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產業百年,機票技術的第三階段?
訂閱《天方鏈談》電子報,與 100+ 人一起探索 Web3 與新科技。
隨著疫情解封,社交媒體上很多朋友要嘛準備出國,要嘛就是在國外。然後不少人到了機場就開始興奮曬機票,我總覺得機票有什麼好曬的,等到目的地再曬景點不好嗎?
不過這樣一張小小的機票,比較少人關注如何能更進步。不知大家有無機票退票、換票的經驗,若遇到一些系統建置或客服比較差的航空公司,有時候會搞老半天,這樣一件事情根本是一次煎熬,甚至影響出行心情。
那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這些「售後票務」的體驗流程呢?有家新創 TravelX 就想用 Web3 的技術來把機票這個看似稀鬆平常的東西,大幅改善體驗,他們稱為「 NFT 機票」。到底有沒有用以及合理不合理呢?我們就來看看。
先說結論,整套模式是合理的,而且有應用案例,但長期而言商業模式到底能不能夠持續,可能得打一個問號。

機票小歷史
在開始分析「NFT 機票」之前,先來看看機票的歷史。
大家可能不知道,機票的歷史比商業航班還要更老,世界上首個固定商業航班在 1914 年啟航,但世界上第一張機票在 1909 年就發出,當時客人必須打電話到航空公司,訂位完之後會把機票用郵寄的方式寄到顧客家中,當時機票跟看馬戲團表演的票還有點像,甚至是手寫航班資訊。1930 年代之後,機票上面記錄的訊息更多,而且航空公司還會附上一堆禮劵給乘客,鼓勵消費。
在當時,打電話訂票效率極低,有時候得耗費一小時的時間,航空公司跟旅行社用紙卡紀錄航班跟訂位資訊。隨著航空業高速發展迎來越來越多乘客,打電話訂票的模式已經不敷應付。1950 年代末,航空公司終於導入了電腦訂票系統,可以查看航班訊息以及訂位。
1970 年代迎來真正兩大機票變革,第一是網路的導入可以讓售票系統自動化,即時更新航班訊息,讓航空公司可以根據時間與銷量做票價變動。第二則是磁條(magnetic strip)的導入,電腦終於可以讀機票了(就是每次登機前那個逼一下的手續)。
1990 年代,網路更加發達後,開始出現 e-ticket,乘客買完票之後就可以在 email 收到機票。到了 2008 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宣布全面廢止紙本機票(現在拿到的都是附磁條的機票)。差不多到這時候,機票就已經定型成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樣貌,但也表示 15 年機票這項「科技」都沒有再更新了。
NFT 機票
機票歷史發展至今,雖然大家習以為常,但還是有許多痛點,最直接就是在轉移、換票、改名這些事情上,航空公司系統往往很差,或者是依賴客服處理,導致遇到這種狀況的顧客會有很糟糕的體驗。這件事情若用區塊鏈要怎麼解決?
TravelX 是一家提供航空公司「NFT 機票」解決方案的新創,根據官網,他們認識到航空產業需要:
「對於一個更自動化和以客戶為中心的零售模式的需求,該模式在為航空公司提供收入保障的同時也賦予了客戶更多的權力。」
在 Travel X 的「NFT 機票」當中,用到了三項技術:代幣化(NFT)、區塊鏈以及智能合約。基本邏輯是把機票同時在區塊鏈上發行 NFT 版本,並透過智能合約來執行任何修改。
NFT 讓每張機票都是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不是講究「稀缺性」,而是這樣才不會有重複售票的問題。區塊鏈則讓這些數據都都被儲存下來。智能合約(一種運行於區塊鏈上的程式碼,可以自動執行指令)則讓處理機票的轉移與修改自動化。
大家可以看底下範例圖,當乘客 Susan 購買機票的時候,同時也會收到一份「NFT 機票」,Susan 後來把「NFT機票」直接轉給 Anna,實體機票也就跟著修改乘客姓名。Anna 後來又在「NFT機票」上又改了回程時間,也同步到了實體機票上,這兩個動作都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支付手續費完成。到了起飛前72小時,「NFT機票」會自己「燒掉」,意思是不能再進行任何修改,而燒掉的「NFT機票」會變成一張禮劵。當 Anna 抵達機場時,一樣照著正常程序到櫃檯領取實體機票登機。
從這個流程表中看出這套模式的思路就是在正常機票中,平行發行另外一張「NFT 機票」,好處是不會影響到原本機票系統的運作,又充分利用了區塊鏈與NFT技術的好處。

這張「NFT機票」的作用在於面對乘客在起飛前任何的修改,不管是改乘客、改時間都可以,而且資料會同步到實體機票上面,而這個過程也會收取費用。會用到「NFT機票」的原因是在於,修改這張「NFT機票」是發行在區塊鏈上的,因此轉移不需要另外重新寫個系統,修改資料同步到實體機票的資料庫也不難。另外採用的區塊鏈是交易成本低的 Algorand 鏈,廠商直接負擔 Gas fee,不會讓乘客操心鏈上操作的問題。而最後「NFT 機票」用完後變成還可以直接變成禮劵,可以去與其他商家做行銷活動。
讀到這裡,你可能還有些疑問,沒關係我們接下去實際應用案例。
阿根廷廉航
TravelX 第一個合作的航空公司是阿根廷的聯航 Flybondi,導入了「NFT 機票」的功能。從展示影片(下圖)中可以看到「NFT 機票」的介面,上面顯示了乘客手上這張機票的資訊,包含了出發地、目的地、時間、可攜行李等基本資訊。
關鍵在底下幾個選項,包括了「改名」、「轉移」、「轉贈」、「更改航班」、「更改座位」、「增加行李」、「線上報到」等。這個頁面上與一般機票頁面無異。
當選擇「轉移」功能後,畫面會直接跳到支付手續費的地方,顯示支付的費用(這裡顯示的是阿根廷披索),確認後會出現填寫接受人的 Email,點下去確認後就完成。簡單快速,而且乘客完全沒有感覺到背後其實用到了區塊鏈技術,用戶也不需要另外下載或學習錢包,一切都在原本的會員介面中完成即可。

