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過客收藏家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韓文筆記 #2 : 超越作者的「創作型翻譯」

過客收藏家
·
·

雖然今年才過一半,但我已經能夠自信的說,今年最讓我驚艷也最喜歡的一本書,一定會是「素食者」。我在二月看完了這本書,這五個月來,幾乎每個月都有重新點開過,喜歡到前陣子在馬特市裡到處推薦,想盡辦法要引起大家的興趣,就為了能有討論此書的機會。所以,當我知道她們真的要讀時,內心不知道有多激動,只差沒有落淚(浮誇)

但在等她們閱讀的時候,我開始有了緊張的感覺,因為這並不是一本好讀的小說,裡面有許多隱晦的暗喻,濃厚的壓抑氣息,以及讓人不適的內容。但糾結歸糾結,緊張還是敵不過我的好奇心,就算這本書有很高的機率會拿到負評,我還是很想知道她們的感想。

關於素食者

韓江 - 素食者

「素食者」是作家韓江(한강)在2007年出版的文學作品,故事講述女主角英惠有天做了一個惡夢,醒來後開始整理家裡的肉類,做了很多過去從沒做過的行為,成為了一個素食者,讓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全書分成三個中篇章節,每個章節都由不同人物來描寫,內容全都環繞在女主角英惠身上,講述他們眼中的「英惠」。

「素食者」的創作靈感來自韓江在2000年出版的小說「我女人的果實」。故事講述一位出生在海邊貧民村的女子,她夢想著走到世界盡頭,卻相信愛情也是能走到世界盡頭的方法,最後選擇走入婚姻。

婚後,她與丈夫之間的愛情逐漸消散,彼此相對無言,溝通困難。在她連逃跑的夢想都受挫時,她走向陽臺,慢慢轉化成植物。然後,她夢見自己一路往上爬,最後穿透了天花板。

Naver 책 정보 : 내 여자의 열매

關於韓江

韓江曾在訪談節目上提到母親。在她還小的時候,母親偶爾會對她說「在妳(韓江)出生之前,我還生過一個女兒,我獨自生下了她,她卻出生不到兩小時就夭折。那孩子的皮膚好白,眼睛也很漂亮。」

聽著那句話長大的韓江,心裡開始有了疑問「我是代替她來到這世界上的人嗎?我會不會是在代替她活在這個世界上?」

母親思念孩子說出的話,在韓江的心裡留下了細小的痕跡。

<채식주의자>의 한강 인터뷰 방송 시청후기

關於韓江,網路上只有一些訪談資料可以看,但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不難發現她也是個心中藏有傷痕的人。她喜歡提問,喜歡思考,熱衷於探討真實的人性,也沉迷於探討抽象的意識。

文學也可以說是從傷痛衍生出來的產物,就連療癒系文學,也都是帶著傷在治癒他人。為了寫出陽光溫暖作品才開始寫作的韓江,她的作品,總是帶有後勁強烈的悲傷,就連擁有絢爛色彩的文字,也散發著濃厚的黑色氣息。那個黑色氣息,可能源自於她身上的傷,寫作,則是她治癒自己的方式。

2014年的訪談影片
  • 如何構思「素食者」

「第一個契機是我在十幾年前寫的短篇小說《我女人的果實》,那本小說是在說一位已婚女性真的變成了植物,丈夫便就將她種在花盆裡澆水灌溉的內容。在我寫完那本小說後,我就一直希望有天能來改寫這個故事。」

「第二個契機是我一直對於人類的暴力抱持著許多疑問,我一直在思考人類是否能夠完全純潔(無罪)。當人們決定要保持純潔時,又必須避開什麼?我在不斷的提問下,寫下了素食者。」

