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香港边境的香港禁区来源是什么?
对这个题目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是因为这范畴是我在中文大学研究院里修读社会学时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香港700万人口连内地一个普通的市都比不上,其历史有什么特别可言。诚然,相对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700万人的规模连芝麻都算不上,但当这700万人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他们的父辈因为一些共同因素,在某个特定时段大规模冒着关押、死亡的风险去移居同一个地方,这就很值得继续深入了解他们作为个体的历史,以及这些个体在群体社会中的影响。
而且,要了解香港或者香港人的思想,就得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怎么样来,又如何影响他们的下一代,以至如何塑造成香港人的身份和香港社会,这些并不是一句“偷渡来的”,或者“天生的优越感”可以概括。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香港人的心态,我会用“恐惧不安”。
这种心态不是回归之后才形成,而是有其历史背景。逃港第一二代因恐惧死亡而逃难,到香港这个“海角天边”(香港在罗文《狮子山下》的形容词,很有流放的意味),经历过批斗、饥荒而逃来的人,他们的经历对下一代甚至第三代有很大影响,怕历史重演。没有经历过种种痛苦的年轻一代,通过上一代的口述历史,继承了这种潜藏在心底的恐惧,用一切方法防止他们父母、祖父母辈的历史重演的可能,而这种行动的潜藏着的因果关系,可能他们也不自知。所以我在评论下写道,香港很多人希望和内地保持距离,是有历史因素的。
再写下去我的答案又要成炮灰了。
---------关于内地阻拦偷渡的力度------------
内地阻截偷渡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因为政治因素逃难的人多的时候严厉,因饥荒逃难的时候少。拦截主要靠基层民兵,大家都吃不饱,还拦截什么。《大逃港》一书里面提到过,60年代曾经有过谣言说英女王寿辰香港大赦偷渡若干天,于是广州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瘫痪了周边道路,连广东省委都惊动了,后来费了好大功夫软硬兼施才算压下去。
--------------------------------------------原答案如下--------------------------------------------
虽然清朝在1898年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但中港之间一直没有边境管制,两地居民可以自由往返。即使大陆政权于1949年易手,初期的香港一如以往,并没有对人民出入境施加限制。进入50年代,中国一系列事件令新性质难民暴增,故香港自1951年设置边境禁区,并陆续在香港与深圳边界竖立铁丝网,直到1962年将与深圳相连的地区全部纳入禁区。
下图红色虚线内为禁区占地最大时的区域
(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有一篇论文解释港府当时决定划定禁区,限制中港两地居民往返的理由:
http://www.ied.edu.hk/include/getrichfile.php?key=e792fb044de0611990ab74057b979da2&secid=3774&filename=asahkconf/conference/C076-ASAHK%E6%9D%91%E4%BA%95%E5%AF%AC%E5%BF%97-%E4%B8%AD%E8%8F%AF%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C%8B%E5%BB%BA%E5%9C%8B%E5%89%8D%E5%BE%8C%E7%9A%84%E9%9B%A3%E6%B0%91%E6%B5%81%E5%85%A5%E5%92%8C%E6%B8%AF%E8%8B%B1%E6%94%BF%E5%BA%9C.pdf
(村井寬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後的難民流入和港英政府 )
