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drian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認識自己的旅途

AdrianAu
·
·

2009年5月,台灣出版了一本書,名為《趁著年輕去流浪》[註1],記錄著9位年輕人的生命之類9位年輕外往外見識世界的故事。同年7月,我也搭上往都柏林的路上,開始我的為期365天的工作假期計劃。當年能選擇的國家只有3個,分別是澳洲紐西蘭愛爾蘭。選擇愛爾蘭當然是看中它可順路遊歐洲。我雖然不像某些同期去愛爾蘭的朋友,努力賺錢然後到處歐遊,但到了不少國家遊玩,增廣見聞。

其實最能「增廣見聞」,是獨立生活。外國的晚上,寧靜無比,所有人都在家。如果想要夜生活,大概只能去街頭的酒吧,聽聽愛爾蘭音樂。如果你選擇留在家,那就會好好面對獨處。如果沒法與孤獨一同生活,那會很痛苦。幸好有書有音樂伴隨。讓我好好地渡過每一個晚上。

為何提起這段往事,因為最近無獨有偶,閱畢兩本書,作者都是曾參與工作假期計劃,分別是李雨夢(下稱雨夢)的《獨行的距離——記錄者的觀察手記》及江冬祈(下稱阿冬)的《哪怕天色再暗》。

她們兩人有著與眾不同生命之旅:雨夢選擇在讀大學時停學一年,到外地旅遊。畢業後又旅遊半年,才正式進入社會大學;然後,在30歲前,申請工作假期簽證到英國。至於阿冬,則參加兩次工作假期,在日本工作3年,之後再到英國居住工作。從她們的身上,看到一種與眾不同之處:無論什麼年代,香港的大學生都是希望盡快畢業投身社會,賺錢之後就上樓、結婚等等大家覺得「應有的人生」,沒做到是不對的。然而,人生究竟是做「人人都會做的事」,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兩人的書寫雖然都是人在海外的故事,但方向很不一樣。雨夢因為是記者,很多篇章都與社會事件有關,如當2015年,她在歐洲時,正經歷歐洲難民潮。她將她所看的,她與人傾談的,記錄下來。又如英國發生一宗女子在夜間獨自回家被殺案件,引發後面一連串的抗議。這些文章,有如中學時代必讀的《唐山大地震》般,是記實文學。如書中所講:

在異地生活,有一種了解當地的義務。大概也是這樣的緣故,促使我在英國逗留的期間,觀察這個地方的面貌,聆聽在地的聲音。雖然我沒法密切關注每件大小事情,但每每看到全民關注的事情時,好奇心就促使我進一步了解,進行採訪跟報導。(《獨行的距離——記錄者的觀察手記》 頁196)

至於阿冬,比較多從個人生活經歷出發,抒發情感及想法。比如有一篇講述學畫畫,阿冬當時在直島的海邊餐廳打工時,遇到一家四口,阿冬向他們提及第二天會有颳風,島內會停止一切活動,爸爸著說他們會留在房間畫畫看書。阿冬聽到後,她羨慕他們能這樣,也透露希望可以懂得畫畫。那位爸爸講了一句有心永遠不會遲。這一句打進阿冬心坎中:

那一年的我二十六歲,明明也才不過從大學畢業了幾年,人生經驗尚淺,卻因為社會對年齡的各種定義——「三十歲就應該這樣那樣⋯⋯」,讓我總覺得自己已經不算年輕了。眼看朋友、同學們的事業或愛情都開始上了軌道,大家都朝著某個人生方向穩步向前,準備買車買樓結婚生仔,好像剩下我還在到處亂碰亂撞,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要定下來呢?⋯⋯如果現在就因為恐懼而停止開始挑戰自己的話,將來的人生一定會很無聊吧!(《哪怕天色再暗》頁85-86)

曾幾何時,很多人說要跳出「安舒圈」(comfort zone),接受挑戰。但這是知易行難的東西。當人在安舒環境,自然不太願意改變,漸漸變得因循。這不是錯,是個人的選擇。然而當有人決定離開安舒圈時,自然要承擔風險。

就如我當年選擇到愛爾蘭時,曾有很多考量,但最終決定踏出去。還記得有位上司問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決定,那時我回答的內容,直到今日仍記得:現在遲職的機會成本相對低。是的,我那時如阿冬所講,孑然一身,沒有家庭,事業未有成,要放棄的東西不多,正好襯這時間,出去看一看世界。

從她們的文字,讓我再次回想那次出走是正確的,因為它讓我更認識自己,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及人生,並且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努力。

~~~~~~~~~~~

[註1]《趁著年輕去流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35224

《獨行的距離——記錄者的觀察手記》(突破書廊)——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products/9789888562800

《哪怕天色再暗》(格子本店)——https://gezistore.company.site/%E5%93%AA%E6%80%95%E5%A4%A9%E8%89%B2%E5%86%8D%E6%9A%97-p621155764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