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姜克實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第五章 黄土岭战斗的实证研究(1)

姜克實
·
【第五章的前半部,考证了黄土岭战斗的基本过程】

5.1. 黄土岭战斗的用兵,部署

5.1.1. 地形

图表5-1 黄土岭战斗战场地形图

黄土岭伏击战的地点,并不在黄土岭村而在其东北1.7公里远的上庄子盆地。所谓盆地,指周围山脉环绕的自然形态。实际上从黄土岭向东北,至上庄子,寨坨(头)3.5公里之间,是一个西高东低的缓下坡,黄土岭村标高海拔680M,上庄子620M, 寨坨550M。周围被800M-1000M级山地环绕,形成一个天然盆地形状。黄土岭战斗中,日军在上庄子周围7-800米级高地坚守,而八路军各部队,在外围900-1000M级高地形成包围。黄土岭至寨坨的道路利用河滩地自然形成,上庄子段西方进口,东方出口两边也都有小高地存在。形成一个两头都可收口的袋状地形。东西两头的进出口,是两军攻防的要所。

5.1.2. 双方兵力对比

由于史料不足,参战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阿部规秀中将)全体兵力不能准确掌握。现在知道的只是留下战斗详报的独立步兵第一大队(辻村宪吉大佐)的数字统计。如下1.所示,其他部队数字只是一个类推的概数。

1.独立步兵第一大队(辻村大队)由第一中队(冈垣重中尉),大队本部,机枪队(约一小队),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的见城加强中队(见城大尉)编成,人员总数324名,山炮(BA)一门,步兵炮(iA)一门。重机枪(MG)5挺,轻机枪(LG)10挺,掷弹筒(MW)10架[1]

2.独立步兵第四大队(堤大队),是最初和辻村大队一起出动,进行上寨,下关和涞源南讨伐的独混二旅驻涞源大队。进军方向为走马驿,雁宿崖战斗中位于走马驿,没有受到损失。所以人员数约同辻村大队最初(雁宿崖战斗前)规模[2]。即约步兵两中队为主力构成,全体约400名弱。武器可确认配属有山炮2门(一小队),其他数量不明。从辻村大队类推,此时还应有步兵炮2门,重机枪约5-6挺。

3.独立步兵第二大队称中熊(中熊直正中佐)大队,是从怀来乘自动货车远道而来的增援部队。6日8时到达大张家坟。如同从蔚县前来的绿川大队见城中队一样,因为乘车,又担任补给,所以战斗兵员人数不会多。推测步兵不足两中队,全体最大约200余名。重武器类推为重机枪最大4-5挺,步兵炮1-2门。

4.旅团炮兵队。雁宿崖战斗阶段为一中队6门(堤大队3门,辻村大队3门)。其中辻村大队配属的三门在雁宿崖战斗中被杨成武部全数缴获。从新整编辻村大队仅配属一门山炮的记录看,黄土岭战斗中并没有新增加的炮队。是从原山炮中队,即配属给堤大队的一小队中抽调出一门配给了辻村大队。此外各大队还有自属的三一式炮步兵山炮,辻村大队1门(见城中队携带),推测堤大队有2门,中熊大队有1-2门。

以上即是黄土岭战斗中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全部阵容。称是旅团,由于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绿川)派出部分(一个加强中队)被编入雁宿崖受重创的辻村大队,所以没有独立建制。在张家口独立步兵第五大队(森田春次中佐)战斗结束后9日晚才到达司格庄,没能参加黄土岭战斗。所以进入黄土岭战斗的阿部旅团,虽称有四大队步兵,但实际仅有三个大队级作战单位,实际总数不足六中队步兵,人员约1,000名,加算民夫(约300?)[3],少数伪军等约1,400名。此数字从杨成武的战斗详报中也能得到旁证[4]。比起当初的涞源南讨伐(日军约800名加民夫总数1,100名),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用于补充雁宿崖战斗损失的绿川大队一中队外,实际增加的战力仅中熊大队两百余名。经整顿,补充后的辻村大队,仍是混成旅团黄土岭战斗的主力。旅团全体拥有重火器总数(概数)为火炮约8门(山炮3门,步兵炮4-5门),重机枪约15挺。山地作战,食粮,弹药等不足时要空投补充。旅团在11月9日,就有空投补充物资的记录[5]

八路军方面,按杨成武战斗详报,参战部队为晋察冀军区杨成武一分区第一团(陈正湘),三分区第二团(唐子安),一分区第三团(邱尉)和贺龙一二〇师特务团(杨嘉瑞)共四个整团,人数约5,000余名,若除去雁宿崖战斗的减员,实际人数应4,500名前后。《聂荣臻传》称: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除了原有的一分区一团、三团、三分区二团、曾雍雅支队外,令第二十五团和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也作投入战斗的准备,…贺龙同志已命令一二〇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归你指挥。”[6]。

