口,父母就得先放下自己的威嚴。父母沒必要只講一些好的事情,可以跟孩子講述自己今天遇到的困難,引起孩子的注意與同理心,慢慢的孩子放鬆了,才會跟父母講述自己的煩惱。

如果孩子真的能向父母打開心房,願意與父母進行交流,那他會很自然地提及與性相關的話題,所以說,如果孩子從來都不對父母聊這些,那父母就得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了(?)。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