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請叫我「遊民小姐」!

子非魚
·
·
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閱讀書名

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閱讀心得

最近在研究倦怠問題時發現,亞洲作者的書籍通常更偏向於案例呈現,而非深入論述解決方案。不過,研究台灣的相關案例確實對未來有所參考價值。

中年危機或倦怠現象大約出現在30至40歲之間。在《大人的幸福學》和《幸福經濟學》等書中提到,幸福呈現出一種U型曲線,人生的低谷通常出現在45至50歲左右。一個關鍵因素是幸福回升的原因在於預期和現實趨於一致。換句話說,當你降低了期望值,直到它與現實水平相吻合時,幸福感才會開始回升。知道幸福感來自降低期望的真相,或許令人沮喪。

年齡與幸福之間則有非常一致的「U」型關係:轉捩點是45歲到快50歲時,過了這個時間點,只要健康及伴侶關係穩定,幸福感就會隨著年齡而增長。這樣的關連性反映出一件事,隨著人們的「成長茁壯」,預期和現實會趨於一致。—《幸福經濟學》

另外,展開第二人生《重啟人生》提到:

你要降低對於金錢報酬的期待,而且不要去想在別人眼中,這是否像是降級,或是沒能以最明顯的方式,運用過去的資歷與技能。換句話說,你有可能從管理對沖基金,轉變成到中學教歷史,但太好了。—《重啟人生》

然而,收入問題可能比預期中更為嚴峻,自由業和數位游牧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內容創作領域,而其他則偏向取代性較高的零工經濟。以下幾本書中的案例多數是文字工作者,這可能是因為這些書籍的作者本身就是文字工作者,從而使他們的經歷得到關注。而其他行業的自由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從事非內容產業的,自由職業的挑戰和困境則往往不為人知。此外,內容產業目前也面臨生成式AI的挑戰,這可能進一步影響到自由工作者的收入穩定性。

最後,在嘗試進行「典範轉移」前,必須謹慎對待「倖存者偏差」。沒有大量案例和長時間的研究,所看到的成功故事可能只是千分之一的暫時成功案例。而且,如果你讀過《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你會發現一些作者出書的目的在於打造個人品牌,實際情況可能並不像書中描述的那樣光鮮亮麗。


遊民小姐《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我的身體出現狀況。一開始是鬼剃頭,過不久便像化療病人一樣瘋狂掉髮。我只好辭職,以接案的方式半工作半休息,養自己的同時也得養家。一年半後,頭髮長回來了,存款卻歸零。

作者的抉擇點是身心狀況(37歲)。我個人認為,將「破病獎盃」作為回應社會價值觀的理由,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有效的策略。犧牲身體健康以換取心理健康,往往是值得的。當被問及為何離職時,若以健康理由作答,不僅不會引發爭議,還會獲得理解與支持,甚至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選擇。這種情況似乎已成為社會默許的「合理解脫」。

我最大的目標是:希望未來的日子能寫喜歡的文,若有壓力也是來自對作品的要求,而非被生活所迫。三十九歲才開始理財,為時並不晚。回頭看,連我自己也沒想過四十二歲竟然退(社畜)圈了。我的計畫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說完:「定數定額買ETF」。

作者的財務狀況雖然沒有說得很明確,但應該是夠用的。

資本主義衍生出的消費主義盛行已久,低欲望社會悄然萌芽,極簡主義、斷捨離像雨後春筍般冒出,漸漸降低物欲,探討精神生活。然而多數人都覺得,一個不事生產只過喜歡生活的人很可能是「有錢」,不然肯定是「財富自由、富二代、暴發戶,還是中獎幸運兒」吧?如果都不是,就被貼上「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的標籤,解讀成社會失敗者、媽寶、巨嬰、魯蛇、啃老族、繭居宅、躺平族、N拋世代……真是如此嗎?

