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梁右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永恆的追尋──王賡武教授的「家園何處是」與「心安即是家」

梁右典
·
·
精神自由建立在追求知識真理、身份認同則是奠基在尊重多元文化

永恆的追尋──王賡武教授的「家園何處是」與「心安即是家」

一、前言

王賡武教授是2020年漢學獎得主,出生於1930年,在年近九旬之際寫下這部自傳──上半冊稱作「家園何處是」,如同書中封底所說:「回望王賡武充滿不確定性和轉折的少年經歷,這段歲月對他影響至深,成為他治學和人生的底色」。下半冊名為「心安即是家」──「則是從王賡武身份認同的廢墟上展開,繼續述說他輾轉於新加坡、吉隆坡、倫敦、劍橋、坎培拉、香港的探索旅程。王賡武逐漸從滿腔熱血、致力於『建國造史』的年輕知識精英,轉而投向大學校園『尋求更大的自由』」。依據以上所說,可以試圖歸納以下兩點:王賡武教授之精神自由建立在追求知識真理、身份認同則是奠基在尊重多元文化。不僅在當時別有意義,放在現今處境,絲毫也不顯過時,仍有值得效法深思的地方。

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園何處是

王教授的自傳,是他的夫子自道,乃以研究歷史為一生志向;亦即書中所謂:「我大半輩子都在研究歷史,覺得過往十分迷人」(上冊,頁vii)。然而,也對歷史屬乎「過往的學科」提出省思──認為「我們太缺乏人們實際經歷的故事」(上冊,頁viii)。因此,歷史學者書寫自己實際經歷,在大時代背景下,一方面既有史學眼光,一方面又有親身體會。

作者的親身經歷,是一部近代史的縮影。他回憶來臺灣那一年的所見所思:「我從基隆到台北遊覽一日,發現城市秩序井然,一片平靜,後來才知道經過1947年初的殘暴警力鎮壓後,全省現在受到嚴密治安控制,政府正在做準備,大陸一旦失守,台灣島將成為國民黨政府的避離地」(上冊,頁184)。以上現身說法,很能凸顯當時的社會氛圍,並貼近混亂時代下的市井小民處境。

作者觀察與體會父母親的婚姻,也帶給他一些省思:「我思考父母怎麼能如此融洽契合,互愛互敬地一同生活。我因而敞開心胸認同其他可能;並非凡事皆以愛情為起點,愛情在婚後也能繼續滋長」(上冊,頁26)。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發現作者的生命成長,在不斷觀察反思的過程逐漸茁壯起來。基本上,正如他所說:「我開始感到沒有東西能擋在我認識萬物的道路上」(上冊,頁40)。即使是「路漫漫兮而修遠兮」,但仍能「上下而求索」,勇往直前。

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安即是家

雖然作者環境不斷變遷,但是他的生命重心,除了家庭就是大學校園;因此,下冊大多敘述他的家庭生活與治學生涯,隨著時代變遷,種種因緣聚會,拓展他的視野。例如在漢學領域方面,作者說:「伯希和是河內的法國遠東學院的漢學家。他的那份知識淵博的研究論文〈交廣印度兩道考〉(“Deux itineraires de Chine en Indeàla n du VIIIe siècle”)發表在學院的學報(1904)上。這篇文章令我大開眼界,讓我知道如何詳細闡述1,200年前的文本。」(頁119)。

因此,作者有如下的體會:「我第一次體會到好的學術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並從此終身奉為圭臬」(頁130)。由此可見,不僅生活環境沒有國界,而且學術環境亦是如此,這自然使得他的視野可以更加開闊。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也是作者的夫子自道:「我們一直很幸運,無論我們在哪裏生活和工作,從未發現有什麼地方不能成為我們想像的家。對我自己來說,家可能與大學有關,在那裏我可以自由地提出我感興趣的問題」(頁309)。

四、結語

《家園何處是》與《心安即是家》是一位智慧老人在九十高齡的夫子自道,包括他的家庭與學術、困惑與認同。全書平易近人,娓娓道來,可以看到一位學者的養成、時代的變遷、愛情的包容、親人的鼓勵,以及一位好學深思者的「上下而求索」的過程,那份「心安即吾家」的從容與自信,一一躍然紙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