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瑞丰达跑路 镰刀永远都在千万别当“刀下鬼”

纪念被删掉的稿子
·
·
IPFS
自己的钱自己保管

“尽管瑞丰达的调查结果未出,但是从多个迹象推测不难看出,瑞丰达旗下产品表面上并没有违反契约,却利用新三板企业缺乏流动性、托管估值表无法真实反映虚高估值等漏洞,进行的一场有预谋的高明诈骗。”有机构人士表示。

要我说,战败的人总要把对手捧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以显示出自己的战败没有那么的尴尬。这次一堆人都被瑞丰达给耍了,人家跑路到英国,投资人血本无归,为了掩饰尴尬,就说对方的招数很高明。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万事万物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新来过。瑞丰达这个套路,我之前应该就写过稿子揭露过了,只不过之前的那些私募基金是炒美股。

美股也有很多小盘股呀,私募基金募集资金了以后,就说“我们着眼全球,帮助客户打理全球资产”,要是你信了他们的鬼话,把钱交给他们,完蛋,他们就要把你的钱洗成他们的钱了。

投资美股有几个好处,第一,资产在海外,不太好查;第二,搞点全英文的文件过来,投资人也不一定能看得懂;第三,一步到位,省去国内向国外进行资产转移这一步了。

方法如下:

1、找个流动性差的小盘股,市值不高,自己能当庄的那种;

2、注入资金,把价格拉起来;

3、跟投资人吹牛,我们投资美股获得了多少多少倍的回报;

4、庄家要出货,就拿这个私募基金里面投资人的钱去接盘,最后就是庄家大赚特赚,落袋为安,然后股价下跌,投资人的钱锁死在里面,拿不出来;

5、因为炒美股,资金就在境外,再找几个境外途径周转一下,这些洗出来的钱,就到庄家的海外账户上了;

6、诚恳的向投资人道歉,所有投资都有风险的,您的钱因为股价下跌,遭受了损失,您可以继续等待股价回暖,届时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套;

7、遥遥无期的等待,毕竟小盘股,一旦被套住了,没有后续资金来“击鼓传花”,就一直套到地老天荒,投资人如果愿意,那就割肉止损。

你看,这个方法还更好一些,不是我的锅,都是市场的锅,都是股价下跌的锅,但是市场有风险,您买了股票,就有赔的可能,这样,不仅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还能开始下一轮圈钱。

而这个瑞丰达的李敏与孙伟干的不是一回事么!

1、新三板股票没有多少流动性,股价低,方便操控,自己当庄;

2、注入资金,拉升价格;

3、跟投资人吹牛,我们的产品收益率有辣么辣么高,投资人很高兴;

4、庄家准备出货,用私募基金募集到的投资人的钱接盘;

5、洗出来的钱通过渠道转移出境,从境内银行账户转移到境外银行账户;

6、准备移民,跑路英国。

我看讨论热度很高的,托管资金被转走的问题,其实媒体也回答了操作手法。21世纪经济报道就撰文表示,瑞丰达可能存在“高位接盘”股票来转移资金的行为,并且托管结构和制度存在漏洞。

由于新三板的流动性欠佳,很多股票常年无人问津,如果对手方低买高卖,通过私募基金去接盘,等于是两家私募通过产品交易进行资产转移。

在瑞丰达重仓的公司中,一家叫江苏瑞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产品持仓与其高度重合。例如,瑞丰达某私募产品投资了“瑞竹嘉安二号”和“泽恒中茵1号”,另一份泽恒基金的产品估值表显示,“泽恒中茵1号”又返投回了瑞竹和瑞丰达。

说人话就是,我是做私募的,你也是做私募的,我俩做对手方,你搞个产品出来,投资人就是我,你要募集500万,我给你,资金也进托管账户,你把股价拉高,然后我这边投资人的钱就去高位接盘,你那边获利退出,产品到期了连本带息就返还给我,你的分成部分,我通过其他渠道返还给你。当然如果想把这部分分润也给省下的话,那就自己做自己的交易对手方就可以了。

不过这都是事后诸葛亮了,现在出事了,开始监管了,媒体报道,业内人士指出,瑞丰达事件一经曝出,监管迅速出手,短短不到几天时间内,经侦介入、证监会立案、十余家涉事新三板企业停牌核查,再到协会加强产品备案管理,体现了当下从严从重的监管主基调。

损害已经发生了,开始事后监管,但是投资人已经亏掉的钱,那是拿不回来了,除非投资人有办法去英国,把这两个货抓住,然后想办法遣送回来,那还有可能。

也有人要说了,那还不是因为私募基金注册门槛低,所以导致太混乱了,乱象频发。是,公募基金注册门槛高,乱象也频发呀。没有说注册门槛低或者高影响了基金经理“偷吃”呀。就说公募基金老鼠仓还见的少么?

