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Heatwave!法國文學中的冷漠與熱浪
After August, August would come around again.
熱浪席捲全球。汶川地震的那天重慶也非常熱,五月的天,從樓裡逃出來坐在馬路牙子上已經燒屁股了。沒三個月後,連晴四十天。每天的溫度也都在40攝氏度以上。重慶周邊的區縣拉閘限電,因為24小時打開的空調已經無法承受,老百姓們咒罵著建三峽時候的承諾——「八分錢一度電和重慶將成為不夜城、小香港」原來是海市蜃樓,淹沒的白帝城原來不過真是千古的罪過。恍然發現,那已經是14年前了。14年前身邊重慶人們的咒罵還未散去,沒有別的意思,我一直是非常喜歡這座城市和住在這座城市中的那些直接、爽朗的人們。去過很多城市,也住過很多城市,很少有哪裡像重慶這樣有著幾乎collective一般的火爆脾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裡是個火爐,無論是天氣還是人都讓你感覺到滾滾熱浪。
熱浪讓人頭腦爆炸。14年前我是坐著綠皮火車進重慶的。翻過秦嶺,一片焦土!所有的植物、莊稼都幹黃死去,離開陝西,倒好像進入了荒漠。14年後,重慶依舊是火爐,而歐洲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浪。但其實,「熱浪」以及熱浪引起的一系列人們的反應、連環事件已經在法國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今次,這本《HEATWAVE》講述的就是在8月最後的一個星期五發生的一個見死不救的故事。
「It was all too bright, too cheerful, for someone to be dead. 」
17歲的少年Leonard和很多其他年輕人一起來到海邊的露營地。有的年輕人是跟父母兄弟姐妹來的,比如Leonard,有的年輕人是跟著媽媽來的,比如Oscar。不知道讀者是怎樣的,我確實就是那種在派對上會偷偷離開、到附近溜達的人,Leonard也一樣。可是,在露營地的一次偷偷離開,讓Leonard看到Oscar在不遠處上吊自殺。Leonard並沒有上前施救,而是看著Oscar在掙扎中死去。
發生在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之後的所有都由此展開。
17歲少年的行為或許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冷漠」,然而,一個哲學性的問題誕生了。如果一個人一心求死,在ta求死之時,我們該不該施救呢?不過Leonard卻在Oscar死去前掙扎時看到他表情中不願去死、改變主意的一剎那,依舊沒有施救。
一個17歲少年站在不遠處眼睜睜看著另一個17歲少年在掙扎中死去⋯⋯
在法國文學中,這種近乎哲學的生死問題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冷漠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加繆的《局外人》的經典開頭也是將冷漠和內心對自己冷漠的反思寫得淋漓盡致——莫爾索去母親的葬禮卻一滴眼淚也沒有掉,他明白自己的冷漠,也知道自己的掙扎;在這樣的現代文學經典中,還有另外一個神奇的所在,就是可以殺人的「Heatwave」——《局外人》裡北非的熱浪可以讓人在衝動中殺人;《Heatwave》中的熱浪讓一條狗瘋了,咬了孩子;也讓沙灘上露營的人都被白灼、炙烤著,整本書讀下來,覺得自己竟然聞得到屍體發臭的氣味,看得到炙烤著人們的灼灼熱浪⋯⋯
《Heatwave》這本書在Goodreads上並沒有好評如潮,評分倒很低;反觀法國對於這本由年僅25歲的年輕作家Victor Jestin寫出的作品卻異常寵愛,甚至連我也是被將他與Sagan相提並論的評論吸引。Sagan曾經在中國紅極一時,她寫的十八歲青春年華中的《你好,憂愁》確實很令人著迷。那麼,《熱浪》就是更加現實、更加壓抑的「《你好,憂愁》」吧,它側重的不是不羈的青春,而是壓抑的性、生與死、荳蔻年華對人生的參悟⋯⋯就如同👇這句書中的話,最能概括一切:
Here, they were all happy and yet, at the same time, all lost, fucked over, left on the sidelines of adolescence.
十幾年前,我自己也是那群既lost又有著最堅決人生方向的迷惘😶🌫️小孩。現在回望,依然可以記得自己那時的感覺。那時的酒味、那時耳邊的風⋯⋯
終究,很多個「八月」過去了,「After August, August would come around again.」,八月又會回來。
參加了《後綴》的吹水會,好感激能夠有機會分享一點寫作的感受,也感謝🙏@Jeger 的支持。最近忙起來沒有更連貫地寫,又堆積了很多看過的書。我想了,能夠開麥分享很高興,於是有了想法,開一個snapchat,紀錄一下自己看過的書籍,歡迎訂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