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畫獨立:不是宣言的宣言》,我們所知的藝術世界是如何被形塑的?
《繪畫獨立:不是宣言的宣言》是阿橋社於2022年1月出版的新書。這本名字乍看之下跟《共產黨宣言》87%相像(連大小跟厚度都很像),危言聳聽的小冊子,但實際上,這是一本嘗試解構「藝術」與「繪畫」關聯的書。
作者的筆名是噴汀曼(Painting Man),雖然我沒特別問過,但應該是把自己比擬為超人(Superman)那樣,解救被氾濫的藝術話語淹沒的畫家的存在吧。
全書採對話體書寫,類似於柏拉圖《對話錄》與儒家《論語》的體裁。但並非以答問的形式預設談話結論,而是作者針對業界慣用的藝術話語逐次辯駁,闡述自我主張。全書對話情境被設計在網路聊天群組裡,作者的化身(以下簡稱P)在談話過程中拆解「藝術」與「繪畫」這兩種在他眼中應當分裂開來的領域,由此完成標題揭示的「獨立宣言」。
對大眾而言,「繪畫」就只是「藝術」的一種,就如同如今藝術大學內存在著美術系,而美術系內又有「西畫」、「國畫」等不同媒材的分科。但對P而言,藝術史的誕生遠比繪畫史還晚。如今藝術卻反將繪畫納入其中,影響畫家對自身高低價值上的判斷,造成自我定位的迷失。有關P的論證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閱讀。
以下五丁目將從藝術與繪畫之間的消長關係,以東亞美術史的角度,來為書中的內容做一點補充,以此呼應P的部分觀點。這部份涉及比較多的歷史內容,有點無聊,還請多多見諒。
藝術的形塑
中國《後漢書》有云:「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這應該是藝術一詞在中文較早出現的紀錄。不過,文中的藝術並未對應英語的「Art」,而是禮儀、音樂、射箭、騎馬等才藝,與數學、醫學、天文等方術的總稱。像如今,我們仍將不屬於藝術學科的「武術」稱之為「武藝」。
根據P的說法,今日常用的ART「及其對應的概念直到19世紀才出現。在此之前,人們都指使用小寫的art,還往往是複數(arts),意思是各種技藝」。換句話說,19世紀以前的「art」和《後漢書》的「藝術」,其實意義上相差不遠,只是都與今日的藝術(Art)意思不同。而東方的「藝術」一詞被用來翻譯「Art」,也差不多是在19世紀,日本歷經明治維新,開始參與西方國家為首所建立的國際秩序時。當時國際間盛行舉辦萬國博覽會,為了在萬博向各國展示文化精粹,並用作產業輸出。明治政府逐步以漢字中的「繪畫」、「美術」、「藝術」等詞,翻譯「Painting」、「Fine Art」、「The Art」,完成知識的鑲嵌與銜接。
此時的中國缺乏強有力的政府,而是由不同的學者依據求學經歷與個人興趣,選擇性的從德國、法國、日本等地加以吸收,大約在20世紀初期完成此過程。自此,藝術(Art)將東西方的過去及現在加以統一,我們使用這個詞彙時,既可以稱呼達文西《蒙娜麗莎》,也可以稱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明明這兩件作品在創作的當下,「藝術」這一概念都還沒形成。另外舉個例子,公認(但五丁目不覺得)藝術史的入門讀物,宮布利希的知名著作《藝術的故事》(1950),書中將中國及日本的早期繪畫史,收錄於第七章,在羅馬藝術之後,中世紀藝術以前。
臺灣的「藝術」與「繪畫」
接著來說臺灣。
就在日本移植西方藝術概念的同一時刻,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1895)。最初,在1895年到1927年間,美術、藝術、繪畫(還有書畫)這類用詞在臺灣呈現混雜使用的情況,反映新的概念從官方向下普及至民間的過程。
這段期間的美術團體,大多以「繪畫」來標誌團體性質。例如臺灣第一個美術團體「臺灣書畫會」(以日本書畫家為主),或是第一個臺籍美術團體「七星畫壇」。不過翻閱當時報紙中的詞彙使用情況,仍可以發現書畫、繪畫等用詞被使用的越來越少,有被美術、藝術代替的趨勢。