相比下,聂荣臻传中多记录了曾雍雅第三游击支队和第二十五团,但按杨成武战斗详报,曾支队配置在三岔口,鼻子岭侦察警戒,第二十五团被调到30-40公里北方的“兰家庄,浮图峪一带,向涞源活动并侦察情况”[7],所以实际上未参加黄土岭战斗。除了杨成武指挥的三个团外,直接介入战斗的只有军分区炮兵连(杨九秤)和第一二〇师特务团。

以上四个团加一个炮兵连,总数约4,500名前后。重武器数量不明(无记录)。参考辻村战斗详报的数据(应是俘虏提供的部队装备情报),为一个炮兵连(火炮7门),重机枪14挺,轻机枪74挺[8]

如此,可看出一点特征,即杨成武部队的总兵力,武器数量都和雁宿崖战斗时接近。一面日军集结兵力总数量虽不多,但集中于一处,为雁宿崖战斗时(310名)的3倍以上,重武器数量两军匹配。所以比起10对1的雁宿崖歼灭战,4对1的黄土岭作战,对八路军讲,困难要大得多。此为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虽占有利地形却迟迟不能取胜的重要原因。从迄今八路军的作战经历看,从来没有过一次包围,歼灭日军步兵一完整大队(约800-1,000名)的战例[9]。重创日军一中队的战例也罕见,能包围歼灭的多是分割成小队以下单位的日军(可参考大龙华战斗),9月的陈庄战斗和雁宿崖战斗之所以称为大捷,即重创对象至少在架子上,可称为一个步兵大队(陈庄之战,田中大队全体约400名,死伤百余名,八路军5个团5000余名参战,结果类似雁宿崖战斗)。

5.1.3.战斗前的部署,兵力调动

阿部旅团长为了救援辻村大队,于11月3日深夜率本部警卫兵一小队为基干的救援队,从插箭岭指挥所出发,经白石口,鼻子岭,上下台,4日正午到达雁宿崖,与辻村大队汇合。同夜在雁宿崖宿营。5日未明进入南方大张家坟村,在此设立临时指挥所,部署了第二阶段的扫荡(550页,以下括弧中数字,均为「上庄子附近戦闘詳報」页码)。

受重创的辻村大队4日至5日在雁宿崖清扫战场,处置战死伤者。善后任务结束后于原地待命,5日夜间接到6日晨8时在大张家坟集结的旅团命令。6日晨0630,辻村大队长率领“第一中队(冈垣队,缺一小队)和机枪一小队出发,0745到达大张家坟”。立即进行了大队整编,“将(来援)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第三中队(MG一小队,步兵炮一分队,称见城队)编入本队指挥下”,构成新编辻村大队阵容(又被配属了一门山炮)。之后从独立步兵第二大队(中熊大队)运输队补充了弹药,粮秣后,“9时出发,位置于旅团本队先头,向司格庄方向前进(551页)”,黄土岭追击战从此开始 。

如此,阿部旅团四个独立步兵大队各一部,于6日晨集结于大张家坟。整编后改为辻村,堤,中熊三个大队(作战单位),合计约千名兵员。进入第二阶段的报复(弔い合戦)作战。辻村的《上庄子附近战斗详报》中,还记录了如下“气象,地形,住民状态”等影响作战的要素。

“山间云蒸雾缭,遮掩视野。气候寒冷刺骨,部队缺乏防寒服装”。 “作战位置于山岳地带,易守难攻。上庄子为盆地低处,进入此盆地的我旅团,如同袋中之鼠,对高地之敌展开攻击十分困难” “住民多通匪敌,对我并无善意”。( 553-555页)

以下是辻村上庄子附近战斗详报记录的“战斗经过概要”:

第一大队(辻村)6日0900,从大张家坟出发,向司格庄前进。11时后到达司格庄西端时听到密集枪声。旅团命令中熊部队为右第一线,堤部队为左第一线,对此敌展开攻击。辻村大队作为旅团预备队,在司格庄东侧河滩集结待命。1300,接到如下旅团命令,仍作为旅团预备队,引导炮兵队向黄土岭前进。(560-561页)

旅团命令『とこに作命甲第322号』云:

1.旅团前面有敌败残兵若干。黄土岭附近被若干敌兵占领中。敌主力推测在上庄子附近。寨坨附近敌主力向东方退却中。2.旅团将突破前面之敌,捕捉敌主力。3.第一线两队迅速突破敌弱部向黄土岭东方前进,捕捉敌主力并展开攻击。4. 炮兵随第一线战况进展向前移动阵地。5. 预备队在炮兵队前方行进。6. 大行李在炮兵后方前进。后卫队位置如旧。7. 余将跟随第一线部队,经黄土岭向上庄子方向前进。(563页)

