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從『目的性準備』改為『隨時準備』」—《成為自由人》李惠貞
你對自由有什麼想像?
是人人稱羨的財富自由還是工作自由?
但是細問自己,是不是把自由和「輕鬆」劃上了等號,工作自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嗎?
《成為自由人》是李惠貞透過自身的工作、生活、旅行經驗來詮釋何為自由。在前言中便開宗明義地說出:「成為自己的第一步是自由,而自由的基礎來自於內在的探索。人生中每一次挑戰、磨難,都是一個向上的台階,給我們機會,去看得更寬廣、更深遠。」同時,自由也意味著我們有選擇權,比如可以選擇看待事情的角度、應對困難的方式,但是很多時候放棄選擇、逃避問題,其實比有選擇來得容易許多。
大學期間某一份打工,因為一些誤會和老闆產生摩擦,卻過於害怕不敢面對,直接離職逃避問題。多年後,一直都讓我深感愧疚,第一沒有解決問題,至今我仍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第二放棄成長的機會,失去學習新的技能及應對進退的能力。甚至若對方有意在事件上作文章,那麼躲避的我也沒有任何話語權能解釋,是我自己放棄了選擇權。
如果自由等於「輕鬆」,當工作遇到難關時,以草率、敷衍的態度了事,最後可能都在收拾輕鬆帶來的結果。書中提到自由是有條件的,自由的另一個面向就是責任與紀律。如果想要老闆給你足夠的發揮空間,那麼就要付出相對的責任,給予對方足夠的信任感;如果想要財富自由,就要懂得理財,有紀律的管理自己的金錢。「自由」讓人看似輕鬆的背後,是必須要透過努力來達成。
「在期限內把事情完成,不接超過負荷的工作,不犧牲餘裕、也不降低品質標準,無論如何都要保留足夠的充電時間,讓成長的養份餵養自由。如此,這份『自由工作』才能真正體現自由的價值。悠閒凝視上帝窗口的人,並不是無事可做,而是一切都妥善安排之後的氣定神閒。餘裕絕對是善加計畫下的產物。讓優雅相伴自由而來。」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讓我們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那《成為自由人》很適合作為延伸閱讀,因為這是作者實踐多年的生活態度。不僅有她在出版業二十多年的業界經驗,更有她從資深前輩身上學到的工作精神。當工作陷入茫然之時,書中的話語讓我思考:「每個人都可以想想看,在自己的崗位上,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工作更有趣、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能夠主動提供什麼改善,讓老闆更信任你、或讓自己更有動力起床面對每一天?不要被動地等待世界忽然變得美好,不如起而行為你想要的生活建立新的選項。」
這段話仍讓我想到曾分享過的同事A,即便是單調的行政工作,她總能在其中帶入新巧思,讓事情變得有趣。如作者所說,不去期待世界突然變得美好,關鍵在於自己本身,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就花時間、花精神去實踐。記得以前看《歡樂頌》時,曾羨慕安迪完成工作就能休假兩個月,從表層來說那樣的自由著實令人羨慕,回過頭來想,那是因為她花了許多努力替公司創造價值,所以她才能如此「自由」。
也不用覺得那樣的日子會非常遙遠,書腰上寫著:「任何時刻,都是一個改變的時刻;任何時刻,都可以重新開始;任何時刻,為自己創造新的選項。」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真實的去行動,就有可能「成為自由人」。
「我認為,我們應該從『目的性準備』改為『隨時準備』,不是為特定工作準備,而是為成為自己準備。」
推薦給對工作、對生活迷惘的書友們。
博客來連結:《成為自由人》 如果喜歡這本書,歡迎使用此連結購買,Krachreading會獲得微薄的回饋金,也能給我鼓勵喔♡♡
書籍資訊|
書名:成為自由人
作者:李惠貞
出版社:維摩舍出版
更多 Krachreading▸ https://www.instagram.com/krachreadin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