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MonicaLee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物價高漲時期,大家生活有什麼改變?

MonicaLee
·
·

我和老公在前年一起達成生活撙節的共識,同時養成詳細記帳的習慣,追蹤資金的流入與去向,目的在於提高儲蓄率進而提高投資績效。記帳的目的在於「抓漏」生活中各種不必要、過度的開支,讓我們評估日常消費行為該如何調整。整年度結果看下來,除了無法避免的固定、必要開支,就算其他消費都已經減少,但由於這兩年來通貨膨脹加速,還是可發現漲價最明顯的是民生食品和油價(好像是廢話)。所以我們的家庭撙節政策,首先就從食物與交通兩方面著手了。

食:減少外食,貪嘴型消費大幅降低

以前特別喜歡吃夜市的烤魷魚,短短兩年價格從110元漲到150元,分量也稍微縮水,反正吃得不再過癮,乾脆就戒掉。順帶一提,好久沒逛夜市了,這是個明顯感受到通膨力度的場域。其實我有個不理解的點:夜市攤販不用店租、不需太多器材設備成本,為何漲價力度不亞於一般店家?且價格相較於店家沒有便宜太多。

手搖飲方面,以前喜歡喝某家的珍珠鮮奶茶,從一年十次降到0次,其他諸如可樂、超商飲料,反正身體也不適合攝取太多糖分,乾脆(不強迫性的)戒掉。

麥當勞、必勝客、肯德基等周末夜邪惡食物,從平均一個月一次改成一年一到兩次。而鹹酥雞、滷味等宵夜,差不多從一年十幾次,縮減成兩次。

而咖啡館,除了社交需求,幾乎是不消費了。

避免不了的消費是日常食材,以往一個月大概吃兩次大餐,平常幾乎每天都會外食一到兩次。去年四月開始改成一律自煮,扣除親友來訪上餐廳,去年四月以來,正餐外食次數不到三次。

開始自煮生活的原因,除了因為物價高漲,另一個原因是健康,醫生建議我多吃原型食物,外食往往會接觸到過多的加工食材。開始自煮後逐漸開發出自己的私家食譜,研發一個食材多種煮法,同時發現讀食譜也是種樂趣。原本從不踏入廚房、嫌煮飯麻煩又浪費時間的老公也連帶進化。從一開始不知道蒜頭竟然要剝皮,到現在洗菜、切菜、炒菜樣樣會,我趁機跟老公洗腦,烹飪不是雜活,是療癒心情兼培養生活美感的日常儀式。兩人一起備餐的時光,往往也是聊天的好機會,這是過去總是「飲食外包」的我們未曾發現的生活樂趣。

以前誤以為人數不多吃外食比較便宜,其實不然,之前周末兩人兩天外食費用約2000元,改成自煮開銷約800元,使用奢侈點的食材最多不超過1000,且吃得更健康、更多變化、更飽足(我和老公都是大胃王,外食的分量通常不足,不是多點餐就是額外再吃點心)。

交通/油價

基於環保理由,我平常幾乎都是腳踏車代步,盡量搭大眾交通工具,有特別必要才騎機車,這習慣已維持十多年,所以油價高升對我影響不大。但老公就不同了,汽車是工作之必要。 開不開車在以前從來是個不用考慮的問題,想開就開,現在開始得惦量其必要性。路線經過規劃,購物、辦事盡量一次做齊,食材用品也一次買齊。

以前沒事就開車去兜風,隨著心情越開越遠也無所謂,不自覺變成小旅行。而現在改成較多的山林健行,改用雙腳去探索,無意間發現幾個風景好的山林步道。

我和老公是周末夫妻,若老公評估周末回家不會用到車,就改成搭火車往返,開車來回油價約500-600元,搭火車來回約150-190元 (近距使用悠遊卡可打八折,普悠瑪、太魯閣和環島觀光列車除外)。兩人在住家附近的代步工具改成腳踏車,載貨、買菜、出遊都是如此,其實……還滿好玩的。

除了吃和交通,日用品、服飾的消費也減少了(從看到手癢就買的一年多次,改成一年一次,有缺再買或最多備一分,不大量囤貨)簡言之,就是遵照斷捨離運動的核心原則:精準消費,只買必要而非想要,少花錢,生活空間的雜物也變少了。照這樣的撙節習慣,一個月至少省下10000-15000,這些儲蓄可在未來生涯的投資上做更多的規畫與運用。

整體心得:

雖然消費少了,但意外開發出以前從未嘗試過的樂趣,吃的更健康、走路走更多,生活的滿足感不降反升。大家在通膨時期的生活方式有什麼改變呢?一起分享集思廣益吧,若關聯這篇文,我會去拍拍手的。

願大家在通膨時期依然保有滿足、豐饒的身心。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