最近的知名人物,4月15日因沦为行贿受贿案被告引发讨论后,诺安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因涉行贿、受贿案被公诉。

还有叶飞的“自爆式举报”,2021年,私募大V叶飞公开举报中源家居“坐庄赖账”,并陆续爆料多家上市公司与资金盘合谋进行“伪市值管理”。两年间,此事引发证券市场轩然大波,涉及“伪市值管理”的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外多位基金经理、“中间人”也被调查和处罚。

都说了,这是融资市场,是找你们要钱的,不是投资市场,更不是让你们赚钱的,非不信,还往里面投钱,非要用一己之力帮助少数人先富,那您真是“大义”。

还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尽管瑞丰达资产“爆雷”是个别事件,但私募基金若想重获投资人信任,需要每一个私募管理人付出努力。未来,在监管层加速推动行业优胜劣汰的背景下,私募管理人应将规范落实到募资、投资、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向阳而生。

这句话也就是个外交辞令,毕竟公开发言说话不能太冲,明面上说的过去就行了,但是拿着真金白银的投资人要是相信了上面这段话,那我真的是要捶胸顿足的说,您活该被骗!

私募基金若想重获投资人信任,是每一个私募管理人付出努力就行了么?核心问题都没点出来,更不可能有效处理私募基金跑路乱象!

这就是一个委托代理问题。

先上定义,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这就是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公司就是典型案例,买了股票的散户成为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但是并不负责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公司有利润了以后,分红给所有股东,股东拥有投票权等各种权利。

私募基金也是一样,投资人拥有投资款项的所有权,但是具体怎么投怎么管理这部分钱的经营权,是私募基金的职业经理人来处理的。

但是两权分离有个问题,很多理论也在研究这一点,就是代理问题,代理人也就是经理人也要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代理人接触到的信息最多,就会想办法谋求私利,毕竟企业不是我的,股东亏的,就是我赚的,所以在国企当中,代理人不断要求涨工资、给自己发福利、变相减少劳动时间等等。在私募基金当中,就是代理人想着如何把投资人的钱变成自己的,毕竟投资款不是我的,投资人亏的,就是我赚的。

想要解决两权分离导致的代理人问题,也不是没办法,要求信息的高度透明,充分沟通,从瑞丰达的事情可以看出,在投资人持有产品过程中,瑞丰达及其他“通道私募”均拒绝提供四级估值表,甚至未给投资人开立查询账户。其实这就给广大投资人提了个醒,凡是不能向你披露底层数据、披露操作逻辑,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这些理财产品,一律可以拉黑了,如果你不幸投了这些产品,当发现信息不透明,无法充分沟通的时候,能跑路赶紧跑路,那点三瓜俩枣的收益就不要了,保住本金最重要,如果对方说你的钱拿不出来,趁他们还没跑的时候,赶紧把他们控住,如果等到对方出国了,失联了,再想去挽回,那就太难了。

最后是在当下的环境中,想要做到信息的自由流动、信息的高度透明,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个人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前提条件无法满足,最好的办法是两权融合,也就是既拥有所有权又拥有经营权,说人话就是——钱拿在自己手上,自己经营,别把钱傻乎乎的交给别人。

参考资料:

独家|“第三方”兜底并承诺8%年收益,瑞丰达“跑路”幕后操盘手隐现——第一财经

人去楼空!托管资金被转走——21世纪经济报道

瑞丰达资产“跑路”引发私募行业集体反思——澎湃新闻

跑路再发酵,投向新三板私募备案被退回,13股停牌核查,还要警惕多只“疑似瑞丰达”——财联社

公募请回答:多位基金经理陷“市值管理”争议漩涡,“老鼠仓”为什么这么难管?——界面新闻

15岁考进中科大少年班!昔日“顶流”蔡某某行贿、受贿案最新进展——每日经济新闻

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公募违法违规还有哪些隐蔽角落——第一财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