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論與邏輯和認識論

力王
·
·
IPFS
·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往往都會先建構出對自己有利的想法。

觀念,也就是想法、思想。

人的想法可以不斷的延伸,也可以不斷的改變。

而這些延伸與改變,也直接的影響或決定對於人事物的邏輯與認識。

為何有智慧的生物體會建構自我的觀念、邏輯、認識?

生存需要物資,有了物資,心中又產生了更多的理想與欲望。

為了達成目標,在心中便有了方向與目的。

所以對人事物定出了意義。是非、對錯、好壞、善惡因此而生。

觀念是如何生成的,對人又有何影響呢?

觀念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在固有的觀念上延伸或改變。

從觀察人事物的相互關係,事件的發生與結果,然後經由自我的思考與判斷而產生新的觀念。

所以新觀念的產生也受到個人已存在的舊觀念影響著。

當然也可能發現新舊觀念之間存在矛盾與錯誤,這時就會產生困惑。

觀念也可以從外界直接給予的訊息中,接受產生。

比如書本上的知識,或是別人的知識觀念傳授。

觀念也影響一個人的邏輯思考、認識判斷。

這怎麼說呢?

不管是邏輯或認識,都是由觀念的積累而形成。

所以同樣邏輯與認識,也可以不斷的延伸或改變。

邏輯有何作用呢?

邏輯是一種推導、預判。對於環境中面臨的人事物所發生的事件,作一種預先的判斷。

因此可以事先知道該如何行動,可以讓事情的發展照著所預期的一樣。

當然,若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那就得從中找出問題,而改變某些觀念。

認識是什麼呢?

認識是對某個或某些人、事、物的了解,或是說接受訊息。

認識一件事物,可以從無開始生有。也可以在固有的認識上更進一步的延伸或是改變,

而產生新的認識。

我們是如何認識事物的呢?

首先一定要有可接收訊息的感官。

視、聽、嗅、味、觸,這些感官接收到了事物所展現傳達的訊息,

然後這些訊息會經由心智的解讀而產生意義或感覺。

心智以經驗知識與邏輯思考的積累為基礎,

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進行解讀。

所以當一個人的經驗知識、邏輯思考不同於別人時,對於訊息的解讀,

也會有不同的感覺與看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