从部署看,阿部旅团长将两个步兵大队配置于左右两侧高地侦查地形敌情,掩护本队、炮兵、行李队顺河滩道路前进。显然比雁宿崖战斗时辻村大佐的部署要精明。可是,阿部的弱点在没有正确掌握敌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八路军主力,遇到到日军主力攻击后丧失战意,正从黄土岭,寨坨节节向东方后退。殊不知八路军主力的第一,第三两个团正在东方,和南北方山间待机,第二团,第一二〇师特务团也正向战场急援中。有集中优势兵力与日军主力决战企图。

   5.1.4.杨成武的黄土岭歼敌计划

杨成武的战斗详报中,记录了6日预定的歼敌计划如下:

我们的部署:令第1团1个营在黄土岭正面扰击,无论如何不让日军占领该地,2个营迂回到黄土岭西北,预备向南出击。第3团从大安,长祥沟(黄土岭西南2公里)以司格庄为目标,由西南向东北出击,第2团由吉河出动,占领张家坟以西阵地由西向东出击包围歼灭之” 同时“贺龙师长令第120师特务团由神南北上参加战斗[10]。

按此计划,歼敌作战地点在黄土岭附近。结果“因第二团联络困难未出动,特务团未赶到,战斗未能按照计划进行”。不仅如此,严命“无论如何不让日军占领”的黄土岭村,在日军两个大队攻击下,傍晚轻易陷落敌手(同前,80页)。此结果使准备了两日的杨成武歼敌部署遭到挫折。可以说日中两军主力的第一次交锋,是杨成武部队的失利。好在进入黄土岭的日军,并没有察觉到杨成武部署的集中优势兵力的歼敌计划。入夜后的黑暗和居民的“消极协力”姿态,也使阿部规秀不能收集准确的敌情情报,两眼摸黑,以为敌主力已撤走。到次日上庄子战斗开始之前,一直不明周围有敌主力所在地。

“6日1600,辻村大队与旅团司令部一同进入黄土岭村,同夜与旅团司令部在该地宿营。中熊部队与堤部队尾追敌尾前进到上庄子附近宿营”。进入上庄子的目的是“为有利于明日攻击。确保前方要地,侦查敌情,地形”。 入夜后,战场一片静寂,仅上庄子方向和黄土岭东北高地传来稀疏的枪声”。

6日2130,辻村大队长接到旅团命令如下(564页)

本日交战结果,敌主力沿黄土岭,上庄子,寨坨,乔家河河道退却,其一部现在上庄子东方高地。

1.旅团于明日沿相同道路向乔家河方向追击前进。

2.辻村部队(附属井阶炮小队(欠一分队))作为前卫,明日8时从黄土岭东端出发,位置于本队前300米处,沿黄土岭,上庄子,寨坨道路向乔家河方向追击前进。

3.其余部队为本队,以通信队,旅团司令部,中熊部队(缺田中队),炮兵队,堤部队之顺序跟随前卫向乔家河方向前进。中熊部队,堤部队于上庄子加入旅团行进序列。

4.炮兵队明朝出发前,在黄土岭将井阶小队配属给辻村部队。

5.田中队作为大行李后卫,在本队后方两公里处跟进。

6.余在黄土岭司令部,明日朝随辻村部队到达上庄子后,在本队先头行进。

图表5-2 11月7日日军行进计划图

2200 ,辻村独立步兵第一大队长于黃土岭村根据上述旅团命令,下达了『つひ甲第232号命令』摘要如下:

大队(配属井阶炮兵小队)作前卫,明7日0800从黄土岭东端出发。经上庄子→寨坨→向乔家河方向沿河道追击前进。各队按部署于0740在部落东端集合。行军序列为尖兵中队(冈垣队,附属牛田小队),本队(本部,中村小队,见城队(缺一分队),大行李,见城一分队)。前进时余于本队先头。(571-572页)

从以上命令可见直至11月6日晚,日军也丝毫没有察觉到杨成武的意图和部队调动情况。以为八路军主力正沿道路,退向乔家河方向。

5.2. 11月7日黄土岭的战斗

 11日6日夜阴雨,7日天明雨量渐增。清晨辻村大队按预定计划出发。出发一小时前(7时) “旅团突然下达前进中止命令”。原因推测是为了避雨或收集掌握敌情。从用兵部署看,阿部规秀虽不晓敌情,但行动一直比较谨慎。生怕像雁宿崖战斗一样再次上当,误入敌军包围圈。

9时,辻村大队再次接到出发命令,大队仍作为尖兵出动。

“10时,部队未遇到任何抵抗进入上庄子村。此时,上庄子东北侧,东侧高地之敌仍然占领着阵地,与昨日夜到达的中熊,堤部队一部对峙中”。小雨中云低天暗,能见度不佳,敌弹不时飞来,但部队很难发现敌影和确定弹道方向。尽管如此,大队仍决定按计划向乔家河方向前进。(574页)