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對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批判,然而,作者可能沒有考慮到「定期定額投資ETF」實際上仍是資本主義體系和剩餘價值運作的一部分。但也不是說「批判資本主義」就無法「利用資本主義」,不過這牽扯核心價值觀的問題。

在眾多「遊民」中,我最喜歡大原扁理。他自創「做二休五」的半隱居方式,實踐「上流遊民」的生誌。他的著作《才不是魯蛇:錢少事少、周休五日的快樂人生》被我奉為遊民聖經。

下面接上大原扁理的新書。


大原扁理《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只是維持最低限度的工作量和人際關係,九成的焦慮也遠離了》

就結果來說,我掌握了最低限度生活花費,從人際關係和既有常識當中重獲自由。過著最低限度的生活,無論是搬家還是辭職,對各方面的影響都很小。所以想打造自己專屬的生活方式時,最輕鬆的做法就是「先把生活圈縮到最小」。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是普遍案例的共同核心。

金錢的富足不僅限於存款有幾位數,而是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使用它。這也是我想提倡的金錢觀。

作者的金錢觀是重新定義「富足」。

雖然我的年收入頂多只有一百萬(約新臺幣二十二萬)而已,但不知為何,我並不引以為苦。再說,國家憑什麼決定人我的貧窮與否呢?主觀來說,我活得還算快樂。

作者年收約新臺幣二十二萬。


曾彥菁《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

二十六歲的最後一個月,我辭去了全職工作,開始自由工作的生活。我的身體陸續出狀況,先是一個月內感冒了兩次,後來牙齦發炎紅腫,痛了一個禮拜。某天起床又脖子落枕,竟然過了幾個禮拜都沒有好,我開始尋求醫療協助,去物理治療所做電療、拉脖子,跑去看中醫吃藥粉,又找了整脊師調整按摩,還去做了瑜伽……但全都沒有用!脖子持續緊繃痠痛,到離職前都沒好。一離職竟然就立刻好了!

當我還在壓榨自己,想要成為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更好的人時,只有身體真誠地為我捍衛,回應心中真切的渴望。

作者的抉擇點是身心狀況(26歲)。

自由工作後過了完整的一年,隔年五月報稅,我才發現原來那一年總收入只有將近十二萬,平均一個月一萬。能夠以這樣微薄的低薪活下來,最感恩家人的幫忙,讓我住在家裡,不用付房租與水電,有時還包三餐,男友家也時常讓我們回去吃好料,實在幸運無比。

作者轉自由工作後第一年收入只有將近十二萬。

我發現自己是在實踐一種「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用少少小小的收入,也能創造大大滿滿的幸福。當個人的需求減少,所需的金錢就不用這麼多,也能從一定要全職工作與穩定收入的禁錮中掙脫,換取到更多時間與自由,以最低限度但足夠的工時與收入,過上一整年好日子。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是普遍案例的共同核心。


布蘭達&維尼《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布蘭達&維尼一步步實現心靈與物質自由全紀錄》

我們並不是因為很有勇氣,所以才敢離職,也不是因為對自己未來的創業很有信心而敢離職,更不是因為存款充裕而敢離職,完全不是因為做足了萬全的準備而決定離職,只是單純因為內心太痛苦了!有些人覺得自己雖然很想離職卻踏不出那一步,在我們看來,其實只是因為不夠痛苦而已,或是沒有發現自己其實很痛苦。我們認為不跟隨內心的生活,痛苦將一直存在,若沒有去面對,或許等到身體出了狀況,或是生命遇到重大的事件,待到夠痛苦時,終究會被點醒,並被迫做出改變。

作者的抉擇點是身心狀況(28歲)。


金江美(韓)《下半輩子,不再為工作而活:給厭倦了生活只剩下工作的你》

我向自己高喊:你已經燃燒殆盡了。臨近四十,現在的我成了一隻迷失的羔羊,因為我找不到二十歲時描繪的「我」。就在走出公司大門之際,那個總是拚命不肯放手的「我」如泡沫般消失了。

作者的抉擇點是身心狀況(臨近40歲)。

這邊少一點,那邊省一點,偶爾賺一些外快,足以維持生活。我也不是刻意要省錢的,想買的還是會買,想吃的還是會吃,只不過是更謹慎地花錢,減少買來放著沒用的東西,不吃讓自己會後悔的食物。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是普遍案例的共同核心。


劉揚銘《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 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

我燃燒殆盡,burn out了。我沒有發現自己一直以來超時工作、過勞,對身體和精神已經造成傷害。32歲那年,我遞出辭呈,只能告別自己非常喜歡的工作,讓身心休息,恢復健康。

