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旅程》,一本即將絕版的小書前言
《無盡的旅程》這篇短文刊載於《關於池上的幾種想像》,是一本小書的前言,為四位在地人,四則好故事開場。這個書寫計畫是與池上穀倉藝術館合作,由台灣好基金會出版。如今即將絕版,於是放在此,作為一個過往的紀念、一個未來還會繼續存在的證明。當紙本不再,就讓網路載體為它開啟另一段無盡的旅程。
這篇前言是為池上這個鄉而寫,但我相信文內的概念適用所有城市鄉鎮。這幾年來,我發現用多元的眼光並保持開闊的心胸看待同一個地方並不容易,我們必須不斷和一個持續改變的地方重新建立關係,不斷調整視角,尤其當自己對千篇一律的生活、對逐漸走味的景觀感到厭倦時。用一個眼光遊遍一百的地方,和用一百種眼光觀看同一個地方,後者顯然難上許多,這不只是地方發展課題,也是自己的生命課題。
------原文開始分隔線------
前言:無盡的旅程
一年多前,池上穀倉藝術館即將完工,台灣好基金會正思考籌辦一個以地方精神為主題的特展。基金會員工為此做了許多功課,試著收集池上精神的意涵或者任何形式的象徵。他們訪談了幾位在地人,還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就算已寫了一本關於池上的書,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池上精神。而現在,第二本關於池上的書出版將近一年,我仍舊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最讓我疑惑的不是池上的地方精神到底是什麼,而是這個問題為何那麼難回答?我們該站在什麼樣的定位,來確認誰或者什麼足以象徵池上?當我們為地方確立了一種代表性,是否忽略了其他微弱卻關鍵的聲音?池上精神是否只能是美麗共好的地方意象?即使每個人都深知生活並非只有美與好?如詩般的田園景象背後總帶著艱難的地方責任,在美與好之外,是否能同時看見它的包袱,並為此做些什麼?生命的軌跡不會只有一種方向、一種形貌,當我們總算認定了一個地方精神,事實是否又悄悄地朝著我們無法預期的方向改變?這個問題宛如一個魔井,越用力汲取,水就越源源不絕。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它的確滋養了我們對這個土地的認識與感知,但你永遠看不見它的底。
這本小書刊載四個池上人物故事:池上清潔隊員陳羿臣、藝術工作者王金生、池上樂齡繪畫班成員黃玉蘭,與榮民張華福。看見他們所看見的池上,藉此探尋日常的深層意義。他們的視角引導我們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發現新意義,或許也呈現了某種地方精神。看見垃圾車司機對各種細節的關照,這個鄉鎮因清潔隊而運轉起來。看見垃圾和工藝的美妙連結,讓廢棄物與藝術的距離如此親密。高齡化浪潮席捲台灣各鄉鎮,思考池上未來該走向何方時,或許先該讓一位阿嬤來談談她的鄰里日常。最後一則故事是關於一群在戰爭中受盡苦難,且被歷史與人群遺忘的老榮民。這個族群在池上幾乎凋零,生活型態極為邊緣,卻是將這個小鄉嵌入世界戰後史的重要關鍵。四個人物呈現不同的池上意象,但都傳達了一個共同訊息——在日常裡,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
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鄉鎮的好,從日常開始。廢棄物、環境保護、老年孤獨、因社會動盪而受苦的人,是在地議題,也是世界議題。他們的故事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同時也蘊含著普世價值,因為日常本身就具有一種普世性。美好的日常就是,根繫在地,仍能與世界各地的人建立真誠的共感,敏銳感知來自他方的隱約脈動。我們跟著書中的四位人物一同前行,從這個小鄉出發,透過各種關於日常的想像與人文關懷連向世界,猶如涓涓細流匯向大海。
摘自:《關於池上的幾種想像 》
出版者: 財團法人台灣好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書中收錄四個人物故事,其中三個請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