一面,由于前进方向敌部队的阻击和辻村大队尖兵队的应战,使前进中的队列受阻,后方行进部队渐渐与尖兵队缩短距离。当日军全体进入上庄子盆地口后,道路口后端被从黄土岭方向尾追而来的八路军第二团,第一二〇师特务团堵死,形成包围圈。

11时,当阿部觉察到旅团在盆地中进入八路军大部队包围圈后,立即下达反转命令,命前卫的辻村大队转为后卫,部队全体回头向黄土岭方向(大张家坟)突围撤退。辻村战斗详报记载:

11时稍前,正当大队展开攻击,欲破敌前进之际,忽接到旅团命令,按堤,中熊,辻村部队顺序,分第一,第二,第三梯队,从上庄子出发向大张家坟方向转进。受命后(辻村)大队变为转进掩护部队(尾部),进入上庄子东南棱线,东侧高地和东北侧高地。

虽然阿部旅团长反应十分迅速果断,但敌情判断的错误,使旅团的突围部署又出现第二次失误。阿部错误认为八路军主力仍在当初行进的前方(即东方,寨坨方向),为了避免在地形不利的上庄子盆地被围,命令部队迅速退向黄土岭。实际上八路主力两个整团,都堵在后方(西方,黄土岭方向)。上庄子盆地出口(黄土岭方面)已被八路军主力牢牢封死。

12时,按命令第一梯队的堤部队开始(向黄土岭方向)行进,立即遭到隐藏在各山顶 棱线之敌的猛然攻击,旅团四周已被众敌包围,敌方并有逐渐增援之势。旅团长见此,命令各部队暂时于现地死守,趁势准备反击。此时敌彼我形势如图二所示。(576页)

图表5-3 辻村大队战斗详报附图

从地图可看出,杨成武部队在堵住黄土岭(西),寨坨(东)道路的进出口后,开始向北方山地增兵,防止日军从防守薄弱的北方山地突围。迫击炮连的一部,也被搬运到北方山地。对日军阵地形成威胁。辻村战斗详报记述:

敌军部队利用地理优势,15时后大量增援第一线,战斗愈加激烈,此时敌迫击炮弹开始在我方阵地附近落下。第一线各处展开激烈的手榴弹战,我部奋死抵抗。上庄子东南侧高地见城队松田小队在手榴弹雨中坚守阵地,“战斗中其队的岸本分队终于不支,全员壮烈战死”。(577页)…后方防御阵地出现危机。为了安全,上庄子村内的“旅团司令部向中熊部队后方移动”。

此时(1500以后),旅团主力的大部分(两个大队)为了突围被用到西方(黄土岭方向),此部署削弱了旅团的后卫(辻村大队)能力。后卫大队因分散过度,兵力不足,7日午后战斗中处处出现危机,特别是见城中队出现多数死伤。岸本分队7名全员战死。本来与辻村大队一起在上庄子村内设营的旅团本部,也为安全起见,移动到中熊大队后方(战斗附图中的箭头方向)。阿部中将,即在移动后的新地点(教场附近民宅),18时30分頃中弹负伤。辻村战斗详报记载:

若按此被动状况推移,前途绝不乐观。所以大队长决意主动反击,突破山地间敌包围阵一角突围。副官将此计划呈报旅团长。时间为1800稍过(578页)。

此报告发生在阿部旅团长中弹之前,辻村大队副官赴旅团本部之后。此前后,考虑阿部旅团长也在准备突围部署。18时后召集各队传令将校之举,推测即是部署突围反击。报告书《阿部部队长之奋战》(田中新一参谋长执笔)中写道:

阿部旅团长在前线观察敌情之后,决定集中兵力从西南方向对敌展开攻击。为下达此命令,来到上庄子南方一公里处一农家院内,正向受命者传递命令时,偶然飞来的一颗迫击炮弹,落在中将数步之远处。旅团长腹部及两腿受重伤,于三小时后的午后9时50分绝命[11]。

阿部旅团长和司令部高级参谋的负伤,使指挥系统一时出现混乱,动摇。“电报员肆意发出悲观的求援电报。因为预感危机烧毁了密码表,所以此时只能用明码呼叫…[12]。负重伤的石川参谋,立刻察觉到司令部混乱中的动摇,忍痛来到屋外严斥不知所措的卫兵,使其进入守备态势。之后司令部人员在森严警备中过夜。为防止万一,石川命令将旅团长转移到高地隐蔽”[13]。阿部旅团长21时50分,于隐蔽处死亡。

