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直視創作者巨大才華:2021訪漫畫編輯林怡君 ft.金漫、金鼎、Openbook好書獎獲獎故事

Openbook閱讀誌
·
(修改过)
·
IPFS
·
「不去試怎麼知道不可能,反而正因爲很難,覺得失敗了也沒有損失。」大塊文化副總編輯,去(2021)年以任正華的《漫漫畫人間》、《人肉包子》套書及王登鈺的《秘密耳語1》,獲頒金漫獎漫畫編輯獎。如今線上圖像閱讀容易,紙本書的魅力更在於編輯與裝幀。除了與作者在創作端打磨努力,她也深諳「魔鬼藏在細節裡」,尤其圖文書從文圖配置、選紙、上色、到印刷等關卡重重,而她就是那個不斷打怪、升級再進化的魔人。
(右圖:林怡君提供)

作者|林欣誼(文字工作者)

以「小毛」、「MaoPoPo」等名為人熟知的大塊文化副總編輯、資深漫畫/圖文編輯林怡君,近年來與插畫家阿尼默合作的《情批》、川貝母的《成為洞穴》,分別獲得2021年度金鼎獎圖書插畫獎及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她個人則以任正華的《漫漫畫人間》、《人肉包子》套書及王登鈺的《秘密耳語1》,獲頒金漫獎漫畫編輯獎。

資深漫畫編輯林怡君以《任正華套書》、《秘密耳語1》獲得第12屆金漫獎漫畫編輯獎(攝影:金漫獎官網)

三款獎座一字排開,星光熠熠,然而其中每一顆微小的亮點,都是編輯用耐心細細鑿開的光。尤其對林怡君來說,每本書的成形不只是用「年」,甚至是5年、10年來計量的。

可以說,沒有掌聲的時刻,才是編輯們的常態。下了頒獎台,繼續騎著摩托車穿梭市區、在辦公室與印刷廠熬夜加班,偶爾閒暇時往山林野外跑、尤熱愛太極拳,則是編輯林怡君的日常。

➤面對創作者的耐心守候

面對創作者,林怡君的耐心是擅長等待。比如任正華,她在1980年代末以《修羅海》一鳴驚人,後來作品風格多元,幽默諷刺現實,並曾成立出版社、創辦漫畫月刊,但在2010年前後淡出漫壇。

林怡君年少時便是任正華的讀者,2012年、2015年兩度試圖透過中間人聯絡任正華,但都未果;直到進入大塊文化任職,2019年請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出面邀約,終得以與任正華見面,但漫畫家仍表明停筆多年,也堅拒重出成名作《修羅海》。

一般人約莫到此便「盡人事,聽天命」,但林怡君心中的懸念,促使她再寫了封email,提議整理任正華其它中短篇舊作。或許是數度叩門的堅持,任正華終於首肯,並另外給出《人肉包子》長篇舊稿,連同收羅她舊作與評論、年表的《漫漫畫人間》,兩書才得以在2020年出版,今年金漫獎也把特別貢獻獎,頒給這位神祕低調的漫畫家。

文化部長李永得(左)頒贈特別貢獻獎予漫畫家任正華,由大塊文化公司董事長郝明義(右)代為領獎(攝影:文化部提供)

「不去試怎麼知道不可能,反而正因爲很難,覺得失敗了也沒有損失。」留著率性短髮的林怡君眼神發亮地說。想必對熱血的她而言,做比不做更容易。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譬如十多年前林怡君擔任《自由時報》記者時結識了插畫家阿尼默,其後阿尼默負笈捷克5年、回台後潛心創作無心出書,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拿著短篇漫畫稿《緞帶》來找林怡君,然後又是3年的打磨,才出版漫畫集《小輓》。2019年《小輓》獲得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2020年更獲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漫畫類首獎,今年阿尼默以《情批》再度獲頒拉加茲獎「詩類評審優選獎」,讓主辦單位對台灣的創作力驚嘆不已。

阿尼默以漫畫集《小輓》獲得國內外獎項肯定(攝影:王志元)

再如插畫家阿力.金吉兒(Ali Ginger),林怡君與她的交誼可遠溯到求學時期參加陳璐茜的手製繪本班、後來在由學生們組成的「圖畫書俱樂部」相識,至今10多年,但今年才首度合作出版圖文集《去遠方:聖塔菲印象》;插畫家川貝母的圖文畫冊《成為洞穴》也是她歷經5年的等待與討論才成書。若非漫長的守候,這幾本書恐怕都難以如此完滿的面貌問世。

➤發掘創作者的眼光、樂與人交遊的「編輯力」

林怡君發掘作者的眼光、做書的品味獨到,意外的是她本科讀的是台大心理系。不過就讀輔大心理所時,她的碩士論文以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Antony Brown)的作品研究圖像知覺,已稍稍透露「轉行」端倪。

她從小跟著兄姊看漫畫,也熱愛繪本與動畫。研究所時,她自覺對諮商、社輔、統計分析等本科系出路都沒興趣,於是放下論文休學,第一份工作在PChome旗下的網路e世界出版社擔任書籍寫手(in-house writer),後歷任誠品書店網站企畫編輯、《自由時報》天生玩家版與副刊版記者,2006年進入時報出版擔任流行漫畫線主編。

對網路快節奏的敏銳、樂於與人交遊的記者性格,可說養成了林怡君身為編輯的「關鍵力」。至今她仍每天追蹤大量插畫家的IG和FB,「不只看他們的作品,也看他們轉貼的國內外創作者,才能保持敏感度。」

