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UNIVERCITY] 先從最近混亂的工作狀態談起
過去幾個星期非常忙碌,幾次想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丟上來草船借箭,卻還是會有一些猶豫啊。不過剛剛 @潔平 說這裡不少人也是抱著專案過日子,那我就斗膽地胡亂談談。談什麼呢?談我現在的工作。
我是個大學教師,但我時常不在校園裡。這不是說我不熱愛我的工作,恰恰相反,正因為我太熱愛我的工作,所以除了上課、備課、研究外,每週有好幾天我都像個業務員,在外頭跑來跑去地拜訪社區組織、新創團隊、市府局處,討論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合作計畫。這樣的工作方式,從未出現在我對大學教師工作的想像中,但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常態。簡單的說,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在大學既有的系所架構下,執行一個以「都市問題,社會實踐」為核心的跨領域的課程計畫,我們要將都市所面對的真實問題(例如交通、食物、能源、災難),先是轉化成為一個大學內部的跨領域課程,然後在課程中引導同學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接著在與社區組織或倡議團體合作實習的過程中修改提案,如果案子有幸通過參與式預算或市府D-Team編列預算就會進入專案執行階段。最後,也最重要的,是以這一個過程的經驗協助台大老師修改跨域課程的設計,並且協助市府內部成立一個專責部門(我們稱之為D-Team)來推動地方政府與大學課程、社區組織的合作。
這種大學與都市政府、社區組織的合作模式,每個城市都會有不同的模式(初步整理可以參考「對於UniversityXCity的幾點整理」) ,但在大架構下,每天都需要除蟲的是課程執行細節。這包括:如何理解不同行動者的思考方式與核心利益?如何讓相關行動者覺得不是多個問題,而是在解決問題?如何協調大學、社區、局處彼此不同需求與工作節奏?如何讓建立一個協調不同相關行動者的合作機制?如何讓訊息在網絡中流動、讓案子能持續前進?如何不要壓垮同一群人?
所以,在課程執行過程中,我們需要設計很多「邊界物件」(boundary objects),讓不同社群可以依據其在地脈絡彈性解釋物件,以方便不同社群間的合作,並且使得彼此可以學習不同的專業觀點及其意義的差異,且能理解物件背後的意涵,並轉譯不同行動者的知識,讓合作成為可能(執行過程可以參考「如何設計一個沒有邊界的課程?」)。 以我自己開設的「設計與社會」這門課為例,設計不只是一個被社會學課程研究的對象,設計更是讓社會學課程成為可能的方法。因為在這門課小到N次貼、海報、明信片,大到成果展、檢討會,甚至穿插其中的trello、quip,都是設計用來讓學生體會設計,進而理解社會的「物件」。
這一年多走下來,總算是有些初步成果。但也要開始面對更多挑戰。
比方說,有許多設計師朋友會好奇這樣的課程能不能幫助他們對於產品趨勢有更深研究?他們又可以怎麼從初期規劃就參與其中?又好像,有市府朋友會來談課程設計與他們正在進行的專案之間可以透過資源盤點、協調節奏,可以延續同學期末專案的執行能量?
不過,最重要,也最困難的,是如何在反省目前大學與地方政府、社區組織的合作模式後,重新建立一套解決都市問題的機制,建立一個能讓社區、大學、地方政府、新創公司等不同行動者能共時進行的、多方媒合的平台。藉著網路時代鬆散但彈性的弱連結特性,讓複雜的社區議題、教學方式、實踐策略能分解成各自獨立但有關聯的「元件」,然後整合資訊系統架構能力與社區設計經驗知識建立資料庫平台,最後讓使用者依其需求可彈性組合進而建立合作關係。
這就是我目前的專案人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