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找什麼?:談「閱讀」

傅元罄
·
·
IPFS
·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記得在哪一本書上看過:文字的特點在於它需要「啟動」,需要某個人去閱讀它,在腦海或是聲音中留下印象。如果一行字印在一本書裡,但是卻沒有人去「閱讀」它、去「啟動」它;文句的意義就不會被帶到時間之中,在人的心中、在現實中造成影響。我一直在想,舞蹈、音樂、繪畫(我個人更偏好音樂)彷彿有更強的穿透力,能跨越成見和先備知識的高牆,讓人們走向理解。

那麼,閱讀的角色在哪裡呢?

就我而言,閱讀是一種舒適的形式;讓我能用一種共通的方式,去品嘗不同的事物。我讀哲學的、歷史的、政治的、和心理學的書,這些書增進我思考,提供給我論據,讓我能夠解答甚至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用另一個心境,我讀小說和散文,任由它們把我帶到另一個書中的世界,在那裡我暫時先擱置自己的思考,用我的嗅覺跟隨那個世界的脈絡,浸淫其中。

這是「我自己」閱讀的方式;但是寫到這裡,我發現這樣的描述不是「只對我有意義」。

在一個特定的、個別的經歷的脈絡中,「我」常常會遭遇到很多深刻的、真切的以及平凡的感受;其實這裡的「我」不單只是我自己,也是任何一個人。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歷和事件,我們卻只能用同一種方式,那就是「認真的愛」、「視為重要」的面對它們,那畢竟是太困難了!的確,我們還可以為它們分等級,以不同的程度來應對生活上的各種事:譬如對陌生人、朋友、家人、愛人,以不同程度的愛和重視來看待他們。這樣做是好的,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從哪裡得到力量,能夠對那些不認識的、不可愛的、甚至可恨的仇人、朋友以及自己,給予「適當」的重視?如果我們只侷限在自己的脈絡、自己的眼界,我們就會執著於一些偶然的、特定的條件,彷彿一旦失去了這些「特徵」,「我」就不再是「我」自己,我所愛的人就不再是「他」自己。我通過這些特徵去愛別人和自己,也只愛這些特徵,排斥變化、傾聽、和同情的理解,從這樣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是太過偏狹、也太虛假了!

我需要一種感受、一種經驗,來幫助自己不侷限在我出生、經歷過、和成長的脈絡,而是願意航向他者,並且向上沉思這個我和他者共同居住的世界。對我來說,「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東西帶入自己的眼界。用一種更豐富、更簡約的方式,文字既把我們帶到它的面前,也把我們帶到「與文字相關的那一切」的面前。文字是一種連結,它用的從來不是刪去法,而是在過往的基礎上的進一步闡發。「文字」就是走向「豐富」。

圖片來自Unsplash,由Ben White提供,特此致謝
小註:開頭說的「記得在哪一本書上看過」只是一個套語;其實這本書是薩依德的《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

2023/01/30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