5.3.  11月8日晨日军的突围反击

旅团长负伤和司令部内的一时混乱,并没有影响到辻村大队反击作战计划的施行。发起反攻的突击队主角,被选定为辻村大队第一中队(冈垣队)。

趁薄暮掩护,(辻村)大队长命令上庄子东南高地见城队松田小队,东侧高地冈垣队长谷川小队,北侧高地荻野谷小队悄悄移动,集结于北面见城中队所在高地,又命令冈垣中队前进,占领此高地最北端,做好黎明对北侧高地之敌阵地奇袭准备。见城队负责此高地两端警备。(辻村大队长)“命令井阶小队,彻夜将火炮分解搬运到北方高地西端鞍部,占领阵地做好明朝对南方棱线之敌,北方高地之敌炮击准备”。(578页)

此部署均在夜幕掩护下进行。入夜,战斗停止后,敌我进入对峙。此时辻村大队长悄悄放弃了东方,东北方,北方的三处主要阵地,将全部兵员集结于见城中队主力所在的西北方高地,准备翌日晨的全面突击。此判断十分正确,行动也十分巧妙。西北部(杨成武第一团阵地)正好是包围圈的薄弱地点,配置部队稀少。且辻村大队于夜间隐蔽行动,企图并未被第一团所察觉。

夜间,在部队移动后(辻村大队部夜间向北方高地移动,旅团本部午后已转移到教场),上庄子村处于无人,无设防状态。此时,八路军的夜袭队模入村内,实施了手榴弹夜袭。已进入北方高地的辻村大队则隔岸观火,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14]。夜袭推测是贺龙的独立团所为。之后特务团长杨家瑞自称在“袭击敌司令部”时,当场用枪击毙了阿部规秀。证据就应是此夜袭存在。实际上杨家瑞团袭击的仅仅是一个司令部的空巢。阿部此时已在新地点(教场附近新指挥所)死去,辻村大队本部,也转移到次日总攻的第一线。

一面,“此间(夜间)敌第一线不断投掷手榴弹试图展开突击,特别是东南方阵地的松田小队方面,遭到敌数回夜袭。应战中,小队长松田见习士官壮烈战死。大队本部及见城中队主力阵地附近,也受到白天完成测距准备的敌迫击炮弹夜间集中射击,出现战死一名,负伤三名的损失”( 579页)。

图表5-4 辻村大队战斗详报附图 11.8 从北方突围成功

从辻村大队的记录中可见,敌方的迫击炮,在此战斗中的确起到了不少作用。包括18时以后对教场司令部的炮击在内,都应是“白天完成测距准备”的定点射击(夜间按坐标盲射)。夜暗中击中教场司令部的迫击炮弹,也应是其中的一颗。8日凌晨0100,辻村大队长招致冈垣中队长,下达了以下突击命令:

1. …贵中队前方高地集结有约150名敌,企图对我攻击。2.大队计划于黎明奇袭此敌,突破敌包围圈,并继续扩张战果。3.冈垣队于黎明全力突入此敌阵地,将其压迫到山脚下歼灭。之后对东方高地之敌警戒。大队在贵队突击成功后,率见城中队出击黄土岭敌根据地侧背,威胁其退路。贵队若有可能跟随大队后方前进。(580-581页)

按计划,冈垣中队约80名,于8日黎明5时开始攻击,7时稍后趁浓雾掩护一举突入敌阵…,突袭成功。

…东方渐白,浓雾消散,见附近之敌横尸累累,惨不忍睹。其数至少百数十名。此白刃搏斗中,我方仅死亡1名,负伤3名,大队本部…按预定计划进入黄土岭北侧攻击敌左侧背,冈垣队警戒中的东方高地之敌,惊恐下放弃阵地溃逃,冈垣队按计划追及到本队后方。

在大队长命令下,炮兵于天明对河床南侧之敌开始炮击,大队本部率领见城中队与冈垣中队呼应,沿山脊迅速前进,进入黄土岭北侧高地,威胁封锁了敌退路。至此,敌包围圈一角终于瓦解,时刻为8日10时30分。

我炮兵继续向对我形成威胁的河床南部高地之敌猛射,炮声的回响震撼山谷。炮小队长井阶腿部被敌弹贯穿后仍继续指挥战斗。

破围同时,“堤部队,中熊部队方面战况也出现进展,压迫正面之敌步步后退,并进入黄土岭村东侧。”

之后辻村大队击破各处之敌防御,于8日1630占领黄土岭西侧高地。在我部迅速行动和威胁之下,黄土岭附近之敌终于退出战斗。败敌在附近制高点留下部分监视兵后,主力排成纵队,向南方,及西南方开始退却…”(581-585页)