而聽她言談,往往在一段敘述中會出現至少3個人名,然後再延伸出4、5、6個;若是一本書的完成,從設計、插畫、文宣,到展覽、書店與媒體宣傳,她大概可以動員十來個人脈朋友。這也許有點戲言,但她確實擅長與人維持關係,朋友廣且相交深,她笑說有回編書需查找佛經問題,「我還真找到一個佛經專業的朋友。」

此外,她也勇於挑戰創新,任職時報主編未久,她便大膽選書,引進台灣相對陌生的歐洲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如奎格.湯普森(Craig Thompson)的《被子》、克里斯.衛爾(Chirs Ware)的《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聰明的小子》,與法國插畫家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的圖文創作《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等。這些作品不僅在台灣書市引起矚目,《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更得到當年開卷好書獎的肯定。

➤沉浸在追求完美的龜毛情境裡

然而,她追溯「奠定」編輯心法的一本書,卻是2006年出版日本作家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這本書為青少年指引500多種職業的工作實況,但林怡君認為中文版不該只是照本翻譯,便另找一群寫者,為每個職業編寫台灣現況,甚至不顧某週刊的封面報導刊出時間已定,即使社內希望書和報導同時出版,她仍為了完成此構想而延期出書。

而耗時費力的企畫成果,是出乎意料的轟動暢銷,讓她從此確信:「很多事急不得,一定要把書做到最好,不要為任何原因倉促出手。」

如今線上圖像閱讀容易,紙本書的魅力更在於編輯與裝幀。林怡君秉持職人精神:「當創作變成一本書,必須有在結構與概念上的意義。」除了與作者在創作端打磨努力,她也深諳「魔鬼藏在細節裡」,尤其圖文書從文圖配置、選紙、上色、到印刷等關卡重重,而她就是那個不斷打怪、升級再進化的魔人。

(林怡君提供)
《情批》出版前適逢長年合作的吉鋒印刷廠老闆劉添木(右)決定退休歇業,趕在最後一個印刷日特地先挑幾張圖拼版請阿木師打樣作為日後印刷參考(林怡君提供)

比如早年編輯《吉米.科瑞根》時,她便選了7種紙打樣書衣、邀阿尼默跨刀中文手寫字;《被子》中文版曾被作者湯普森譽為「全世界最美的版本」。

進入大塊文化後,林怡君規畫松本大洋的《惡童當街》、《乒乓》等經典舊作與首度引進台灣的作品,找來漫畫創作者力本擔綱中文手寫字,將畫格中的「砰」、「咚」等狀聲詞以中文重現,並根據原文情狀細究字型、大小,字距和排列角度等細節。定稿時她甚至一字字手動微調,沉浸在追求完美的龜毛情境裡。今年推出松本的《GoGo Monster》則取得日本設計大師祖父江慎授權,呈現書口網印圖案等原版特殊裝幀,精美製作在在驚艷漫迷。

《GoGo Monster》忠實再現日本設計師祖父江慎原版設計(攝影:OniLai;大塊提供)

插畫家川貝母的圖文畫冊《成為洞穴》則宛如典藏精品,以特殊選紙、特調油墨等設計和裝幀,與瑰麗的圖文創作相映,即使定價高達1600元,仍創下一個月便再刷紀錄。

做好做滿,不只在等待作者創作能量水到渠成、對編務細節的堅持,還在行銷上使盡全力。林怡君說:「因為編輯是最懂作品的人,我知道找什麼人合作辦展、設計海報,找誰翻譯、審書,甚至和哪個單位合作邀請國外作者來台。」這些全是專業,也可以是行銷策略。

《成為洞穴》的裝幀、選紙及印刷皆可看出細膩設計。下圖為書籍內封的局部夜光墨特殊處理(攝影:OniLai;裝幀設計:鄧彧;大塊提供)
川貝母《成為洞穴》獲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者與編輯齊聚贈獎典禮。左起大塊文化副總編輯林盈志、林怡君、川貝母與頒獎人詹宏志(攝影:張震洲)

➤編輯出書就像「打牌」,要配牌也要調整節奏

林怡君自2006年進入時報出版、2011年離職自由接案、2016年投身大塊出版至今(編按:受訪時為2021年),剛好15年。她觀察出版市場整體不佳,「但讀者的開放性與可能性變大。」她列舉如2012年台灣開始參展安古蘭漫畫節、2013年專注本土紀實漫畫的慢工出版成立、同年公館Mangasick漫畫私倉成立,與2018年起文化部首設漫畫輔導金等,都讓創作者和讀者眼界大開。

而今在坐四望五的交界,林怡君被編輯友人的話點醒:「如果從退休倒數,已經剩沒幾本書可以做,所以我更不想勉強自己了!」換言之,必須把心力投入最擅長、最值得的事,也適時帶領年輕編輯。

  

比如她剛出版年輕漫畫家穀子的《T子%%走》,搞笑描繪台灣女生的日本約炮之旅,她表示從分鏡「一眼就看到作者的才華」,更嘆服她輕巧翻轉性別的能力,「但這次我交給20幾歲的企畫和編輯,因為我相信她們更懂得怎麼操作。」

她妙喻編輯出書就像「打牌」:「你手上不可能都是好牌,所以要『配』、要調整節奏,嘗試創新但銷售較困難的作品,需搭配市場接受度較高的,不能瘋狂出冷門書,也不能啪啪啪一次把所有好牌打出來。」

這過程還包括如何說服老闆、業務、通路和讀者,然而結果不會永遠順利,全力以赴,但也難免心累。林怡君曾描述這工作最美好的部分是「能近距離直視創作者巨大的才華。」與作者的革命情感,和來自各界種種的正面回饋,支撐著她走到現在。

她說:「我喜歡拉大家一起,一起想把事情做好,做好後會很有成就感。」很美麗,很困難,但是很滿足——這也是大家享受跟林怡君一起做書的原因吧。●(原文於2021-12-27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