1947年到1948年底,在英国政府内部对中国人入境香港的权利有不同的意见, 殖民地部否认这种权利,为港英政府建立控制中国人入境香港的条例给了法律解 释上的正当性。不过内战时期英方没有足够军事力量警备中港边境, 并且,虽然难民涌入,但是内战结束了,有望不久返回中国内地。所以港英政府 暂时没有实施入境限制。加上,1949 年,共产党的胜利已经明显了,但是共产党占领中方边境地区,也没有引起混乱,造成了乐观的氛围。(按: 论文中提到有香港警察和解放军在边界愉快地合照)其 实,到了 1950 年难民涌入也没停止,而且是年开始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 产生出新的难民涌来香港。他们与内战时期的难民不同,不能期待返回中国。到 这阶段,港英政府终于放弃了原来的自由入境政策,开始严格管理入境了。 如此看来,香港入境制度到了殖民地建立以来的转折点。上世纪四十年代后 期的关于法律解释上的检讨和颁布条例,是转折的前提条件,但是 1950 年左右新 型的难民的出现,决定了这种趋向。
所以,国共内战蔓延至广东时,香港已经在考虑是否需要关闭边境管制居民出入,最终在50年代一连串运动造成大批难民逃港时实行全面的禁区制度。
可是两地居民依然要往来,除了探亲还有务农需要,所以禁区开设了一些边境管制站供居民出入境通过,其中最著名的是罗湖桥。
下图为1960年代的罗湖桥。当时行人和火车共用一条通道。下图“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下似乎是汉语拼音。
1970年代起罗湖桥加了顶棚。“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下面还有英文版,可见罗湖桥还是外国人进入中国的途径之一。
除了旅客往返中港两地,有许多居住于边境禁区的居民,人在香港但农地在深圳,划定禁区后难以过境耕作。故此,深港两地有“耕作口”的安排,即在禁区铁丝网开若干闸口,容许居民早上前往华界耕作,晚上6时前回来。2015年1月4日 明报 > 副刊 > 星期日生活 > 街知巷闻报道当年利用耕作口务农居民的生活:
文革时期,有内地边防人员驻守,便会问过境村民﹕「你爱不爱毛主席?」村民会答「爱」,有时熟络了,村民便戏谑﹕「我都无得食,仲爱咩呀?」村民带午饭到对面耕作,或有时到对面田拿个南瓜回来,军人也会检查,有时还需要朗读黑板上的毛语录。这便是他们六十多年来夹缝中的生活方式。
粗体那句话翻译出来是:我没吃的了,还爱什么?所以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真理,没饭吃哪管你是谁。
下图为广东省宝安县发出的耕作证
下图为现在的耕作口,右边为香港。
-----------------------------------------
虽然是禁区,但禁区范围内依然有村子和村民,他们要出入香港市区怎么办呢?香港警察负责发出禁区通行证(俗称禁区纸),至今依然实行。只有与村子有关的人,例如村民、禁区内的学校的教职员、公务人员才能获发通行证,这点与深圳方面的中英街不一样。
下图为现行禁区通行证样板。
下图为沙头角禁区前的管制站,后方的红色大厦已经是深圳方面。图中的78K巴士是连接沙头角和上水的线路,进入沙头角禁区前警察都会上车检查乘客的身份证和禁区纸。
------------------------------
1960年大饥荒,到十年文革,都是大陆难民逃亡香港的高峰期。难民用尽方法越过中港两边的铁丝网,避开不吝啬子弹的武装边防和军犬,逃往也许生活没那么困苦的香港。
大公报引用《大逃港》书中一名酒店东主的故事,可以窥见当年偷渡的危险:
1987年,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港资大酒店开业,其总经理邀请深圳特区报派记者出席。这个任务落到了刚刚到报社工作的陈秉安身上。
庆典的开头很寻常,可到了主人致辞的时候,情况却起了变化。台上的总经理,在念了一半欢迎词后,居然捧着演讲稿嚎啕大哭起来。
台下一片寂静,人们都望着这个失态的总经理。他稍微冷静了一下,突然用脚蹬了蹬铺着崭新红地毯的地面,哽咽着说:「我的父亲……20多年前,就在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他背着我,已经快到河边了,一颗子弹打来……」
下图为偷渡往香港的主要路线
偷渡总是要拼命的,有很多人死在边界的梧桐山上
当年香港因为警力不足以排拒所有非法入境者于禁区之外,故此实施抵垒政策,偷渡者能够抵达界限街以南的警署投案自首,即可获发身份证在香港合法居留。当然警察不会让人那么轻易地涌到界限街,所以出现了不少丈夫被抓、妻儿成功逃亡等骨肉分离的惨事。
