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特種旅游的天選之地
摘要
新疆特種旅游可與諸多觀光、休閑型景區、自然保護地形成產品互補、線路聯動。假以時日,特種旅游本身就是新疆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並與大眾旅游的觀光產品相輔相成、相互成就、互成吸引,也許會在風景之外為普通大眾旅游疊加一種活態化、獨特徴、刺激性的人文場景。
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參加了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主辦、克拉瑪依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承辦、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等協辦的“新疆是個好地方”2023新疆特種旅游節。
近些年,特種旅游開展得如火如荼,新疆尤甚。但一直以來工業內對特種旅游區域、線路、項目和產品的戰略規划和現行設計尚缺乏系統性的深入研究,甚至對於“特種旅游”這一特定名稱都沒有一個定論。在本次論壇上有幸結識了中國探險協會主席韓勃,韓主席的說法,特種旅游應叫探險旅游,只是在新疆才有特種旅游的概念。
韓勃對探險旅游給出的定義是:以對自然環境最小的干預,以大體能的運動方式,以遍覽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知難而進的體驗現行的總稱。
“特種旅游”這一概念,通常也被稱為“專題旅游”、“專項旅游”和“特色旅游”。特種旅游是與觀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務旅游等傳統旅游和常規旅游相對應,適應市場需求,為滿足旅游者特殊偏好而產生的一種新興旅游方式,並與之相應所開發的新興旅游產品。
由於不同區域、不同人、不同層面對概念的不同理解,隨着這項旅游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對特種旅游的定義、內涵與外延也在不斷演變中。有一種解譯是:特種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是在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規旅游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游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現行產品。還有一種解譯是:為滿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興趣與需要,定向開發組織的一種特色專題旅游現行。
通過對新疆、內蒙等特殊地域內特種旅游產品的粗略了解、認知和體驗,個人認為:與探險旅游說法相比,特種旅游的提法或許更具廣泛性,其涵蓋面更大,也更能準確地區別特種旅游者與大眾旅游者的不同訴求,與市場結合度也更實際。特種旅游是在特定地域、為特殊人群量身定做而開展的一家族具有較為特殊的、不同於一般觀光、休閑、度假旅游的特色化旅游產品。
本次論壇上,論壇主持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岑梅玲子就新疆發展特種旅游提出了幾個問題,本文是在現場作答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梳理思考而形成的一段文字。在此發布出來,旨在與新疆相關人士及從事特種旅游的業內人員、運營人員、專家們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以期特種旅游在新疆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前景。
01
新疆發展特種旅游具備哪些優勢?
特種旅游開展區域需要具備良好的特種旅游資源,在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兩方面具有初始性和自然性,這是特種旅游者的對自然、自由、自在的“三自”訴求決定的。
特種旅游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初始性和自然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 是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區域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風光,人口相對稀少,由於受工業化影響程度較低,儲存着生態環境的相對初始狀態;
二 ,是在這個區域內的人口具有歷史和現實的文化的獨特徴,其生活方式和文化型態的純自然初始狀態保留得較為系統,對於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可了解、觀察、體驗異域異質性文化;
三 ,是在上述環境基礎上設計的特種旅游項目和線路,能夠體現相對集中的特定的旅游生態環境特徵,可以滿足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條件和諧相存的要求,能夠使旅游者有天人合一之感。
總之,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要有濃郁的初始、原真、原生“三原”特點與神秘、神奇、神聖“三神”屬性,多荒野、粗獷、雄奇、險峻、夢幻、瑰麗之處。
對照以上資源特點,新疆發展特種旅游條件可謂得天獨厚,實乃天選之地。新疆地理區位處於祖國西部邊陲,區域面積幾乎占到國土面的的1/6,既有雪山、冰川、沙漠、戈壁、草原、湖泊、峽谷、胡楊林、坎兒井、火焰山等優美的自然風光,又有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情、風俗、風物、風味和獨特的聚落風貌,多人跡罕至之處、奇險怪異之地,“三原”“三神”俱在,“六風”共存,由此而策划組成的旅游線路、區域和項目,具有強烈的新鮮感、刺激感和魅惑感,可設計連續跨度大、時間長、現行面廣的地域性特種旅游產品,其現行方式則超乎尋常,難度系數極高,其產品特點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旅游目的地的復合化。
02
新疆可做哪些特種旅游產品?