1927年,臺灣第一次的全島美術展覽會,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開辦,其制度受到日本的「帝國美術展覽會」影響,後者則是參考歐洲官方沙龍展所建立的美術展覽。雖名曰「美術」,然而臺展並未設置東洋畫(包含如今的膠彩畫、水墨畫等)與西洋畫(包含油畫、水彩畫等)以外的兩大部門,反而帝展有雕塑部門的存在。導致臺展與其說是美術展覽,不如應該說是繪畫展覽。受到臺展的影響,1930年代以「美術」為名的藝術家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其中又以「臺陽美術協會」聲勢最大。臺陽原先只有西洋畫部門,直到1940年代才納入東洋畫與雕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殖民政府離去,百廢待興的文化荒漠中,以臺陽的成員為核心,主導了藝術體制的再建置,也就是「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因應政權的轉變,東洋畫被媒材和畫種較相近的「國畫」取代。自此形塑出今日我們對「藝術」的認知框架。
被藝術話語和哲學論述吞沒的學生
說完藝術與繪畫百年來的糾葛,我們知道如今藝術的定義是受到過去政治及社會環境的變遷而形塑出來的。而在這個「藝術」吞沒「繪畫」的時代,如P所說,造成「畫家在創作意義上的價值與標準的錯亂」,這份影響尤其在現代藝術以後尤為明顯。例如,受到超現實主義以後,藝術和心理學、哲學論述掛鉤的影響,如今的當代藝術,倘若沒有與心理學、哲學、社會學、天文學、科學結合生產創作論述,彷彿就是一件缺乏深度的藝術品。當然,在畫中表達深刻的文化意涵並無不可,這是增加作品可看性的方式。但如今藝術大學的學生,卻必須要花費大量時間生產「創作論文」,以非本科的生硬寫作能力,以及缺乏史學專業訓練的內容填充字數,非要如此才把自己的作品包裝成教授們滿意的「藝術品」,扣掉文字就什麼也不是。
隨著現代藝術的演進,有學者認為藝術的可能性終歸無盡,也意味著什麼事物都可以是藝術,認為「藝術的發展即將邁入終結」。於是,誤打誤撞上了賊船的「繪畫」,如今下不了船,跟著船一起莫名的覆滅。這部分按照P的說法,便是:「繪畫即使不依附於藝術,也可以活得不差。這就好像情侶間感情不在,分手即可,沒必要繼續忍耐同居,最終在家暴中同歸於盡吧?」
結論:你覺得繪畫應該獨立於藝術嗎?
追根究柢,《繪畫獨立》一書,是一群藝術創作者、畫家在網路群組的談話過程。也因此,P所預設的的談話對象都是藝術創作者、畫家,而非對藝術關心不深的一般社會大眾,所以這本書的預設讀者可能是藝術家群眾,以及困擾於藝術話語的「畫家」們。
也因此,對五丁目而言,這似乎不影響我們以既有的材料讀史、分析圖像史料的過程。學科的跨域、交融和衝突並不少見。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兩個領域結合、吞沒以後,其中一方會有主體性的焦慮,意欲脫離原先結合的情況,也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繪畫史」是否要跟著從「藝術史」之中脫離?而藝術史會不會跟著藝術一起迎向終結呢?由於篇幅有限,五丁目便不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總之,《繪畫獨立》是一本十分有意思的書,他點出許多當今藝術界、藝術大學環境的弊病,呼籲畫家脫離藝術的話語霸權,建立屬於「繪畫學」的主體性。對一般民眾而言,閱讀這本書則能理解,如今我們習以為常(或敬而遠之)的「藝術」是如何形成的。
時至今日,若剔除掉史料陳列般的藝術史展覽,美術館充斥著各種老調重彈的當代藝術,但繪畫作品越來越少,單就近幾年的北美館「臺北藝術獎」,究竟有幾個純繪畫的創作者入選呢?美術館及美術獎如此,不難想像,高中時代熱愛繪畫的學生,進入藝術大學後,都紛紛放棄純繪畫,走向錄像、行為、科技藝術的康莊大道。或許讀者們在閱讀這本書之後,能夠有不同的觀看角度,而不是被展覽中虛無的哲學論辯給勸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