为了让大家对界限街有粗略的概念,我用google map搜索了现在从香港方面的罗湖附近到界限街的距离:
即使是现在沿高速公路走,也要36.2公里。当时没有高速公路,只能跨越位于地图中间,高达990米的大帽山,或者绕道经过西边的元朗屯门到达界限街,或者东边沿着吐露港边走,路上还要避开警察查证。
-----------------------------------------
文革期间除了逃港以外,也有两件内地较少提及的事件,分别为沙头角枪战和流浮山惨案。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B2%99%E9%A0%AD%E8%A7%92%E6%A7%8D%E6%88%B0
1967年7月8日上午11时15分,约300名共产党民兵持轻重武器非法越境进入香港边境禁区,并且包围沙头角警岗、集会示威,同时向警岗掷石及使用渔炮攻击,警方首先以催泪弹及木弹驱散,然而未果。后来当中约100名民兵使用枪械及机枪攻击警岗,双方因而爆发枪战
驻港英军延误支援香港警察
其后被困警务人员子弹用尽,请求支援(对象包括驻守在1哩半外的驻港英军)。由于救护车辆无法进入现场,各区均派遣一辆高马型装甲货车赶赴现场,惟未进入罪案现场时,轮胎均已经被民兵射穿,无法前进。至于接获报告的驻港英军司令陆军中将华智礼(John Worsley)爵士则并无即时反应,于考虑了5小时后方才批准驻港英军前往增援。驻港英军抵达现场时为时已晚,5名香港警务人员均已经殉职,12名驻港英军军人在镇压时亦告受伤;共区方面则有1名民兵死亡、8名民兵受伤。
封闭沙头角
事发后,后遣驻港英军驾驶装甲车进入现场,有关部门又调派踞喀兵接替警察在沙头角驻守,香港政府于同日下午宣布在沙头角实施宵禁,来往新界元朗市中心至沙头角的九龙巴士78K线缩短服务至军地。同年8月11日,香港政府宣布香港边境禁区全面封闭。
驻港英军司令的反应也许可以理解。守卫边境的主要是香港警察,动用英军直接与对方交火,性质上全然不同,接近两国军队直接冲突。所以他宁愿拖也不愿意贸然派兵前往边境。
亲国民党的《华侨日报》当年刊登讣文(下图),哀悼6名在六七暴动期间殉职的警员,其中左边5人死于沙头角。可见香港当时也有南亚裔和白人警察。
香港《苹果日报》引述《华侨日报》关于北京回应枪战事件,称北京承认边防军和民兵曾经开火,但属于自卫行动。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16/19297392
当年《华侨日报》于事发4天后,即1967年7月12日引述美联社称,中共承认边防军与民兵曾向英界开火并击毙5名香港警察,「但北平声言,这次射击,只是自卫」。该报道又引述新华社称,事发时边境举行支持罢工集会。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头角警署时,遭港警放射催泪弹及开枪。
《六七暴动──香港战后历史的分水岭》记载,时任署理港督祈济时就沙头角事件撰写报告交予英国,版本明显与新华社之说有出入。报告指300至400人包围警岗并掷土制炸弹,警员发木弹及催泪弹驱散人群,警岗就遭枪击,增援的防暴队更遭来复枪及机关枪射击。
沙头角爆发冲突后,有传中共将收回香港。退休警员郑则文称,暴动期间曾有英籍上司指英国外交部曾与中共交涉,指中共承诺不会收回香港,「当年上司话系香港一班左派接收错误讯息,以为迎合文化大革命,先至喺香港策动暴动」。
流浮山惨案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B5%81%E6%B5%AE%E5%B1%B1%E6%85%98%E6%A1%88:
1970年9月1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位于华界一批为数约20人的武装分子,乘坐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机动渔船,由华界蛇口进入后海湾,再分批转乘两艘舢舨,侵入香港流浮山白泥岸边,用枪指吓其中8名正在作业的蚝民,迫令他们放下工作,跟他们登上武装分子的渔船前往共区。其间其中一名蚝民跳水逃走,武装分子随即开枪射击,但终为他逃脱。
当日共有7名蚝民被掳走,附近有数十名蚝民目击事发经过,但碍于持械民兵人多势众,目击者在武装分子散去后,始敢前往流浮山警署报案。
有蚝民目击这些武装分子鸣枪超过廿响。
香港政府于9月2日向中共政府发出照会,警务处处长薛畿辅亲自前往流浮山尖鼻咀一带巡视
扫荡左派据点
