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標點符號,我是這樣想的

Will Liu
·
·
IPFS
·
資訊不漏接,歡迎訂閱電子報!https://bamor.love/subscribe

創富是一種思維,可以享受上班,下班後繼續創造。👉點此訂閱電子報👈 每週跟您分享一件事情,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拿回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有個問題一直卡住我好久,就是在數位內容創作,尤其是寫中文的時候,標點符號的設計。

內心產生這個疑惑,可以追溯到大學時,上總體經濟學時被吳聰敏教授啟發,當年是第一次認識到標點符號不同的設計。

於此之前,生活中的標點符號大都以全形的姿態存在,課本,書籍等都是這樣,基本上就是依照正體中文的標準,標點符號置中,提供閱讀的舒適感覺。

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樣的設計,第一次在老師的簡報以及課本上看到使用半形符號的排版,內心是被衝擊的,因為舒適又乾淨,閱讀體驗非常的棒。這是我未曾在其他書籍上面感受過的,也對此產生了問號。

但也就那一瞬間,飄忽即逝,在其他地方還多是屬於使用傳統排版方式。

簡體中文字體標點符號有斷裂感

之後,再度有意識的感覺標點符號的差異,就是開始接觸簡體中文,簡體中文的字型,標點符號是以接近半型的方式呈現。本來以為兩者差不多,但實際上是有差別的,而簡體中文的字體排版,並不若之前提供給我的舒適感。

直到後來多認識了一點字體設計,才發現這樣的差異感源自字體的設計。

簡體中文是把一個全形字元,裡面的符號放到右下角,其他地方留白。為了讓符號跟前述文字貼近,後方會留下間距很大的空白,產生斷裂感。

下方圖片可以看得出來,上面是字體預設的標點符號,下面則是透過半形符號直接輸入,逗號後方的空格,帶來了不同的閱讀體驗。就我來說,下面的喘息與休息的感覺,更為適切。

全形標點符號混用的不舒適

全形符號看似已經在正體中文內容中定為一尊,但當延伸到數位內容的時候,很明顯有個大挑戰,因為全形標點符號跟英文混搭,閱讀的體驗會非常跳躍。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Bear)完成,提供「編輯」、「排版」及發布功能。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 (Bear) 完成, 提供 「編輯」、 「排版」 及發布功能。

使用全形符號,當我們遇到英文的時候,會遇到一樣的斷裂感問題,如果強制把英文附近的標點符號更換為半形: 

這篇文章使用熊掌記 (Bear) 完成,提供「編輯」、「排版」及發布功能。

看起來好像解決的問題,但在不同字體下符號的樣貌會不同,令讀者讀起來非常跳躍。違背了排版最重要的重點: 一致性。

半形符號的優勢與弱勢

顯見,在中英文混排的橫向文字世界,使用半形符號是比較容易創造一致的閱讀體驗

但想必也有其他優點與缺點,簡單來說,我看到的優點如下:

  1. 創造一致性的閱讀體驗;

  2. 排版不容易受到字體設計的影響;

  3. 不容易被複製。

半形符號所來已久,其中有些是英文常用的符號,另外還有一些是日文所用的,例如句號(句点)與頓號(読点)的字體設計,只要支援英文跟日文,會呈現相同的效果。

另外一方面,這樣的排版型態,囿於字體的限制,多為創作者要主動操作,切換標點符號並不是單純地透過字體。所以每一篇文章,在寫作以及編輯的時候,就已經定型了,除非仿作的人有心替換,不然單純的複製貼上,這樣非主流的排版,很容易辨識原始創作者。

缺點的部分:

  1. 輸入繁瑣度增加,容易讓思考不連續;

  2. 受限於各網站的字體;

  3. 排版的相容度差。

必須要說,使用半形符號,最適合情境是在數位平台上的中文創作,因為相容於各種拉丁字母(如英文、數字),但如過想要改變成為直書排版,所有符號的設置就要改變。

另外各種網站的字體,會有相容度的差異。尤其是在代用英文標點的時候,襯線字體與非襯線字體的標點符號設計,會改變閱讀的體驗,這一點在全形符號的時候發生機率很低。

最後,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寫作的流暢度。

因為我主要的寫作環境是在 Macbook 跟 iPad Pro 之上,兩者的鍵盤很難輸入日文標點符號,而句號又極常使用,我通常都是在寫作的時候,先複製好然後需要的時候就貼上。另外,輸入英文標點符號時,要切換輸入法為英數模式,跟原本的寫作只需要按著 ⇧Shift 要多按一次按鍵。

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累積起來,就會變成有點卡頓,對於寫作來說,一開始我經歷了一段思維中斷的時間。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漸漸的習慣後,寫作的連續感會慢慢地回來。現在要切換回以前的模式,反而需要想更多的時間。

使用了半形符號寫作一段時間,最終我轉為使用全形符號,最大的原因就如同上面所說,弭平寫作的斷掉的感覺,去掉多一層的思考,更專注在寫作這件事情上面。

總地來說,排版這件事情是非常主觀的,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作品,多少都會有一些思考點跟做法。但有個原則是我謹守的,就是「一致性」,如果使用全形標點符號,內文中就不應該混搭半形的項目,如果使用半型,則不要混搭全型。

👇 追蹤 Liu Will 的閱讀、寫作與生活👇

  • 季節中的所思與所見,收錄在當下

  • 人生中的旅程與印記,凝結了關於

  • 實踐中的想法與經驗,書寫成文章

  • 無法歸於上的大腦片刻,置於湧泉

⠀更多請前往 🌐 Website|📮 Newsletter|💬 LINE|🖼️ 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ill Liu懂命理、會改運,喜好分享、樂於助人的生活實踐者。最新資訊請前往 ➤ https://eyewithouts.com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歡迎來到香港

第三天:那些總會浮現的記憶

第二天:身心靈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