  • 想透過小說傳達什麼訊息

「一個人能完全純潔(無罪)嗎?當你下定決心不要傷害任何人時,結果是否與你的決心有衝突? 」

「什麼是罪?什麼是救贖?什麼是美?我希望讀者能在閱讀這本書時,跟我ㄧ起提出這些疑問。」


英譯本爭議

為了跟朋友們做更深入的討論,我去找了作者的訪談跟新聞,想了解作者的創作理念及主題發想,卻不小心查到英譯本的相關新聞。

Deborah Smith(左)翻譯的韓江(右)小說《素食者》英譯本得獎 (圖片來源 / themanbookerprize)
2016년 맨 부커 국제상을 수상한 한강의 소설 '채식주의자' 영역본을 둘러싼 오역 논쟁이 증폭되고 있다. 영국인 번역가 데버러 스미스가 지난 20일 서울대에서 열린 평창올림픽 국제인문포럼에 참석해 "내가 번역한 '채식주의자'가 한국어 원작과 완전히 다른 작품이라고 말하는 건 어떤 측면에선 전적으로 옳다"며 번역가의 창의성을 주장해 논쟁의 불씨를 키웠다. 지금껏 국내 영문학자와 번역가, 문학비평가들 사이 '채식주의자'의 오역 100여 개가 지적됐고, 원문을 자의적으로 고치고 지나치게 윤문(潤文)한 탓에 '제2의 창작'이란 주장도 제기된 바 있다.

圍繞著2016年布克國際獎得獎作品-韓江的小說「素食者」英譯本的誤譯爭議正在擴大。英國譯者Deborah Smith在上個月20號,參加了首爾大學舉辦的平昌奧運國際人文座談會,並在當時表示「從某種層面上來看,說我翻譯的《素食者》跟韓文原版是完全不同的作品這句話,並沒有說錯。」強調了譯者的創意性,引發了爭議。到目前為止,國內的英文學者、譯者、文學評論家已在《素食者》英譯本中指出100多個誤譯,提出了自行修改原文,以及過度潤文是「2次創作」的意見。

스미스는 발표문 '우리가 번역에 관해 이야기할 때 말하는 것들'을 통해 "그 어떤 두 언어에서도 문법이 정확히 일치하는 경우는 없으며, 단어 역시 각기 다르고, 심지어 구두점조차 서로 다른 무게를 지닌다"며 "문자 그대로 옮긴 번역은 존재할 수 없으므로 창조적(creative)이지 않은 번역이란 있을 수 없다"고 주장했다. 그녀는 "내 번역에 유난히 오역이 많았다는 평균치를 어떻게 측정했는지 모르지만, 독자들에게 읽히고 폭넓게 사랑을 받은 것에는 나쁜 영향을 주지 않았다"고 강조했다.

Smith透過聲明稿《當我們談論翻譯時,我們會說的東西》表示「不管是哪兩種語言,都不會有準確一致的文法,單字當然也都不一樣,甚至連標點符號也具有不同的重量。」主張這世界上沒有能將文字原封不動地搬過去的翻譯,一定會有創意的(creative)翻譯。她還強調「我不知道我的翻譯中有特別多誤譯的平均值是怎麼算出來的,但我讓讀者能夠閱讀,還讓作品得到更多人喜愛,並沒有造成不好的影響。」

지난해 이미 '채식주의자' 영역본과 불역본을 비교해 오역 사례를 짚어낸 조 교수는 "스미스의 번역은 한국어 특성인 주어 생략을 제대로 파악하지 못해 자주 오역을 했거나, 원작의 인물과 텍스트의 특성을 바꿔버렸다"고 비판했다. 실제로 원작에서 여자 주인공의 아버지가 딸 부부를 향해 "이제 너희 걱정은 다 잊어버렸다"고 말한 것이 영역본에선 "이제 너희들은 걱정거리를 다 잊게 되었구나(Now you've forgotten all your worries)"로 번역되며 '걱정'의 주체가 바뀐다.

去年已經比較過《素食者》英譯本和法譯本內容,並舉出誤譯例子的趙教授以「Smith的翻譯不是因為她無法掌握韓語有省略主詞的特性才會頻繁出現誤譯,就是把原作的人物和原文特性都改掉了」進行了批判。在原作中,女主角的父親向夫婦說了「現在不用再擔心你們了」這句話,在英譯本裡為「現在你們全都不用擔心了」(Now you've forgotten all your worries),譯者將「擔心」的主體改掉了。

註:잊다=「忘記」,但它還有「不將生活上的困難、痛苦、不好的事放在心上」的意思。在那段文章裡,那個「忘記」是指拋到腦後。
한국 음식 문화에 대한 몰이해로 인한 오역도 지적됐다. 원작에서 개를 도살하는 것과 관련해 "달리다 죽은 개가 더 부드럽다는 말을 어디선가 들었대"란 문장이 영역본에선 "달리다 죽는 것이 덜 고통스러운 형벌로 여겨진다는 말을 어디선가 들었다(He heard somewhere that driving a dog to keep running until the point of death is considered a milder punishment)"라고 번역됐다. 조 교수는 "번역가가 윤문할 수는 있지만, 틀리게 번역하면 안 된다"며 "데버러 스미스의 어깨에 한국 문학 세계화의 미래가 달려 있다는 식으로 찬양하기만 해선 곤란하다"고 덧붙였다.