9月7日,百多名警察机动部队,连同寮仔部人员,前往流浮山坑口沙江村,拆毁一间被用作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所”的僭建木屋。
接获恐吓
9月18日,流浮山蚝业总会收到一封署名“沙井人民公社蚝业生产大队”的恐吓信件,指该会人员“纵容蚝民街坊,不依照毛主席方针去做事,而替港英做事,如果这样下去,则将来的收场会与曾牛三父子一样”。该会会长陈泰祥表示,流浮山原本相安无事,在最近十几年来屡遭华界海盗及武装分子侵扰,曾经多次向警方、理民府等政府部门反映,但得不到满意答复,警方又未能保障当地蚝民的安全,因此这次亦不打算报案
9月23日,流浮山再遭华界武装分子侵扰,图掳劫蚝民,但因潮退未能登岸,蚝民成功逃脱。同日深夜,一艘华界渔船向流浮山报讯指,七名被掳蚝民于沙河遭武装组织疲劳拷问及公审,其中曾牛三父子已遭枪毙,但消息当时未能证实。
四人获释
10月6日中午,其中四名蚝民获释,他们经警方政治部带返警署查讯后,回到流浮山白泥家中。他们指在被绑架期间,有武装分子他们透露,曾牛三父子被禁锢在深圳人民公社的监仓内,中共当局指控曾牛“屡次破坏流浮山之毛泽东思想学习训练班”及“私自盗窃国家财富”(偷蚝),可能无法返回香港,而其两名儿子(曾炳南、曾早兴)则可望于短期内获释。
三人遇害
10月7日,曾牛三父子已被证实遭武装组织杀害,其中曾牛当场遭武装分子枪杀,长子曾炳南被割掌挖肠生㓥,次子曾早兴受重伤,在禁锢期间不予饮食及治理而殁。港府表示,在9月2日与中共的照会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于翌日答复称曾牛三父子“于纠缠中受伤致死,并被葬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但没有交待死因。元朗理民府当日向曾家证实此一消息,指三曾已在中国大陆火化及安葬。
据获释者忆述,曾牛于被绑架当日,曾试图跳海逃走,但遭武装分子枪击,子弹射中曾牛左胁,继而被拖返船上,曾炳南遭武装分子以船桨拍打,曾早兴则被拖至载有其余四名蚝民的另一艘舢舨上。武装分子眼见曾牛继续挣扎,再向曾牛胸前开枪,把曾牛射杀。曾炳南眼见父亲被杀,与武装分子展开怒海生死斗,惟单人无法与武装分子较量,曾炳南左胸遭枪击,另一持有刺刀步枪之武装分子用力捅了曾炳南一刀,鲜血如泉涌出。当时船只仍在英界后海湾水域,曾炳南遭武装分子割去两只手掌,后被生㓥腹部,其肠脏被武装分子挖出及抛往海中喂鱼。
曾中兴目睹父亲遭射杀及长兄遭生㓥后,悲恸欲绝,后被武装分子押往沙头墟禁锢,最终失救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最初计划由四名获释蚝民把曾牛等尸首运返香港,抬到流浮山警署门前示威,但遭当地蚝民反对,而改为火化及安葬于沙头墟。
10月14日,香港渔业工商总会于旺角西洋菜街会所内,为曾氏三父子举行追悼。
不知为什么,看到上面两件事件的历史资料,我有种南北韩在非军事区冲突的即视感。。
下图为深圳湾大桥,现在于香港方面依然有蚝农和蚝排,惨案就在这个区域的海面上发生。
========================
禁区范围自1962年起维持不变,直至2012年,香港政府宣布大幅度缩减边境禁区范围,以释放土地。所以现在有以下的游记照片:
上图背景为香港方面的罗湖火车站,位于答案上段罗湖桥附近,离内地界线可能不足200米。禁区从决定生与死的界线,变成拍照留念景点,我的祖父母辈,也许不敢想象会有这一天吧。
如果更深入了解大陆居民逃港的记录,可以参阅《大逃港》;关于香港禁区和边界历史,可以看看《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两本分别都是认真写作的报告文学和历史研究书籍。对研究香港和内地社会的互动,以至分析香港社会对内地的观感的形成,都很有参考价值。
======================================
2016年5月23日更新:
有人从另外一条问题问究竟内地居民有没有办法进入香港边境禁区。答案可以是有也可以没有。香港所有出入境管制站都位于边境禁区以内(机场和海天、港澳、中港码头技术上也算边境),所以你出入香港的时候其实已经位处边境禁区。但是,如果我并不为了出入境而进入边境禁区,则只能以工作、亲戚关系申请禁区通行证。我知道深圳那边的中英街可以付费申请单次通行证,但香港没有这种安排。所以,别说游客,大部分香港人都没有机会因出入境以外的目的进去。
=======================================
相关问题: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