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 人物誌 @Bao|晨型人遠端工作者,從海量新聞中掏金

閱讀筆耕
·
·
IPFS
·
第一層篩選是「力求屏除個人主觀偏好」,就靠這些演算法工具⋯⋯第二層篩選是「價格為先,價值為後」。
晨型人遠端工作者,從海量新聞中掏金

這次 Matters【創作者經濟 IMO】頻道邀請的馬特市市民 @爆玩鏈遊——簡稱 Bao(爆),本身除了經營同名 YouTube 頻道「爆玩鏈遊」,也是早報「鏈習生幣圈新聞」的主筆。

以下是主持人 @閱讀筆耕 兼紀錄員的文字速記,讓我們重溫一下是次語音活動的精華。


■ 開場自我介紹

若只能用上三個標籤,住持人想使用 #區塊鏈遊戲YTr、#鏈習生日報主筆、#晨型人、#遠端工作者、#護理系 等幾個關鍵字來標記 Bao。


■ Bao 的心路歷程訪談

1.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寫作?

如果學校作文課和「撰寫 YouTube 影片稿」不算的話,正式開始接觸寫作的資歷大約是 1.5 年,和許多 Matters 耕耘已久的前輩相比,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閱讀筆耕 🙋 回應: 寫影片搞不算是寫作嗎?

當時主要是幫忙一位動漫 YouTuber 搜集影片稿的素材,欠缺把這些材料用邏輯脈絡「組織」起來的磨練,不敢稱之為寫作(創作)。

2. 所以是轉行?想知道你是怎樣準備的?by @觀察者 Denken

覺得很大一部分是靠運氣!

此前在學校的護理工作有蠻多「餘裕時間」可以思考未來想做什麼,接觸到「Yale Chen」頻道上的影片,對於斜槓經營、遠端工作、被動收入等議題非常憧憬。於是就大量投遞各種工作機會⋯⋯。

@閱讀筆耕 🙋 回應:我看到你抱持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不對自己設限⋯⋯最攸關的應該是那份協助動漫 YouTuber 寫稿的兼職,這剛好成為你的下一份工作的墊腳石(編按:鏈習生創辦人也是 YouTuber 起家),你為你自己埋下了觸發好運的契機!


3. 關於「鏈習生幣圈新聞」,和其他競品比起來有何特色?

第一,07:30 最早發刊。

與其他競品時間錯開,例如「吳說區塊鏈」是晚報形式,而「幣安新聞」則是上午 10 點左右發布。

第二,每則新聞的「濃淡力道」有別。

會針對前 3 則焦點新聞給予較強的著墨,也就是「除了新聞事件本身,你還需要知道什麼內容」的做法,例如搭配推特上大 V 用戶的觀點;第 4~6 則新聞僅給予勾勒,三行以內描述完成。

@閱讀筆耕 🙋 回應:我發現每日「推特大 V 觀點」這一區蠻靈活的,有時候可以搭配當天焦點新聞做響應,有時候也可以獨立自成一格,收錄和當天新聞沒直接關聯的發言,例如投資策略、態度養成之類的。

第三,近期「爆擊機會」蒐集(空投、Free Mint⋯⋯)。


4. 哇嗚!07:30 發刊,可以請問你幾點起床,以及相關前置作業嗎?

每天 05:00 起床,起床後會做一些「好像不是那麼勵志」的提振精神撇步:

  • 早操(失敗收場)

  • 馬上先檢查一下手機(編按:藍光會破壞睡眠,對大腦是最直接的刺激)。

  • 使用電腦升降台「站著」寫稿。

  • 無糖飲食,像是嚼無糖口香糖(編按:吃太多醣類,食物分解出的葡萄糖越多、血糖值就越高,高血糖會讓人感到昏昏欲睡)。


5. 幣圈新聞海量多,你是如何篩選這些資訊,決定「出菜」次序?

第一層篩選是「挑選新聞時力求屏除個人主觀偏好」。借助平台的演算法功能,捕捉市場上多數人在意的消息,是比較客觀的:

  • PANews、Followin 反映「華人用戶」關注的熱門消息。

  • Sanbase 反映「英文用戶」關注的熱門消息。

  • 推特的 #hashtag(需要訓練演算法一段時間)。

第二層篩選是「價格為先,價值為後」。我們想像開啟這份刊物的主要受眾是一群關心「加密貨幣買賣掙錢」的用戶,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與幣價相關的新聞(例如近期比特幣站上 3 萬美元大關)應該是他們最在意的,所以給予 T1 的位階。

至於 T2、T3 同樣是焦點新聞,我們收錄的是「對整個加密貨幣產業」有重大影響的消息。


6. 熱愛「區塊鏈遊戲」賽道的原因?對這個產業的看法

原先就很喜歡玩傳統遊戲大廠的遊戲;除了玩遊戲,也喜歡觀察這些巨頭做了哪些舉措,分析他們的這麼做的原因——進入幣圈後,很自然地就率先被「區塊鏈遊戲」所吸引。

個人淺見,這個賽道會繼續發展,不過 N 年後當「無縫落地應用」植入這些遊戲裡面,多數人在玩一款遊戲時,可能就不會特別在意(甚至感受不到)一款遊戲是所謂的「區塊鏈遊戲」了。

Game 與開發 Game 的技術長存,但 Fi(Finance)的部分——代幣與金融——會不會延續,個人持中立保留態度。


7. 分享一下「在家工作」的自我時間管理?

曾經探索各種「自律」的方法,例如冥想、番茄鐘、排的很緊密的時間表⋯⋯但都失敗了,導致心裡有些沮喪⋯⋯某天突然想通了,不如大方承認自己的分心,自己做不到「自律」這件事,該休憩的時候就放寬心充分回血。

小技巧一:關於環境空間的打造,一個讓你可以切換 On/Off 模式的場域,覺得至關重要(稍後 Bao 還會聊到他投資了哪些硬體在他的「辦公室」)。

小技巧二:把工作拆成比較小的單位元,例如一篇 2000 字以上的文章拆成幾個小 part 來執行,而且為每個 part 制定具體的工作時數。

@閱讀筆耕 🙋 回應:對於「具體工作時數」心有戚戚焉,此前我常常會在內心告訴自己說「今天」要完成某個長文,可能是因為這個「今天」太飄渺了,很容易變成拖延症(先看完幾集 Netflix 再說,反正我「今天」睡前會搞定這篇文章)⋯⋯。

發現訂下「具體工作時數」是很有用處的,限定只有幾個小時可以推進這篇文章,超時就強迫收工了,這種感覺就好像考試有時間限制,和時間賽跑下,短時聚焦自己的專注力。


■ 同場加映:在家工作有四寶,Bao 的「辦公室」硬體設備投資不手軟

  1. 升降桌:讓自己切換成「站姿」寫稿,也活絡血液循環。

  2. 電腦支架:確保視線和電腦螢幕「平行」。

  3. 曲面螢幕:收頸部左右擺動、眼球左右運動之效。

  4. 人體工學椅:坐姿要有「骨盆站在椅墊上」的感覺,避免駝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IMO 📣 週報 #77|簡報 Show and Tell: 4 種故事架構搞定簡報

《簡報 Show and Tell》所有簡報都可以用「這 4 種」故事架構來做

IMO 人物誌|加密貨幣「錢包」是什麼?有何分類?理論與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