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四天:小調

molia
·
(修改过)
·
IPFS
·
什麼歌曲或俚語最能代表你的家鄉?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又或者有沒有發源於這個地方的俚語,只有擁有共同背景的人,才會聽得懂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日落西山轉路岔
教你讀書走回家
日裡上山捉麻雀
夜間點火照蛤蟆
他朝有事求人寫
莫來今日正知差
喔喔⋯⋯

外婆會唱很多歌,這是其中一首。我從來沒有聽別的人唱過同樣的曲調,也查不到出處。外婆唱歌和說話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屬於客家話的一個變種,這個變種在一個我不認識的地方通行。外婆中年改嫁,搬離了那個地方。家裡除了她,沒有別的人用這個變種。連頗有語言天賦的我媽,都不會說。也許這些歌在那個地方廣為流傳?又也許,這些歌是她瞎編的?但外婆大字不識,這韻律整齊的小調調,不像是她編的。除了這首,還有一首是關於屁的。需要搭配著故事情節,聲情並茂地表演出來。

臭屁嘣嘣 火喜大人公
臭屁嗶嗶 蠢人沒面皮

這個倒比較像是外婆編的。還有一些別的,用來哄小孩(我)的歌,就更像是編的了。比如我晚上有屎意,不敢在夜色中拉屎,但家裡沒有廁所,必須得在外面拉。我讓外婆陪我,外婆就說,你唱這首歌,就有老虎來保護你。

門角哥 門角哥
鬼要來了老虎拖

其中這個“鬼”可以替換成任意別的我怕的東西。且不說有沒有老虎,就算有老虎,來了能不吃我?再說了,鬼能怕老虎?但唱歌壯膽子真的有點用。還有一些歌是用來嚇孩子(我)的,我不記得了。但無論如何,外婆的歌和她的人一樣神神秘秘。

後來離開鄉下到了廣州,就再也沒有聽過客家歌謠了。我知道客家山歌的存在,似乎還有客家戲曲,但都是我不認識的客家話,也不是外婆說的客家話。再後來,我搬到了柏林。有一天我在洗澡,用手機放著隨機生成的歌單。聽著聽著,似乎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那是一個女人的聲音,似乎是我認識的語言,但又不完全熟悉。

嘴嘟嘟 食豆腐
嘴扁扁 食麵線
嘴圓圓 食肉圓
嘴長長 食豬腸
——「阿芬擐人」

話是不同的客家話,但調調就像是外婆也會唱的調調。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lia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