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聖經》讀後心得:全方位的加密貨幣專書

Waki瓦基
·
·
IPFS
·
數位貨幣、數位資產、加密交易與區塊鏈的過去與未來

你想要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幣,卻不知道從何下手嗎?你對加密貨幣如何運作,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嗎?加密貨幣會不會威脅到法定貨幣的存在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透過一本書,讓你獲得全方位的完整解答。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今年初,我聽完了電扶梯走左邊 Podcast 的這集「#37 媽媽都聽得懂的區塊鏈基礎 – ft. 我媽+電粉 Rinnie & Kevin」節目之後,很佩服主持人 Jacky 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講解區塊鏈給他的媽媽。他們還聊了比特幣、以太幣、DeFi …等應用,最後真的讓媽媽「聽懂了」,她還可以反過來精準地解釋!大力推薦這集 90 分鐘的對談,會幫你輕鬆入門區塊鏈的基礎。

後來我在網路上瀏覽相關資訊,發現「幣圈一天,人間十年」這句話所言不假,玲瑯滿目的資訊讓我不知道從何下手,不斷更新的資訊也讓我感到跟不上腳步。直到最近,我找了《加密貨幣聖經》這本書來讀,才終於解答了我心中滿滿的疑問,建立起對區塊鏈和數位貨幣最基本的認識。

Photo by David McBee on Pexels.com

這本書在說什麼?

加密貨幣聖經》的作者是同時具有傳統金融和區塊鏈產業豐富經驗的安東尼.路易斯(Antony Lewis),他在這本書裡從最基本的貨幣本質講起,讓我們理解傳統的法定貨幣和新興的數位貨幣到底有何異同。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拿捏恰到好處的難度,詳細解釋了比特幣、以太坊、以太幣、區塊鏈背後的技術原理。

雖然作者自己服務於區塊鏈產業,可是他以十分客觀和中立的角度,去分析這些加密貨幣的運作和管理風險,而且舉出很多歷史上面發生過的事情,告訴我們加密貨幣有它不可取代的優點,但也不像許多人吹捧的美好。只有當我們真正認識背後的原理和風險,才能建構出一套對於加密貨幣的清楚理解。

這是一本全方位的加密貨幣專書,由於書中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以下僅摘錄三個我讀這本書時關注的重點:比特幣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比特幣是一個理想的貨幣嗎?比特幣真的像支持者說的那麼美好嗎?


比特幣的意義

在傳統的金融體系,如果你要開戶,就必須提供個資讓銀行「審查」。如果你把錢存進銀行,銀行會用一份「集中式帳本」來管理你的帳戶,所有的交易都要透過銀行管理的電腦來運算。如果你要把錢匯到另外一個人的帳戶,就要透過雙方的銀行、中央銀行、清算銀行之類的「第三方」金融機構,來幫你結算這筆交易。

在加密貨幣的體系,例如比特幣,如果你要開戶,你「不用被審查」就可以透過密碼學的原理,建立一組獨一無二的帳戶地址。你的交易紀錄被儲存在「分散式帳本」裡,由分散在全世界一萬多台獨立運作的電腦,來運算、驗證、紀錄所有人的交易紀錄。這種帳本就是「區塊鏈」。如果你要把錢匯給另一個人的帳戶,不需要透過第三方金融機構,只要區塊鏈上的電腦「共同驗證」運算後的結果就可以成立。

傳統的金融體系,優點是有金融監管單位可以保障你的權益,如果遇到金融糾紛,你能找到相關機構協助解決。但缺點是你的帳戶會被審查、追蹤、管制(例如帳戶被凍結)。

加密貨幣的體系,優點是帳戶和交易不會被任何第三方審查、追蹤、管制。但缺點是沒有金融監管單位,一旦遇到帳戶被盜之類的交易糾紛,基本上是求助無門。

你或許會問,被審查和監管有什麼不好的?那是因為,我們身處相對良善的法治國家,所以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在許多極權國家底下的金融機構,甚至會配合政府的意思,凍結同性戀、移民族群、或任何政府看不順眼的異議人士。

而比特幣的出現,是人類史上頭一次,發明出一套系統,不需要第三方中間機構介入,就可以將價值從甲方轉到乙方。因此比特幣的劃時代意義,在於這是一種可以抵抗審查的數位現金,讓每一個人不須透過金融機構,即可直接付款給另一方。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比特幣不是貨幣

雖然比特幣的後面有一個「」字,可是它並非一種「貨幣」。作者從傳統貨幣的定義切入,說明在學術上對於「錢」的定義,理論上會滿足三種條件。

  • 交易媒介:代表金錢是一種支付機制,你可以付錢交換東西,或者清償債務。被愈多人接受的媒介愈好。
  • 儲存價值:代表在短期之內,金錢的價值不會與今天有落差。好的儲存價值工具,會讓你在未來買到同等價值的服務或商品。
  • 記帳單位:代表金錢可以用來比較兩樣物品的價值,或計算資產的總值。

但是,真的有同時符合以上三種條件的貨幣嗎?

