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正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寂寞的終點

正宜
·
·
你在死亡面前毫無辯駁的餘地,愛情似乎也無能為力。無論我們所愛的,對我們具有如何核心的價值,死亡還是會毫不留情地奪走,時間也站在牠的那邊。

我用一種奇特的方式讀這本書,我從書的中間開始看,我翻開書時是竺爾和童年玩伴阿爾娃在跳舞,他們都喝了一點酒,然後差一點親吻。我不知道竺爾是誰,也不知道阿爾娃對他的意義,也因此當竺爾失去阿爾娃的時候,我其實不太明瞭他失去了什麼。這些線索隱藏在故事遺落的前半段,但這些遺落的空白使得故事裡的人物更具有神秘感。


有的時候我會這樣去讀一本書,因為我不想要只是讀到書的結尾,然後不得不從出口離開,我會在看見故事的出口時忽然折返,再去讀故事的開頭,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已經走完了人生的大半,卻又回到童年。這個故事不是即將走向結束,而是又回到開始。我用這種方式,讓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可以永遠不結束。


忘了是什麼時候「發明」了這種閱讀的方法,但這似乎滿足了我心裡那個希望故事永遠不結束的願望。當其他人只能看著手中的書頁逐漸消失,我還有為自己保留的部分,可以回到過去。


但這個故事在低迴著的旋律似乎與此相反;這個故事哀傷地在說:我們只能向前,時間永遠不會回頭。


已經逝去的人是否只會被留在過去的時間,離我們越來越遠?就好像被留在河的彼岸,只有我們繼續前行。


如果時間是如此,我們的存在是如此,這令人無比孤獨。


因為我們會不斷地撇下,那些原本在我們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事物,直到我們自己也被時間之流撇下為止。


竺爾在年輕的時候失去了阿娃爾,那個時候他以為自己已經永遠失去她了。斷了音訊的人如同在我們的生命裡已經死亡。但是多年後他們再度重逢,值得慶幸的是,一切並未太遲,他們還有機會相愛,彌補那些遺憾的記憶。竺爾和阿娃爾生下一對雙胞胎,直到這次他真正失去她為止。


你在死亡面前毫無辯駁的餘地,愛情似乎也無能為力。無論我們所愛的,對我們具有如何核心的價值,死亡還是會毫不留情地奪走,時間也站在牠的那邊。


“但如今有些時候,我看著傍晚時分的黯淡光線照進昏暗的走廊,或是樹木在暮色中把陰森的樹影籠罩在風景之上,這時我心中就會忽然一緊。我覺得置身於一顆以驚人的速度在宇宙中運行的行星上是件嚇人的事,而人人終將一死這個令人心慌的新念頭也同樣嚇人。“


這是書裡我覺得最寂寞的一段描述。


如果我們的生命註定如此失去,那麼如此虛弱不堪的「愛」,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除非,死亡並非我們的終點,否則我們只是出生就註定在孤單中死去的物種,沒有什麼能夠拯救我們逃脫這個孤獨的處境。


唯一的那條路,是竺爾有一天仍將與阿爾娃相遇。就像他以為自己生命中曾以為永遠失去的事物:早逝的父母、手足、阿娃爾、他的青春⋯都將重返。


據說幼兒的分離焦慮症來自於不在眼前的事物,就如同死亡了一般,在他以為是永遠失去了。直到他開始明白,早上分別的父母,到了一定的時間會出現,之後才慢慢脫離分離的恐懼。


竺爾出門的父母永遠沒有回來,那句還沒有說的道歉,再也沒有機會說出口。


阿爾娃的姊姊也是,有一天走出家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


生命是如此荒誕的脆弱,無人能承受。竺爾的哥哥姊姊,和竺爾自己都以各自的方式面對生命的不確定性。哥哥的強迫症,姐姐的毒癮⋯⋯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活過?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愛過?


這些問題沒有人知道答案,但至少我們希望自己已經盡力嘗試過了,盡力地逃避或是尋找了那個答案。假裝我們不會死,假裝一切都穩妥地在我們手中。


我在即將讀到書的結局時停下腳步,因為我不想看著這個好不容易進入的世界消失。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宇宙,裡面的月亮星辰都獨一無二,但也都像泡泡一樣脆弱,在闔上書本的那一刻就消失了,彷彿從來不曾存在。


所以我總是在看見故事的出口時停下腳步,然後翻回書的最前面一頁,最純真的一頁,對於即將發生的一無所知,一切仍然具有完全的可能性。


生命是否也能夠這樣像一個迴圈,在走到盡頭時又重新開始呢?這會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故事,在走出出口時,走入另一個入口。那些已經離開的人都會再回來。那消失在過去某一個時刻的身影都會迎面而來,帶著無比燦爛的笑容從未來迎接我們。


寂寞的終點是什麼呢?如果所有的幸福都會有消逝的一天,那麼寂寞的終點就只有死亡吧。只有在我們再也感覺不到任何事物的時候,才會再也感覺不到被剝奪的寂寞。


時光飛逝,沒有什麼真正屬於我們,就連我們自己都不屬於我們。


阿爾娃最喜歡的一首詩,是里爾克寫的:


「死本為大,

我們都屬於它,

大笑的嘴。」


我們自認為活在生命當中,但其實是在一台身不由己的雲霄飛車上,熱鬧地、呼嘯地被死亡的大嘴吞沒。


那句阿爾娃喜歡的詩原文是:「『神』本為大,我們都屬於祂。」而如果沒有神,就只剩下死亡等著我們。


竺爾十幾歲時寫給阿爾娃一封信,這封信從未寄出,也因此她從未讀到。在這封信裡,竺爾青澀地描繪「另一個世界」,那時的他真心的相信,在這個可以感受的世界以外,有另一個看不見,但存在的世界。


「外在的世界就是其他人稱之為『現實』的東西。」雖然稱之為現實,但「在那個世界,死亡在終點等候。」


內在的世界有時對他來說,比周圍的一切都更加真實。當時間消失的時候,只有這個世界還會永遠存在。


我們在回憶裡保存逝去親人的人生,那裡他們仍然存在。回憶似乎是一種近似永恆的東西。但是回憶會褪色,並且零散破碎。如果有一天我們忘記了呢?因為我們的記憶也屬於這個世界逐漸衰退的一部分,不屬於永恆。


死亡使人認清這個世界看似真實卻破碎的本質,但知道生命如此脆弱,似乎也才能使我們意識到生命真正的價值。我們所擁有的這些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永遠存在。回憶雖然不可靠,但是卻是我們重新編織所發生的事的良機。我們如何形塑回憶,也就如何形塑未來。我們用那些為自己說的故事,創造新的動機、新的意義。我們的生命每一天都能夠因著經歷過的一切而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充實。


最重要的是,死亡並不是終點。我們雖無法控制雲霄列車的方向,但知道自己所要去的地方。


「因為萬有都本於他、屬於他、也歸於他。」


生命會走向終點,就連時間也有終點。終點的後面是永恆。在那裡我們翻開書的最後一頁,然後又回到故事的開始。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