作者的抉擇點是身心狀況(32歲)。

算起來,月收28K、年收三十萬出頭就確定能存活,這數字不難達成,靠寫作維生是有可能的,比起不停增加消費需求,為了吃更貴、買更多、穿名牌、開好車而努力賺錢,反過來減少消費需求、減少工時、增加隨性使用的自由時間,也是一種選擇。

作者認為年收三十萬出頭就確定能存活(2019年出版)。


劉揚銘《我喜歡工作,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以舒服生活為宗旨,在變動的世界,奪回自己的工作選擇權!》

我給自己設下每天工作賺三千元的標準,是因為如果每月工作二十天,約等於月薪六萬元(因為勞健保必須自己付,事實上不到六萬)。二〇二〇年和過去幾年一樣,雖然賺錢效率沒達到每天三千元,但沒差太多,維持得不錯——以我貧弱的標準而言,厲害的寫作朋友們就別笑我。

作者認為以月薪六萬元左右為標準(2021年出版)。實際上過了兩年估算有一段落差,這或許牽涉到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基本薪資調整等。比較犀利的是書中作者與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對談:

何飛鵬:(打斷)我問一句話,你的最低生活成本,有沒有包含未來退休金?

劉揚銘:呃……算有吧。但是沒有足額,絕對不可能足額的。

何飛鵬:我是覺得你必須要設定足額。因為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不會有退休金,你要為五十歲後,或是不能再工作的時候去設想,你的最低生活費要含未來退休準備,不含的話就是不負責任。

劉揚銘:我的想法是我不可能會有退休的時候,只能一路做到死。

何飛鵬:我覺得你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人的體力、腦力、精力……我估計最好還是用六十歲,頂多到六十五歲去做準備。如果以平均壽命來看,六十五歲到八十歲中間還有十五年,要有足夠的錢去做退休準備。

何飛鵬:我隨便你,我不想跟你辯這個。因為寧可準備充分,準備完整。你都假設你不病不痛可以做到七八十歲,萬一有病有痛呢,你可能五十歲就不能工作了,所以用六十歲來想是合理的嘛!這個才叫充分、足額的準備。你用你會做到七十歲、八十歲為前提,這是不切實際的準備。

劉揚銘:沒有啦,當然還是會病痛啊,我是希望可以用持續工作來彌補一點啦,可能是想法不太一樣吧。啊,何社長你翻白眼,等等,我就是想看這種「哎,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的表情,這樣對談比較好玩嘛。(何社長無奈)

這確實是許多自由工作者會面臨的問題。不過,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我會設立一個「生命期限」。簡單來說,一個的思路是:「賺多少才夠?」;另一個則是:「活多久才夠?」。如果你無法掌握「賺多少才夠」,或許可以掌握「活多久才夠」。但對於那些「將生命價值置於意義之上」的人來說,這樣的想法可能難以接受。相反的,如果你認同「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其長度」,那麼是否可以進一步思考,「縮短生命的長度以增加生命的意義」呢?


下面兩位是比較特例。

30節約男子《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從斷捨離開始的金錢整理》

我從29歲開始學習如何理財,在那之前我是月光族。二○二二年十二月是經營第二年,結算單月IG收入已超過10萬元。雖然並非每個月都能有10萬元以上,不過對於當時領著33K薪水的我來說,一個月的業外收入等於三個月的正職收入。結合多種業外收入和自己的電子書銷售,讓我得以在15個月存下100萬。

作者的抉擇點是靠IG與電子書收入穩定後轉職。


瓦基(莊勝翔)《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2021年9月(34歲),我在本業和副業之間做出抉擇,選擇了「鮮少人走過的那條路」,從年薪百萬的科技業離職,投入當一位全職說書人。

作者的抉擇點是(32歲)財務自由後轉職。

問題七:離職轉業收入不如預期可以活多久?以我現有的資產,依據投資理論的保守估計,如果離職最差的情況是完全沒有新的收入,那以我一年花費大約五十萬台幣來計算的話,可以用一輩子。


總而言之,倦怠現象在台灣的案例顯示,年齡和身心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採取「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策略,可以有效地減少壓力、提升幸福感,並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維持心理健康。儘管成功案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但應謹慎對待其中的「倖存者偏差」。最終,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實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