美金是嗎?以美元為例,它是一個廣為接受的交易媒介,也是一個世界通用的記帳單位,可是自從 1913 年至今,美元的購買力下降幅度超過 96%。美元不是一個良好的儲存價值貨幣。

比特幣呢?首先,比特幣在幣圈裡面是接受度最高的幣別之一,可是全球接受比特幣付款的商家至今仍寥寥可數,它並非一個好的交易媒介。其次,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很大,它可能有長期看漲的潛力,可是中短期的劇烈波動,使得它不適合做為價值儲存的工具。最後,因為價格波動大,幾乎沒有商家會用比特幣來標示價格,你也不會用它來記帳,因此比特幣也不是好的記帳單位。

因此,如果你把比特幣視為「貨幣」,那它真的是一個糟糕的貨幣。可是很有趣的地方在於,如果比特幣被視為「加密商品」或「加密資產」呢?你就會發現比特幣擁有類似金錢的交易特質,有資產的升值特性,但換個角度又很像黃金這一類的商品。

如果用「數位資產」的角度來理解比特幣,是一個比較洽當的方式。

比特幣的小故事

以下分享幾個讓我感到意外的比特幣故事,讓我知道比特幣的權力和分配並非完全「分散」,也並非完全「不可竄改」

關於比特幣挖礦

雖然人人皆能挖礦,可是專門為比特幣量身打造的 ASIC 晶片成為了挖礦必備的裝備(效能遠勝普通電腦的處理器)。但是挖礦者的運算能力並非完全「分散」,而是集中在少數挖礦團體手中。中國「比特大陸」公司旗下的團體佔了超過 50% 的運算力,而用來運算的硬體設備有 70~80% 是來自於中國生產。

註:中國於 2021/9/24 禁止加密貨幣及挖礦活動,境內已停止製造礦機以及停止挖礦活動。1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二○二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發布通知指出,虛擬貨幣挖礦造成能源消耗與大量碳排放,故將虛擬貨幣「挖礦」列為「淘汰類」產業,除了嚴格限制其用電,並將逐步淘汰現有相關企業。英國劍橋大學的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CCAF)於同年十月十三日指出,美國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比特幣挖礦地區。

關於比特幣持有者

有將近 90% 的價值,被低於 0.7% 的帳戶給掌握。比特幣的集中程度有可能被「高估」,因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代管了規模龐大的資金。但是,比特幣的集中程度有可能被「低估」,許多人還傾向將比特幣分散存在不同的帳戶,避免引起不肖人士的注意。有趣的是,如同非加密貨幣世界,比特幣很有可能也是由極少數人掌握極高比例的價值。

關於比特幣被入侵

許多人會說使用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具有「不可竄改性」,這句話你得特別當心。2010 年 8 月,曾經有駭客利用比特幣的漏洞,幫自己「創造」了 1840 億顆比特幣,最後在多數社群成員的同意下才恢復到原本的狀態。此外,區塊鏈在普通的狀態下非常難被竄改,但若運算力有超過 50% 被用來重寫區塊,區塊就可以被竄改,稱之為 51% 攻擊。尤其是人氣沒有那麼旺的加密貨幣,更容易發生被攻擊得逞的例子。2By Bruno Skvorc, The Curious Case of 184 Billion Bitcoin

Photo by Worldspectrum on Pexels.com

後記:持續學習和理解

讀完《加密貨幣聖經》之後,我認為書封上的這句話「關於加密貨幣,你只需要這一本」只說對了一半。對的那一半,是因為作者鉅細靡遺把加密貨幣的原理拆解開來,搭配簡單易懂的示意圖,詳細卻不枯燥地解說。全書長達 400 頁的篇幅雖多,但是整體的閱讀體驗十分流暢,讀完之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錯的那一半,是因為這本書雖然非常適合當第一本入門磚,可是日新月異的加密貨幣世界,仍有許多新的技術和應用尚待探索。讀完後我的書單又更長了。

我覺得讀這種融合了歷史、原理和風險的統整型書籍,有一個很具體的好處。如同以前我在學股票投資時從《投資金律》和《漫步華爾街》裡學到的,看懂歷史會有一個綜覽的全貌,學會原理會懂得分辨訊號和雜訊,理解風險會知道進退的分寸。

如同作者所說:「你不能死板板對媒體報導照單全收,而要試著深入探究這些計畫是否具有價值。」不要因為熱烈追捧的報導而失去了理智,也不要因為恐懼的報導而錯過了學習的機會。對於這個持續興旺的領域,我的想法是:學習,而非抗拒;理解,而非駁斥。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註腳

  1.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二○二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發布通知指出,虛擬貨幣挖礦造成能源消耗與大量碳排放,故將虛擬貨幣「挖礦」列為「淘汰類」產業,除了嚴格限制其用電,並將逐步淘汰現有相關企業。英國劍橋大學的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CCAF)於同年十月十三日指出,美國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比特幣挖礦地區。
  2. By Bruno Skvorc, The Curious Case of 184 Billion Bitcoin

原文連結閱讀前哨站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Waki瓦基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嗜書成癡的愛書人、前台積電技術副理。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 Author
  • More

《恆久卓越的修煉》讀後心得:成就卓越的四個階段

《NFT狂潮》NFT 的應用、缺點、購買原因和挑選方式

《不敗學習力》讀後心得:學霸沒告訴你的10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