還有人指出不理解韓國飲食文化的誤譯。在原作中,屠殺狗的描述「聽說跑死的狗肉質更鮮嫩柔軟」,在英譯本裡為「聽說跑到死是比較不痛苦的懲罰」(He heard somewhere that driving a dog to keep running until the point of death is considered a milder punishment)。趙教授表示「譯者可以潤文,但不可以翻錯。」並補充「一直用Deborah Smith的肩上扛著韓國文學世界化的未來去讚揚她讓人很困擾。」

"채식주의자 英譯본, 완전히 다른 작품 맞아"

創作型翻譯

한강 - 채식주의자

Deborah Smith在新聞中不斷強調自己是「創作型翻譯」,她跟大多數的譯者不同,在翻譯作品的時候,不是採逐字翻譯,而是先理解內容,再重新寫過。並且,為了符合英文讀者的喜好,內容會做大幅度的修改。Deborah Smith的文筆流暢,用字優美,深受英語系讀者的喜愛。「素食者」是在她學了六年韓文後翻譯的作品。

語言不光是能夠傳遞訊息的工具,它還乘載了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會有隨著時代變遷消失的字,也會有隨著時代變遷誕生的字。所以翻譯一個語言,不止會遇到文法的結構差異,還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正如文中所言,為了讓句子更在地化,讓外國讀者更好消化,譯者是可以潤文的。但潤文依然要在忠於原文的標準下去做潤飾,而不是做修改。

除了新聞裡提到的那兩句誤譯,我還找到有做誤譯整理的部落格,每篇都整理了7-12個錯誤,總共寫了6篇(不知道是不是抓錯抓得太累,後來就沒寫了)。

我依照作者整理的內容去對照了中文版,目前有對到的都翻得很精準,少數翻不出來的單字也有做流暢的潤飾,有興趣的人都推薦看中文版!而英文版的部分,作者也做了韓文解說,除了為了順句做的額外描述,類似新聞中那兩句的主詞錯誤非常多,已經失去了韓江的味道,是Deborah Smith的作品。難怪有人會問Deborah Smith「妳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妳翻譯,這本書可能不會得獎?」

如果Deborah Smith是個靈感豐富的人,應該能成為很強的作家吧。

關於翻譯

翻譯是非常難為的工作,不同領域的內容,會有不同的要求,專業領域要求忠於原文字字精準,娛樂產業要求語句流暢幽默感人。剛入行的時候,我的第一份漫畫譯稿被編輯改得滿江紅退回,初期的遊戲譯稿也錯過兩回(錯了1~2個字),扣了八千。剛開始覺得超委屈,就連機器都有故障的時候,人怎麼可能不會出錯,錯一個字是那麼天理不容的事嗎?需要扣這麼多錢?那是我十幾天的勞力啊!

雖然這個懲罰很不人道,但要是他們沒有在初期給我個下馬威,我也有可能會被慣壞,認為出錯是在所難免。因為在那之後,為了不要再出錯,我對每一份譯稿都非常要求,檢查時間都是翻譯時間的兩倍,再也沒有被扣過。但我終究是個普通人類,還是會有鬼遮眼的時候,就連我現在業餘做的韓文筆記,我也會有翻錯或寫錯的地方,我連自己寫的文章都常常錯字了。但沒有客戶的壓力,還是翻得比較快樂。

遊戲雖然也算是娛樂產業,但在初期,客戶非常要求精準度,一定要參照名詞表,不能有誤,譯文也必須盡量忠於原文,不能做太多的潤飾。漫畫則是著重在地化的轉換,特別是方言跟腔調上,必須要配合台灣人的習慣,不能有斷層感。同時做兩個要求不同的案子,讓我陷入很大的混亂,不是不小心對漫畫內容認真,就是對遊戲的嚴肅感到煎熬。

翻譯難就難在很難翻到完美,就算能夠翻到正確無誤,還是會有不喜歡的讀者,因為每個人喜好的文筆不同,理解句子的方式也不同。

本來這篇可能要拖好久才生得出來或是生不出來,昨天一早被@fide 點名就燃起了熱血,結果就寫了一整天(淚)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