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角落 系列讲座(二)|对话专注于流动儿童教育的公益人
导引
跟留守儿童相比,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往往更容易被人们忽略。伴随着城市逐渐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更多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更多流动人口落户成为新市民;而另一端,超大城市正在缩减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民办打工子女学校的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教育供给)将会更加紧缺,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也更加突出。
民办打工子女学校,是城市里大量低收入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入学的选择。20多年来,由于缺少政府资助,这些民办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距离城市公办学校有较大差距,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关闭,因此学生的去向更加令人担忧。疫情期间,流动儿童转学率显著增加,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中许多学生返回原籍就学;加之线上教育的开展,流动儿童还面临着教学设施欠缺的难题。
只有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可以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才能避免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离开父母,过早地返乡成为留守儿童。
这次讲座我们选择与“新公民计划”和“微澜图书馆”的负责人对谈,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现状入手,了解公益组织在教育领域所做的实际工作和面临的难题,图书馆项目对于流动儿童成长的意义,寻找我们自身能为流动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所能提供的帮助。
主讲人
魏佳羽
- 新公民计划总干事
左樵
- 新公民计划、微澜图书馆项目
- 发起人和执行长
主持人
朱雯卿
- 围炉CUHK成员
- 香港中文大学在读学生
对谈大纲
1
— 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 流动儿童的产生与户籍制度的变化
- 疫情下教育不平等的加剧
2
—新公民计划的工作内容—
- 看见——研究记录
- 发声——公众倡议
- 行动——微澜图书馆
3
—微澜图书馆—
- 真正的、活的图书馆
- 阅读的力量
- 志愿者、馆东计划和月捐计划
讲座时间
2021年1月14日 15:00 GMT+8
Zoom会议号
995 3600 7581
密码:130157
关于:“新公民计划”
新公民计划是成立于2007年的民间公益机构,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项目,专注于流动儿童教育议题,致力通过研究、传播和公众倡议活动,推动更多人关注流动儿童教育,参与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使他们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
相关背景
2019年末,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2.36亿人,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约为9,870万人, 占中国儿童总数的35.65%。 其中流动儿童规模3,491万, 城镇留守儿童规模3,798万, 农村留守儿童规模2,581万。 2018年,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里, 北京只有22%的孩子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广州也只有46%。
点击查看一席演讲:
文 | 朱雯卿
封图 | 源自新公民公民计划公众号
微信编辑 | 李卓颖
matters编辑 | 蔡佳月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