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閱讀筆耕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筆耕|沒有電子產品的一天

閱讀筆耕
·
·

界定

寫在前頭,想先界定一下命題。我所設想的消費電子產品,大致上涵蓋於娛樂、通訊及文書用途,或許還帶點「電子成癮」的現象;所以電燈、電扇、冰箱、冷氣⋯⋯等「民生必須」被我排除在外,否則大熱天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旅行

十年前的一趟歐洲之旅,那時沒有辦上網sim卡,手機拍照的畫質也不若今日(都持單眼拍),手機在白天只剩下「懷錶」的用途,是記憶中稍微貼近沒有電子產品的時光。

旅途中,某個休息站,

不能隨時隨地上網,有不方便的地方,但相對地,暫時斷開「社群媒體」的攪和,使我更充分地投入、享受當下的體驗,這個體驗的純度是很高的;如今,有太多所謂的「打卡式旅遊」「打卡式聚餐」,混入了名為「虛榮心」的雜質,這趟遊憩的目的,不在於你去過哪裡,而在於「人們看到」你去過哪裡。

捷克,櫛比鱗次的招牌,在街區上
捷克,市區公車的「鐵軌」

奪回主導權,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談到體驗,想到《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一書,有討論到社群成癮的現象,在「離線出門去(Outside & Offline)」的章節裡,提出了一些方法,協助我們避開今日科技陷阱。我覺得比較容易施行的一招是「向通知說不」,意即關掉推播,避免注意力被三不五時冒出來的推播打斷,當手邊事務處理到一個段落的時候,此時可能想放鬆一下,由我們奪回掌控權,主動想查看某些app的時候才去開啟,而不是被動地持續受到雜訊干擾。

類似的做法,在《原子習慣》則更激進一些,它建議我們不妨把app刪掉,增加執行上的門檻「讓事情變得困難」。我身邊就有一位軟體工程師友人,他的手機上沒有安裝臉書app,取而代之的是,每當他想瀏覽社群時,改從瀏覽器的臉書網頁版登入帳密。多了幾道手續,這樣的「麻煩事」,協助我們的注意力從「麻煩事」中解放出來。

捷克,庫倫諾夫小鎮一隅

但我這位朋友可沒想這麼多,我曾詢問他這麼做原因,他的理由是:

「噢!這樣子手機比較省電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