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人文集的基本知識-文集的體例和文類
這次我想簡單談談明人文集的編輯種類以及各種文類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體例:明人文集我也收集了幾十種,雖然真正看完的不到五分之一,但就我的了解,文集的編排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依文類分卷編排:
如'王文成公全書'(王守仁)就是精典例子,全書依照語錄、書信、奏疏、雜文和詩賦等不同文類編排,有些文集後面會加上著者的年譜、傳記或墓誌銘等生平資料。大多數此類的相同文類之文章多依編年順序編排,但也有些文集例外,如呂坤的'去偽齋集'許多文章並未依時間排列。
2.依編年分卷編排:
這類文集是依照時間順序,收入各年的所有文類著作,如'趙浚谷文集 '(趙時春)就是如此編排。
3.依生涯階段或性質編排:
前者的代表有'認真草十五種'(鹿善繼),依照鹿氏不同的任官或居家時期編排而成;崔銑的'洹詞'也是依照'館集'、'退集'、'雍集'、'休集'、'三仕集'的相似邏輯分類而成。後者如張岳的'小山類稿'中書信依照辯學、論事以及處理不同地區事務為準來分類書信。
二、文類:文集中的分類相當龐雜,不同的文集也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以下僅以較主要的幾個大項簡單說明:
1.公文類:
公文的分類相當複雜,有制誥、奏議、題本、申呈、文移、覆奏語、表等,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深入了解,這裡不詳細說明。公文類是研究政治史相當重要的資料,尤其是現在明人文集大量發掘,不如以往僅限於'明史'、'紀事本末'或'明實錄'等史書,這些文集中的公文是更原始的一手史料,還有極大利用的研究空間。即使不做政治史研究,對於研究文學或思想而言,官僚生涯也是許多士大夫重要的組成部分,了解其政治作為能更豐富對該人物的理解。著名公文如張璁的'正典禮'、海瑞的'治安疏'、張居正的'陳六事疏'等等。
2.書信類:
書信也是明人文集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了解著者人際網絡往來的關鍵資料。尤其是書信並非是作者的自說自話,往往是有對話的對象或主題,因此採取的立場或態度可能與其他場合不同,尤其是能找到對方的書信相互比對,更能發現許多驚喜。許多重要的學術論辯和政治決定都在書信中展現,如王陽明给羅欽順(整庵)的(答羅整庵少宰書)被認為是研究陽明心學的關鍵資料,萬曆時耿定向(天臺)和李贄(卓吾)的書信為著名公案,呂坤(新吾)和鄒元標(爾瞻)的論學也是晚明一次朱學和王學的重要交鋒。政治方面高拱的書信提供許多隆慶時期邊政的有用資料,前面提到的張岳和其好友林希元對於越南事務的討論能夠研究嘉靖朝對越南的外交政策。即使是文學討論,也能在李夢陽、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著名文人中找到不少相關資訊。想進一步了解明代歷史的方法,就是先選擇幾本有興趣的文集按圖索驥,通過其中書信尋找相關人物的文集,不僅可擴大自身對相同時代的認識,更能反過來補充原來文集作者的其他生平面向。
3.詩賦類:
由於個人對詩賦無感,最不喜歡的文集組成就是大量詩賦和少量文章。原因為何?因為此類文體很難作為史料使用,而且解釋方極不明確又缺乏標準,頂多是知道作者有與某人物相唱和而已。比較有用的是有些前面會有小序交代創作背景,可做為作者生平的補充。代表人物如白沙子文集(陳獻章)白沙詩詞真的寫太多了。。。
4.序跋類:
'序'這類文體其實也是相當複雜、相當多元,部分的'序'確實就是寫在文集之前,林俊(見素)為蔡清(虛齋)寫的'虛齋集'序。但其他還要贈序和壽序之分,前者其實也是非常有用的資料,因為不少作者會在此交代自己和受贈者的關係,或是藉此申論自己的學術或政治主張,如王廷相(浚川)寫的'送涇野呂先生(呂柟)尚寶考績序'就說明的對呂柟的敬重和其不獲重用的惋惜。
壽序和壽文差不多,大多為應酬文字,價值不大。
'跋'為書後,許多重要學者的讀書後跋也蘊含重要的學術主張,或是對該書著者的看法,如呂坤的'書張太岳先生(張居正)集後'是少數呂氏提及其座師張居正的文章,表達了一種親身經歷過張居正掌政時期的官員,於萬曆晚期重新肯定張居正的政績。
5.墓誌、傳等他人生平文字類:
相關文體有傳主在世時寫的傳,由最親近者寫的行狀,以行狀為基礎寫的墓誌銘、墓表和神道碑等等。以上文字確實常為應酬文字,如散文大家歸有光的文集中此類文章便占了不少篇幅,自然有不少溢美不實之處,寫法也多具格套,因此有時候史料價值不高。但我認為這類文字作為補充正史的史料可能性仍未善加利用,許多重要的傳記資料確實來自這些文章,焦竑的'國朝徵獻錄'長為學者徵引,就是收錄了此類文字。
6.策問類:
此類文字可能是作者自己參加科舉所寫的作品,也可能是作為考官所做的範文,由於須遵守國家官方的學術標準,所以可能無法在思想上或政治措施上提出較具創見的內容,不過對於研究該人物思想仍有價值。少數文字甚至可能成為關鍵文獻,如高拱(中玄)'程士集'中所作的文章對'經權說'提出了新的詮釋。
8.語錄:
語錄為宋人文集開始出現的新文類,多為講學語錄,甚至延伸出語錄體日記或筆記。明代許多重要學者均有,著名者為王陽明的'傳習錄'上下卷。語錄對於研究他們思想的重要性無庸贅言,但應注意語錄多為弟子所記,會因弟子的認知和資質,當下的情境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讀,朱子語類不被朱熹的大弟子黃幹所認同正源於此,因此需審慎使用。部分語錄含有時事評論或以自身體驗為例,也有史料上的價值,如呂柟的'涇野子內篇'便提供不少嘉靖年間國子監的真實記錄。
9.年譜:
年譜作為文集的附錄雖不少見,但也並非所有人物皆有年譜。年譜的編纂者多元,最有價值者為譜主自編,如耿定向(天臺)的'觀生紀'就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次為弟子或親屬所編,如王陽明年譜即為其重要弟子錢德洪所編,能補史料之不足。其他後世學者所編多為整理文集中文字,依年月編成,提共額外的譜主資料有限。需注意即使是譜主自編年譜,仍有可能有年月勿繫情況,需審慎使用。
最後談談看了這麼多文集,我最喜歡的文集組成,公文+書信+語錄大於七成,剩下一些雜文,一成以下詩賦,是我最喜歡的文類比例。因為我真的不喜歡看無病呻吟的詩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