根據官方透露,截至 2023 年 4 月底為止,已經出售了10萬張「NFT 機票」,這當然是因為FlyBondi 作為阿根廷前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班次多,而且所有機票已經都預設為「NFT 機票」了。不過,「NFT 機票」僅限於阿根廷國內以及幾個南美洲目的地的航班,來往美國的航班尚未支援。
另外,乘客也可以透過使用 USDC 來購買機票,提供 Web3 用戶的支付管道。由於本國貨幣匯率波動大,阿根廷本身就是加密貨幣相當受到歡迎的國家,會提供加密貨幣支付不意外。不過令人好奇的是美金比阿根廷披索更值錢,多少人真的願意用美金買機票而不是披索。
最後,這裡無法顯示「NFT 機票」轉變成禮劵後的樣貌,有可能是剛上線,還沒開展禮劵的應用。但合理的預期是如果有的話,在會員介面中可以找到,而乘客只要到指定合作商家,秀出禮劵,就可以獲得福利與優惠。
商業模式挑戰
了解完模式後,就得問 TravelX 這套解決方案以及商業模式合理嗎?
從解決方案角度而言,有兩個問題可以探索。
第一,這件事情真的要用區塊鏈嗎?事實上,轉移票劵與修改航班這件事情用傳統方式也可以做,轉移票劵的收費也不一定需要用到區塊鏈。然而明顯還是有許多公司做不好,而且這塊需求也屬於少數需求,很多航空公司想要改進的誘因不大。畢竟首要目標就是把票賣出去,花費太多心力協助顧客售後服務往往不是一家公司的優先事項,而修改的費用也不一定吸引航空公司投入。
因此,TravelX 解決方案會讓航空公司有興趣的點在於,接入他們的系統,很快就可以改善顧客體驗,根據 TravelX 官方說法,開發這套解決方案花了許多時間,但要整合進每個航空公司的系統很快,大約只要 6 - 8週 。
對於顧客體驗來說,TravelX也做了一個很策略性正確的設計:讓顧客完全感受不到區塊鏈的存在。對於航空公司最重要的是顧客體驗會變得更好,而且要能運作,是不是區塊鏈倒不是航空公司優先考量的點。
從買票、改票、到真正搭機那天,所有的功能都不會讓顧客碰到區塊鏈,做到這一點包括了:錢包直接接入會員系統、航空公司負擔手續費、只需要填寫通常搭飛機用到的訊息即可。
TravelX 也解釋了選擇 Algorand 這條區塊鏈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效率高、便宜以及碳中和(Carbon free),尤其最後這點對於航空業來說很重要。
除了改善顧客體驗,TravelX 的「NFT 機票」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透過改變底層技術,重新改寫機票市場。具體來說,由於可以「NFT 機票」輕鬆轉移以及同步到實體機票上,機票可以直接的 P2P 販售/轉移,而不需要像傳統方式,僅有少數的旅遊平台與航空公司特別洽談才能販售機票。這意味著機票脫離航空公司,成為公開市場可交易的虛擬商品,這就可能產生更多應用案例,只要接入區塊鏈的平台,都有可能成為機票的交易場域,例如加密交易所、NFT市場等。不過這個還處於理論想像階段。
第二個值得問的是,「改票」的需求有那麼大值得航空公司去改善顧客體驗嗎?我自己猜測是,Flybondi 本身是廉價航空,改票的情形可能也比普通航空公司頻繁,假使每班航班都有1%的乘客會去做改票的動作,長期下來也很可觀。而對於大型航空公司而言,航班非常多,而大型航空公司也往往比較重視顧客體驗。

若解決方案合理,那商業模式合理嗎?因為 TravelX 主要顧客是航空公司而非普通乘客的關係,TravelX 並沒有公佈價格方案,不過猜測應該是一次的購買以及事後的售後服務費用,至於票價之間轉移改名等收費,Travel X 作為「系統供應商」,應該是不會去抽成。
因此,TravelX 的收入成長就來自於有多少航空公司採納他們的方案,據 TravelX 在訪談節目中透露,目前正在與全球 60 家左右航空公司洽談,並且最近有一家巴西航空公司客戶將會上線「NFT 機票」的功能。有鑒於全球總計有 5000 家航空公司,假使 Travel X 每幾個月接入一家,那麼這門生意很應該可以做個好幾年。另外,若「NFT 機票」被航空界廣泛接受,那可以預期會有其他廠商加入爭奪這塊市場的競爭,屆時將不只有 TravelX 這一家服務商。
結論
繼續閱讀請至《天方鏈談》網站。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