在新疆,結合當地環境和資源可開展的特種旅游的空間很大、區域很多,時間可以跨越四季,可開發的產品和現行也丰富多彩,既包括徒步、狩獵、登山、駝隊、自行車等人力運作類,也包括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運作類。
如:體育運動類方面的自駕車游主要有普通車、越野車、大篷車、摩托車、房車等;戶外活動游有滑雪、漂流、滑沙、滑草、攀岩、騎馬、徒步穿越、戶外生存、戶外拓展、戶外自行車山地車、極限現行、熱氣球、高空滑翔、狩獵等。探險類則包括登山探險、沙漠探險、森林探險、峽谷探險、洞穴探險等。還有考察觀察類,如觀鳥、觀蛇等;文物古跡科考、冰川等自然地理科考、人文曆史景觀科考、學術考察、獨特文化映證考察等科考游。以及修學旅游、醫療康復保健、宗教游、攝影游、寫生游、邊境游、跨境游等。
特種旅游,還涉及一個產業鏈問題。既包括自身功能性的旅游全要素,也包括特種旅游裝置、設施的制造產業。
03
新疆特種旅游發展目標與前景如何?
對新疆發展特種旅游的前景與目標,我想用“四地”來概括,亦即:交通區位層面的集散地、未來市場產品層面的特種旅游聖地、世界級品牌層面的特種旅游極地、以及功能配套與綜合業態層面的特種旅游目的地。
新疆的特種旅游資源稟賦極佳,但跳出新疆看,周邊相鄰各省、自治區條件也不錯。事實上,胡煥庸線以西的廣大區域都適合搞特種旅游,包括內蒙、寧夏、甘肅、青海、西藏以及川西、滇西,而這些區域無論是內外空間的聯通,還是古今時間的延續,都存在曆史、文化、地理、交通脈絡層面的聯繫,如:相對於新疆來說,外部的河西走廊、吐谷渾道、大海道、317國道、草原天路、京新高速,終點大都指向新疆。反向推之,其市場則輻射至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跨國的絲綢之路、中巴走廊、瓦罕走廊、歐亞大陸橋等則以新疆作為核心節點;新疆內部的烏孫古道、樓蘭古道、車師古道、克裡陽古道、夏塔古道、白水澗道、獨程式庫公路等更是曆史文化丰厚、自然風光奇絕。
新疆完全可以在可預期的將來打造特種旅游者的精神聖地和品牌極地,為此,應着力規划並推出特種旅游招牌性和龍頭性產品,進而在未來打造成為中國特種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至於市場,由於東亞、東南亞受限於特種旅游的海洋資源,與新疆山地特種旅游資源存在天然的差異化,時下,包括東亞、東南亞在內的世界範圍的特種旅游市場前景無限,消費增長勢頭不可小覷。新疆作為歐亞大陸中心、九國通衢之地,隨着中國與中亞五國關係的持續深化以及中東各國和解,沿絲綢之路往西拓展市場為今后預留了極大的市場空間。
從新疆特色旅游角度看,作為觀光旅游的最頂級品牌——5A景區,新疆以17家之多僅名列江蘇、浙江之後,而作為休閑度假頂級品牌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新疆限於氣候等條件,只在氣候相對溫潤的伊犁河谷有一個那拉提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如果瞄准特種旅游方向和目標,新疆或可獨辟蹊徑、特立獨行,有效突破新疆觀光旅游偏遠、休閑度假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制約的瓶頸。對於度假旅游,新疆存在短板,但相對於特種旅游則成為優勢。
鑒於此,新疆是否可以搞幾個國家級特種旅游度假區(大本營),從而逐步構建新疆特種旅游目的地的基礎框架和戰略佈局?
與新疆相比,位於青藏高原的西藏和青海兩地顯然有一些不可逾越的自然保護、安全等方面的隱患和制約,但新疆、青海、西藏三地完全可以依托差異化資源,聯合打造互補性、極品性特種旅游產品,進而聯創世界特種旅游極地。
04
特種旅游與大眾旅游有什么區別與聯繫?
