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心理疾病
作者: Nobody,BW主创之一。风一般的女子,来无影去无踪。
————————————————————————————————
最近和几位关注女性议题的姐妹聊天,发现大家普遍对心理学,心理疾病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这种兴趣的背后原因或驱动,却是一个个悲伤故事的集汇;在男权社会中成长,大家有着相似的童年和成长经历。
这些经历,把创伤带给了她们。
这样不同程度的创伤,让这些女孩子花二十几年去自我质疑,消化,排解,或者尝试“go back to normal”。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我质疑和排解情绪过程中,她们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有人格障碍|Personility Disorder。
这样的想法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给女性套上的“温柔善良美丽大方贤惠端庄”牌枷锁,也有周围人对自己痛苦的不理解,嘲讽,和消费。
女性可以受伤害,但不可以因为受伤而有任何的情绪反应,否则就是“情绪化”。
女性可以受伤害,但不可以反应“过激”,否则就是“表演欲强”。
女性可以受伤害,但不可以要求别人关心自己,否则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
女性可以受伤害,但不可以有自杀自残行为,否则就是“求关注”。
女性应该为家庭付出甚至牺牲自我,但不可以请求家人陪伴自己,不可以跟家人提要求,否则就是“控制欲强”。
女性应该为家庭付出甚至牺牲自我,但过程中她必须要热爱这样的牺牲,要为自己的付出感到快乐,否则就是“生活没有追求,内心空虚,无聊”。
女性应该时刻乐于见到自己满身酒气,肚皮流油的老公,并愉悦地和他发生性关系,否则就是“性欲过低”。
女性应该时刻矜持克己,不可以对男性有性幻想,主动要求性关系,否则就是“性欲过剩”。
女性应该要求自己是完美的,同时面对批评时,不可以有情绪波动,否则就是“过度敏感”。
女性应该要求自己是完美的,同时不可以审视自己,否则就是“低自尊”。
女性应该要求自己是完美的,同时要时刻按照他人的要求审视自己,否则就是“自恋”。
女性做决定时,应该征求其他人的建议,否则就是“冲动不理性”。
女性做决定时,应该有独立的想法,否则就是“容易被他人误导或欺骗”。
女性应该多考虑考虑别人,遇事思考问题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否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女性应该有自我认可的能力,不要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自我价值,否则就是“缺乏自信”。
女性应该白天工作,晚上顾家,同时还必须有时间维护多元化的社交圈,否则就是“自我封闭,社交无能“。
这样的句子还可以写出很多…
以上句子中,打双引号的内容,都是dsm-5心理疾病诊疗手册里,对不同人格障碍以及性障碍症状的描述。
大家不难发现,以上多条对女性的要求或期待,都是互相矛盾的,绝不可能同时被满足。
但现实就是,社会就是如此要求并规训着女性,女性做什么都是错的。女性戴着写不完的规训枷锁,挣扎也是错,放弃抵抗也是错。
除非她们从一开始就没存在过。
哪怕片刻存在过,选择消失也是错的,是表演欲强,是在求关注,是在利用死亡威胁控制身边的人。
很多心理学家,都在质疑人格障碍和性障碍疾病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这些人格障碍疾病症状,仿佛是为女性群体量身定做的,是规训女性的有利工具之一。
做为女性读者的你,在读上面“排比”句的时候,是否也感到极其熟悉,仿佛就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呢?
做为女性读者的你,是否曾经在书上或者网上找有关人格障碍的自测,看完觉得自己特别符合某种甚至多种人格障碍的症状呢?
做为女性读者的你,是否切身经历心理医生给您下人格障碍的诊断呢?
部分姐妹认为“社会只给女人痛苦的自由,没有反抗的自由”。
可是连医疗领域都在给女性的情绪和性选择贴上“疾病化”标签的时候,女性真的有痛苦的自由么?
女性真的有病么?
还是,病的是这个男权社会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