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oviesexual.club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愛很自私》- 男同志電影的愛與創傷

moviesexual.club
·
·

以男性之間的愛作為電影主軸,很多時候會將之視為 BL(Boy's Love)。但對於筆者而言,BL與同志電影似乎仍有一點距離。前者嘗試營造兩位主角之間的粉紅泡泡,後者則會認真地討論更多關於男同志身份與不同生活層面的角力。《愛很自私》這部電影,雖然兩位男主角的外表都非常吸引,卻仍是一部認真的同志電影。

電影是導演松永大司的首部劇情長片,用上紀錄片形式拍攝,故有些鏡頭會不明所以地失焦,或拍着主體以外的事物,非常有趣。故事講述男主角浩輔(鈴木亮平飾)從小就因為性別氣質與主流有別而被排擠,並躲進衣櫃之中(in the closet, 指不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成年後離開家鄉,到東京工作並認識到一眾同為男同志的朋友。在事業得意之時認識並愛上了健身教練龍太(宮澤冰魚飾)。二人相愛後故事就此展開。

就筆者而言,電影最大的兩個主題分別為愛與創傷。在性/別小眾角度,這兩點彷彿就是我們與直人最大的分歧。直人世界看似理所當然的愛的模式,原來放在性/別小眾身上未必完全適用。直人們都各有他們的創傷,卻仍然有很大部分只有性/別小眾才會經歷,「他者」角度不會理解的死結。下文將會從此兩方面切入,探討電影如何帶出同志獨有視角的愛與創傷。

愛一個人,與你無關

對於愛的部分,電影名字都已直接提到:愛很自私。張愛玲曾經在著作《第一爐香》提到:「我愛你,關你甚麼事?」。對的,愛一個人本身就是從主觀出發的動作;即使你不願接受,卻不能阻止我愛你的心情。但一體兩面,即使你如何地因為愛而付出,對方亦沒有義務接受你的愛。筆者自然地聯想起女同志社群之中,老生常談地常會提起:「直女有毒」。在探索對方對自己的感覺之前,更需要試探對方的性傾向,或是否接受自己的性/別身份。碰巧遇上恐同的對象,更可能需要一生躲在衣櫃之中,無法在對方面前成為原來的自己。

幸運的是,電影中的人物都能剛巧遇上「對的人」。要知道,你愛人的方式能同時讓對方感到被愛並不必然。電影當中,浩輔以金錢方式表達愛的方式看似扭曲,卻足以令龍太感受到愛,進而選擇改變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於是直到最後,浩輔向龍太媽媽訴說:「我不知道甚麼是愛。」

「你不知道也不要緊,我們感受到就好了。」媽媽的回應就是如此動人。

電影中浩輔與龍太在愛之中互相渴求、互相補足,實為難能可貴。對於性/別小眾而言,愛與被愛的感受之所以重要,源於不少地方(包括筆者身在的香港,以及電影場景的日本)沒有法律制度確立二人關係。選擇不結婚是一回事,但身在此地的同志卻連選擇的權利都被剝奪了。此意味着,同性伴侶的愛不會得到社會地位 (social status),亦失去法律承認的社會身份進入伴侶的原生家庭。正如電影中,浩輔堅持要將每月的生活費交到龍太媽媽手上,大概只是希望繼續維持與愛人的連結,否則他們在法律上只是陌路人。是自私的,卻無可奈何。

活在創傷之中亦無不可

創傷則是電影另一個重要的議題。雖然不少電影或劇集均會以此為命題,但此部作品卻一反常態,不高高在上地教人勇敢面對,而是平實地告訴世人:不是所有創傷都能夠及時處理。面對不能解開的死結,亦唯有繼續好好地生活。像浩輔般一直不能處理童年被同儕排濟及欺凌的狀況,長大後仍害怕回老家面對舊朋友。或像龍太般,趕不及向家人出櫃介紹自己愛的人。電影在主流論述以外提供另一個選項:即使沒有勇氣面對各種陰影,也是沒有問題的,是可以的。

作為性/別小眾,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壓力與創傷本來就比直人更多。根據2023年7月在香港發佈的同 • 一線熱線成效評估,當中研究香港性/別小眾對緊急熱線的需求和求助模式,指出超過一半(52.32%)的受訪性/別小眾曾因其身份而遭受誹謗和嘲笑,更有三成(31.46%)受訪者被家人拒絕,兩成多(28.15%)則被宗教場所拒絕。

面對種種社會壓力,電影溫柔地提醒着,若未準備好去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也無阻你的生命其他珍貴的部分。正如浩輔般,在老家千葉縣因為不被接受的性傾向而令身心傷痕纍纍,成年後就索性出走至風氣較開放的東京工作。閒時與三五同志知己談天說地,彼此相儒以沫。

回望不同地區的社會環境,筆者相信,如避風港一般的性/別小眾社群不也亦一直守候着嗎?即使這些組織或社群能否在陽光下發展,但他們一直都在。當你需要聆聽者的時候,不妨大膽向外隨心而行罷,即使從來不知道路向或終點為何。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