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訓練營」其實是山寨版成人禮
早前有中學生發千字文控訴學校安排參與的領袖訓練營侮辱和虐待學生,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報導:保良局訓練營教練涉向英華學生亮刀)。 究竟為何這些訓練營要仿效軍訓?又為何內容往往涉嫌侮辱和虐待學員?
軍隊及紀律部隊的入伍訓練、大學的迎新營、宗教團體的入教儀式、古代部落和傳統社會的成人禮,其實都是人類學所謂「過渡儀式」(Rite of Passage)。這是個體從一個群體轉到另一個群體的過程,其社會地位、責任、權利亦隨之改變(常常是提升)。「過渡儀式」包含三個階段:
- 分離期
- 轉型期
- 重整期
分離期
個體離開所屬群體,與原來的身份、地位、人際聯繫切割。切割包括實質的,例如入營或入宿訓練學校;也有象徵性的,例如剃頭、換穿制服或OCamp Tee。
轉型期
這是個體脫離了原屬群體,又尚未加入新群體,模糊不明、迷失的階段。為了令準成員作加入新群體準備,在心理上認清自己不再是原來群體的成員、不再享有以往的身份地位,準成員往往要接受各種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磨練,去抹除準成員原有的自我認同,以便植入新群體成員的身份認同(也就是所謂洗腦)。
重整期
這階段常常以一項超出準成員能力範圍的艱難試煉為標誌,例如數十公里長跑、從高崖躍下、獨力獵殺一頭猛獸等等,讓準成員以此證明自己具備加入新群體的能力和決心。成功挑戰的個體會於儀式上,在新群體成員的見證下獲接納成為新成員,其自信心和對新群體的歸屬感皆會大幅提升。但若果挑戰失敗,個體便要帶著不光彩的恥辱退回原屬群體。
相對傳統社會,人人必會經歷數個「過渡儀式」,現代傾向個體主義的社會結構改變,令「過渡儀式」少了很多(例如,任何人達到法定年齡就會自動被判定為成年人。)。有意見認為「過渡儀式」對年青人的成長很有裨益,於是藉模仿軍訓的內容去設計訓練課程,以重建年青人成長過程所欠缺的「過渡儀式」──也就是坊間常見的「領袖訓練營」。
不過這種山寨式「過渡儀式」都存在一個重大盲點。前文提到「過渡儀式」是「個體從一個群體轉到另一個群體的過程,其社會地位、責任、權利亦隨之改變」。但很明顯單單上過「領袖訓練營」是不可能有社會地位、責任、權利的改變,更甚者可能連新群體也沒有。欠缺這些社會元素的冒牌「過渡儀式」,就空餘沒有目的磨練、洗腦和挑戰失敗的恥辱。
你還相信年青人需要這種「領袖訓練」嗎?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cyl-notes.blogspot.com on March 21, 2017.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