图表5-5 11.8 辻村大队突围路线

以上是辻村记录中的清晨奇袭作战过程。突围的成功,和破围后辻村大队沿西北山脊向西南方的迅速迂回,从侧面威胁到黄土岭村八路军司令部的安全。同时东方堤,中熊两大队的攻击,也逼近黄土岭村,最终成为杨成武放弃作战,命令主力撤退的原因。此成功,为辻村本人挽回了雁宿崖惨败的部分脸面。但战斗详报中记录的突击中敌遗尸120的数字,笔者认为并不准确。此方向八路军(一团)守备兵力薄弱,从冈垣中队士兵的突击记录看,突击目标的各阵地之守敌不过十数名,且有人目睹“敌遗尸20具”之证言。当然由于正面战线开阔,各突击班并不一定能看到敌损失全体。

值得注目的还有“与冈垣队呼应进入黄土岭北侧高地,逼近敌退路”的文章表现。即辻村大队虽突围成功,沿山脊迂回至黄土岭北方高地,但并没有下山攻击黄土岭村。只称是居高临下逼近,威胁。战斗详报记录:“1800,接旅团司令部命令,占领黄土岭西侧高地,及司格庄东北高地对西南之敌警戒中过夜”。“ 9日也同样,确保占领高地向司格庄方面搜索敌情,协助旅团作战”。此几处记录都可证实,辻村大队突围后并未下山攻击敌司令部,理由应是攻击能力不足,而八路军方面人数众多。所以企图以地形优势胁迫敌军方面自主撤退。

辻村记录,“部队从7日晚以来,食粮紧缺,9日13时,友军飞机前来空投了食粮”。 但“第一次空投失败,食粮落入敌火力控制下的河滩地[15]”。此记录说明八路军部队直到9日,也没有完全撤出战场。(杨成武称敌此时敌机投下“7名指挥官”,内容不实)。

9日16時,辻村大队奉命下山,進入八路军已撤退后的司格庄。黄土岭战斗到此结束。由于兵力不足,日军也未扩展战果,发起追击,只是任凭其自主撤出。晚间21时,从张家口来援的森田第五大队始赶到司格庄,各部队在司格庄集结。此时,辻村大队接受了护卫阿部旅团长遗骸和重伤员返回涞源的新任务。9日晚在司格庄宿营,10日晨出发经雁宿崖返回涞源。

11月10日7时30分,辻村大队从司格庄出发,护卫阿部部队长遗骸与重伤员向涞源前进。10时顷,到达大张家坟东侧,发现敌一部仍占领西方高地,企图妨害我前进。大队命尖兵见城中队对此敌展开攻击,本队沿山脊线向涞源北进。14时30分到达雁宿崖东侧高地,与稻毛队联络。小休后留下见城队掩护,15时30分再次出发。在雁宿崖北侧地区又受到敌的骚扰。最终在见城队,和先行派遣的冈垣队谷川小队掩护下,安全通过此地。

日没时部队到达三岔口,22时后到达鼻子岭,0时30分到达白石口大休两小时。11月11日5时30分,部队行进到达下北头,于此地改乘自动货车,7时10分到达涞源。(588页)

图表5-6 11.10辻村大队返回涞源

黄土岭战斗后,杨成武部队主力于8日退向东方乔家河和西方银坊方向。在大张家坟至雁宿崖一带留下部分监视兵,分散在山地各制高点。

阿部旅团各部,在旅团长代理(11月8日任命),独立步兵第三大长绿川大佐指挥下在司格庄及大张家坟集结,等待下期作战命令。11月11日,北支那方面军下达“ラ号作战命令”,独混成第二旅团在绿川大佐指挥下,配合第二十六师团,百十师团一部,开始了大规模报复扫荡。12日,陆军参谋本部下达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新任旅团长人见与一少将的任命书。

此时,返回涞源的辻村大队,由于损失过重,需要整顿没有被投入“ラ号作战”,作为驻蒙军预备队,一直位置于涞源待命。(590页)

5.4. 辻村大队战斗详报统计解说

图表5-7 黄土岭战斗辻村大队的人员构成表和死伤表(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辻村大队的战斗详报中,有几个史料价值贵重的附表。第一号附表是黄土岭战斗中辻村大队的人员构成表和死伤表。记录了大队总人数为324名(内将校15名),死伤48名(内死亡21名)。

内容是雁宿崖战斗后,经11月6日整顿再编后的状况。其中雁宿崖战斗后辻村大队的残余部分(除返回涞源的遗骨护送队(第二中队),重伤员以外可动用战斗力)为158名(内将校9名)。包括大队本部44名,冈垣第一中队79名和机关枪队36名。此部分在黄土岭战斗中的新损失为死亡4,负伤8名。

从此表计算中也可得知,雁宿崖战斗前辻村大队全体390名人员中,战斗后还剩(生存)248名(包括返回涞源的伤兵约90名)。此表佐证了雁宿崖战斗中,杨成武部并没有将辻村大队全部“歼灭”的事实。虽结果为惨败,但实际死伤总数142名,不足参战人员总数(310名,不包括冈垣中队80名)一半。