特種旅游是為滿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興趣與需要,定向開發組織的一種特色專題旅游活動或產品。
在旅游消費價值取向上,觀光旅游側重於對外在景觀的游覽感知,度假旅游側重於休閑性和享受性。特種旅游的體驗方式強調精神和體魄的因素,旅游者在運動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險或面對全新的環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旅游者本身對行程的組織有較高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從實際作業或理論解析的角度來看,特種旅游有別於觀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規旅游項目的主要特徵,在於它的旅游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初始自然性,旅游項目和線路的新奇探險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參與性。其消費特點更趨向於產品高端化、市場小眾化、體驗個性化。
新疆特種旅游不僅僅是大眾旅游的強力補充,更應該成為龍頭產品和招牌產品,可有效解決景區之間動輒几百公裡的交通不便、產品豐富度、文化活化度不足等問題。新疆特種旅游可與諸多觀光、休閑型景區、自然保護地形成產品互補與線路聯動。假以時日,特種旅游本身就是新疆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并與大眾旅游的觀光產品相輔相成、相互成就、互成吸引,也許會在風景之外為普通大眾旅游疊加一種活態化、獨特徴的人文場景。
05
新疆發展特種旅游需要做哪些工作?
我國已從觀光旅游進入泛旅游和大休閑時代,特種旅游則處於迅猛發展階段。但不得不說,中國特種旅游目前仍處於探索發展的初級階段,今後需要根據特種旅游的本身屬性,遵循其發展規律,結合地域情況,精准施策,着力規划設計和建立提升。新疆地域廣大、地形複雜、地貌奇險,此項工作非常艱巨。
(一)規划設計
特種旅游具有個性化特點,與大眾旅游相比,有更強烈的精神體驗性和自主參與性。基於此,在設計層面既要像一般大眾旅游一樣給旅游者提供盡可能完善的服務,又必須為旅游者留有足夠精神體驗與自主參與的空間和余地,這會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旅游者在常規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動性,使其獲得充分激發自身潛力、施展才幹的機會,在體驗、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同時,享受探險中戰勝自然、挑戰自我的欣喜愉悅。
特種旅游具有挑戰性特點,與大眾旅游相比,有更刺激的產品新奇性和初始探險性。基於此,要求區域、線路、項目和產品要精心設計。首先要根據其獨特自然地理特徵和生態系統對其進行區域協調、整體規划、資源整合,通過與曆史、地理、體育、人文等各個方面的專家共同參與,反復論證推出如名山攀登、沙漠探險、絲路尋蹤、冰川考察、文化考古等特種旅游路線,讓特種旅游消費者體驗到自然的初始粗獷、瑰麗雄渾和奇異神秘,同時自身的偏好需求得到最大滿足。
特種旅游的探險性,要求許多項目和線路,都安排在自然環境條件較為艱苦,交通通訊條件及吃住條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峽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區。這裡面有一個人類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對形式各異的自然環境的探險、求異和徵服欲,特別是對自然奧秘的探險、對自然界的徵服欲表現最為強烈和普遍。特種旅游項目和線路的設計應該滿足這種心理欲望。
當然,無論是新奇性,還是探險性,都必須有可靠的安全系數,能夠保證旅游者最大限度地體驗到項目和線路所蘊含的冒險因素,又能在接待、導游和聯絡等作業上最大可能地保證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須相統一。
譬如說,在允許的範圍內,根據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對項目或線路提出增加或減少內容的要求;在項目和線路實施過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樂於參與的內容,諸如自備交通工具、自備架拆帳篷、參與餐食準備、組織娛樂活動,甚至參與排除事先安排的“險情”或偶爾出現的“危險”局勢,以及提出變更某些具體內容的要求。在這一點上組織者要對旅游者的文化心理訴求有充分理解,盡可能滿足他們在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特種旅游區域不需要過度開發,但需要專項設計,重在設計與不設計之間,做好功能配套。
當然,發展特種旅游,需要綜合考慮文脈、地脈、水脈、交通幹線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統籌生態安全和旅游業發展,綜合考了自然、人文、生態、交通、經濟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結果,將旅游業從全國層面佈局。優化旅游空間佈局是一個長期過程,從區域範圍看,要完善交通等設施,發揮目的地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補充的聯動發展。全國、疆內、西部區域都需要優化佈局,從而搆建全國旅游空間新格局。
(二)素質培訓
特種旅游者需要不同與大眾旅游的極強的素質體魄、文化趨同、審美情趣、專業技能等。參與特種旅游活動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險精神和耐受艱苦條件的體魄,一般選擇志同道合的人作為旅伴,其圈內人有共同的文化準則。這就需要一個從業人員培養、參與旅游者培訓、特種旅游市場培育的過程。新疆不僅僅要做特種旅游產品,還要肩負起“三培”工作,這也是特種旅游的產業鏈延伸市場。