表中可见新编入、配属部分为绿川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第三中队(见城中队)138名,旅团炮兵中队一小队23名,和无线分队5名,共176名。其中在黄土岭战斗中出现较大损失的是见城中队,共死亡14,负伤17名,损失率达22/100. 见城中队7日在黄土岭战斗中分为两处,中队主力配置于上庄子西北方高地(8日晨突围处),第二小队配置于上庄子东南方高地。死伤者大半出现在7日东南方高地的激战中。辻村的战斗详报记录了其第二小队岸本分队7名“全灭”,第四小队(MG)松田准尉战死等内容。作战对手应是杨成武独立师第三团。

有一点存疑处是辻村大队死伤48名(内死亡21名),和冈部直三郎驻蒙军司令日记中记录的旅团全体死伤79名[16](死亡20名)之间的矛盾。辻村大队是黄土岭战斗的主角(主力),死伤最多无可非议,但大队死亡统计数超出冈部记录的旅团全体死亡数1名。按记录日期,冈部日记的记录日期是11月10日。17日对陆军省报告中,也采用了这一数据(雁宿崖,黄土岭两战斗中“我战死约百名,负伤约百十名”)[17]。而辻村的战斗详报,作成于冈部司令报告之后,应完成在战斗后1-2个月内。从时间序列判断,之后的统计应愈加完善,所以笔者判断辻村的后出记录应比冈部记录更为准确。

一面,最终的战损数字到底多少?据笔者的精密考证,战死者共26名(包括之后的战伤死),绝大部分出自整编后辻村大队,堤,中熊两大队损失轻微。

图表5-8 黄土岭战斗辻村大队新编成内容 (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第一号附表其二中,可以看到辻村大队的将校配置和全部武器装备情况。是了解阿部旅团战斗力的重要参考。324名人员中有手枪11支,步枪183支。轻机枪、掷弹筒各10挺(架),重机枪5挺,山炮1门,步兵炮1门。

由于在雁宿崖战斗中辻村大队配属火炮全灭(4门被八路军缴获),此处的山炮是旅团炮兵重新配属的一门(井阶炮小队),步兵炮则是见城队带来的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的一门(铃木小队)。从此表也可类推出(以上数字×3)阿部旅团主力的三大队步兵的人员总数和武器的概数。即人员全体约900-1,000名,火炮6门,重机枪15挺。  

图表 5-9 辻村大队本部编成表(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以上表格(11-9)是辻村大队本部的编成表。本部是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参战的部分。此编成表也是战斗时的临时编制,共43名。和前出独立步兵大队编制表(22名)相比,人数扩大近倍。为何不参战的本部,人员有大量增加?除了临时增强的作战指挥,情报,警戒,通信部门外,最显眼的是多了行李队的14名。

笔者曾有过考证,即担任地方守备任务的独立步兵大队(编制810名)中不存在大,小行李队和辎重车,马匹。而普通师团的步兵大队中有120名编制定员。由于不存在行李队编制,所以独立混成旅团出动作战时需要临时组织行李队。山地作战中几乎都是雇用民夫,驮驴(马)。每大队需要100驮前后,民夫同数。管理监督此驮马队的,即是临是从下级部队抽出的大队本部14名人员。此外还应有数名至十数名伪军。同样从事管理运输队任务。“李翻译”一名也被编制在行李队中,说明有对中国民夫传递命令,指示的必要。

以上可了解到,独立混成旅团的行军队列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这种运输粮秣,弹药的行李队,由征用民夫构成。八路军的敌情情报中,通常将行李队的民夫人数也算到“敌军”总数中,将击毙民夫数字,也作为歼敌战果处理[18]

图表5-10 黄土岭战斗辻村大队冈垣中队战斗编成表(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上表(11-10)是冈垣中队编制表。冈垣中队第三小队(后藤小队),在雁宿崖战斗中担任辻村大队后卫,损失大半,后藤小队长战死,所以该小队并没有出现在黄土岭战斗中。残余者11月5日,应和永田中队一起护送遗骨返回了涞源。另外,在雁宿崖称“全灭”的下士官候补小队(新井队),实际上有15名未死伤者(第一分队)被编入冈垣中队[19]。担任辻村大队警卫的染谷金一的名字,在此表中也可寻见。中队武器记录为4挺轻机枪,四架掷弹筒。

图表5-11 辻村大队配属见城中队编成表(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以上(11-11)是配属给辻村大队的见城队编制表。从见城中队编制看,属于加强中队。除了普通建制的三小队步兵外,还配置了两挺重机枪(2分队),一门步兵炮,一部无线电台。见城队是驻蔚县独立步兵第三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的派遣部队,乘车前来。因为辻村的黄土岭战斗详报中不见第三大队的记录,也不见绿川大队长出现,所以可以肯定黄土岭救援中绿川大队只派出一个加强中队。由于辻村大队损失严重所以未另立建制,整编时与辻村大队残部合并到一起。从此表推测,同样从怀来县远路乘车来援的中熊大队人员也不会多,但武器配备会好些。绿川大佐于阿部规秀死亡后翌日被任命为旅团长代理,赴涞源组织援兵。后率领见城中队参加了11日后开始的“ラ号作战”。

图表5-12 黄土岭战斗辻村大队武器损失,消耗表(JACAR:C11114491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战斗详报第三号附表(11-12)中记录的是辻村大队的弹药耗费和武器损失。从使用炮弹种类可分析出混成旅团的火炮种类。得知旅团配属的山炮(井阶小队)是九四式,而见城中队的步兵炮并不是九二式,而是旧式的三一式山炮。新式九四式山炮(井阶小队)未记录消耗一弹,并不会是未使用,应是作表时未取得配属部队的消耗数据(管辖不同)。辻村战斗详报中记录了7日夜调动井阶小队上山,8日“在大队长命令下,炮兵于天明对河床南侧之敌开始炮击,配合反击”。“炮小队长井阶腿部被敌弹贯穿后仍继续指挥战斗”等多处有关炮兵的作战记录。所以不可能一弹未发。

表中见城队(第三中队)损失的重机枪1挺,是被击毁还是被缴获不明。从战斗详报内容分析,应与阵亡的MG松田准尉指挥的战斗地点有关。轻机枪2挺,步枪17支的损失也都出现在见城中队,和前出死伤表中见城中队死亡14,负伤17名的人员损失匹配。说明见城中队在7日的战斗中,死伤较严重,不仅是辻村大队,也是阿部旅团全体在黄土岭战斗中损失最严重的部队。扩大宣传之前的八路军初报战果中,记载七日战斗中缴获敌轻机枪两挺,步枪20余支,指的也应是见城中队的损失。除此战绩之外,八路军全体在整个黄土岭战斗中并没有别的明显建树,中熊,堤两大队战斗中几乎没有出现损失。



[1] 戦闘詳報第一号附表其二「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支那-支那事変北支-651,592頁。(JACAR:C11111448600)。

[2] 前载「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538頁。

[3] 民夫数量从辻村大队7月灵丘讨伐战记录中的驮马数记录推算。「独立歩兵第1大隊 霊邱7月討伐行動詳報」(JACAR: C11111447400/384頁)。

[4] 杨成武称日军全体数为1,500名(不包括民夫)《雁宿崖,黄土岭战斗详报》《杨成武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79页。

[5] 前出「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587頁。

[6] 《聂荣臻传》《“名将之花”的凋谢》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285页。

[7] 杨成武《雁宿崖,黄土岭战斗详报》《杨成武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79,80页。

[8] 前出「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557-559頁。(JACAR:C11111448600),此数字为敌情情报,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9] 在被八路军所称一次战斗称“歼敌千名”以上的几个有名大捷中,平型关大捷(37.9.25)包围的是日军两中队汽车兵,加一支行李队,总数不足500名,结果仅歼灭了其中约百人的行李队。放跑了被重创的汽车兵(日军方面战死总数165名)。广阳大捷(1937.11.4-5)毙敌总数102名(不包括47名民夫),其中属于歼灭战成果部分,只有一个步兵中队的半部,和半个野战医院合计约60名。陈庄大捷(1939.9.28-10.1)虽重创日军独步第31大队(总数约400名),但也未能歼灭被包围数次的田中大队主力约300余(未形成歼灭战)。最终日军损失总(不包括民夫,伪军)数仅约106名(内战死者约43名)。细节参考笔者的该当研究。

[10] 杨成武《雁宿崖,黄土岭战斗详报》《杨成武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80页。

[11] 参照《阿部部队长之奋战》「陸軍中将阿部規秀戦死に関する報告」陸軍省-陸支普大日記-S15-5-226,454-464頁。

[12] 『岡部直三郎大将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251頁。

[13] 『岡部直三郎大将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256頁。

[14] 『蒙古の黄土/第一中隊戦史』サンケイ新聞社生活情報センター、1985年、94頁。

[15] 前出『蒙古の黄土/第一中隊戦史』サンケイ新聞社生活情報センター、1985年、105頁。

[16] 『岡部直三郎大将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251頁。

[17] 前出「陸軍中将阿部規秀戦死に関する報告」JACAR :C07091447900.

[18] 比如统计数字比较准确的杨成武战斗详报中,记录雁宿崖战斗中敌军总数为500名,黄土岭战斗的敌军总数记录为1500名,实际数若加上行李队的民夫等,实际数量与此数并无大差。

[19] 此处15名的数字,和染谷回忆录中的“仅生存7名”矛盾。笔者认为应以此档案文件为准。即11月3日午后,战斗中新井队(下士官候补,全31名)的增援人数不是22名,而是16名,或者22名并未全部战死,而是有6名生还。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