對於從業人員培養,素質培養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從業者的一項基本工作就是與旅游者共同參與旅行,並在參與中提供服務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旅游者實現其旅游目標。技能指導有賴於運營者,安全保護也有賴於運營者,特種旅游的探險性特點決定了此類項目和線路具有某種程度的冒險因素,運營者需要充分地激發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體力、耐力、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特種旅游不同於常規旅游接待主要問題在難度更大、要求更高、作業規律和方式更具有專業性,這就需要特種旅游經營者都必須具備豐富的特種旅游的相關知識、經驗和技能。從事特種旅游的企業首要工作是培養和擁有一支自然、歷史知識丰富,能吃苦耐勞,國家安全意識強,熟悉民俗民風,能嚴格執行民族政策,有志於特種旅游的作業層、管理層等多層次多專業的人才團隊。
對於旅游者的培訓,除了技能、身體素質和安全普及外,還一個問題是文化趨同、審美情趣的培養,相對普通旅游者,特種旅游者對物質上的享樂要求不是主要的,更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種檢驗自己能力的滿足感。共同的文化準則與志趣理想,旅游者的能動性、主導性、參與性,強烈的現場感和在運動過程中的直接體驗,屬於消費者主導型產品。另外特種旅游反映了現代旅游者的消費傾向和潛在需求,其組織方式、運作形態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組織常規旅游產品時有借鑒價值以及示范和啟動的作用。
對於市場的培育,當然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有關,有一個從物質生活水平像精神生活水平迭代升級的過程。特種旅游因其特有客群,需要專項策划、營銷、推廣、組織。
(三)安全保障
特種旅游所處環境及其本身旅游活動方式和有關條件不同於常規旅游,因此在實際作業上比常規旅游要難度大,涉及的方面要多得多。
安全是特旅活動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在經曆特種旅游過程中將會遇到種種突發因素。因此在設計線路及實施作業時應盡可能地避免人們能夠預料的風險,把風險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特種旅游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點、特殊地域單元通過線路組合起來的綜合性產品,組織管理工作的協調和各點之間業務作業的銜接,均要求達到較高的水平。
特種旅游中特別是關於探險性的許多項目和線路,都安排在自然環境條件較為艱苦,交通通訊條件及吃住條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峽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區。有些配套服務和設施不可能全部跟得上,必然存在着許多難以預測的因素,這就要求在特種旅游組織實施上應把握住各個環節,預備相應的應急措施和手段,對行程的各個細節事先仔細解析,在實施中嚴密控制。
為確保特種旅游活動的順利進行,隨着特種旅游現行的不斷實踐,應逐漸地創造條件,使特種旅游活動管理規格化、程式化和標準化,逐步減少人為因素和隨機因素的干擾。這樣在保證特種旅游者安全的前提下,既能夠滿足旅游者最大限度地體驗到項目和線路所含的探險性,又能在接待、導游、定位和救援等方面提供完備的服務,從而使特種旅游者得到較為滿意的服務。
(四)突破瓶頸
短板相對於優勢,像一枚硬幣的兩個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正因為特種旅游的“三自”特點,因此就存在一些限制“三自”的瓶頸,決定了其開發的複雜性。這也是下一步發展特種旅游必須着重解決的問題。
問題涉及多方面,經營者在開發特種旅游產品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如:交通、軍事、海關、外交、宗教、文化甚至與一些特定自然人的關係梳理,以及政策、自然保護地、環保、安全等方面的限制,尤其在邊疆地區。
特種旅游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部分專項、小眾、高端人群在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無法滿足於其個性化、審美性需求後產生的一種進階旅游形態。因此,特種旅游的興起首先得益於個性化旅游人群的壯大,市場培育與消費者技能培訓是產品本身的最大短板;除此之外,還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陸續出台與支援,因為特種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規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時要經過非開放區,因此在政策上屬於需要特別審批的產品。如何用制度或政策為經營者提供便利條件,並形成規格性的運作機制,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礙,單靠市場組織和經營者的自發性行為難以完成特種旅游的運作,還得依靠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或輔助說明解決在特種旅游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難。
新旅遊K社長
---END---
感謝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