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管理> 演講筆記

[智財權]
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是「人類精神智能產生的成果」,體力勞動或搜集資料不在此列
專利/商標/著作權及營業秘密等智財權之間並非互斥,可在產品不同階段用不同手段保護之chromeheart 的情況 http://www.angle.com.tw/File/Try/1H053PB.pdf
著作權
- 人格權 : 永久存在。轉載文章註明出處即是尊重此事
- 財產權 : 直到著作人死後五十年
著作完成即存在
救濟途徑 : 可要求民事/刑事(主要是告訴乃論。除光碟等是公訴罪,這也顯示法律仍跟不上目前科技進展)
著作權保護的是「表達」,而非內部的思想及創意
舉例來說,兩組都是表達上班族生活的貼圖,並不涉及著作權抄襲
實質投入創作者才是著作權人
A 和 B 合作設計運動球衣,A 提供點子,B 實際畫圖。著作權屬於 B
[商標]
商標的基本原則是具有識別性,由文字圖形顏色等關聯組合。目前沒有單純用顏色宣示商標成功的案例
商標維持的投入成本低廉 (權利期間 10 年且可以一直延伸),且有可能出現商標價值大於產品的案例。建議新創團隊從這開始保護起
商標保護類別,如產品和諮詢要分開申請。且是國別保護主義。
商標的救濟途徑:民事/刑事(公訴罪)/行政責任
台灣普遍上來講,商標判賠比智財權等高很多
商標取得後在該類別三年內要有最小範圍使用。如至少要有個網頁宣告之類
注意商標搶註問題
slogan 原則上無法形成商標
商標侵權與否關鍵在於盈利
[專利]
專利
- 發明專利:最高,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
- 新型專利:現有技術的改良,自然法則上基於造型或功能的改作。事實上申請是不經實質審查,所以如果有人舉發,就再打訴訟,這種訴訟很常見
- 設計專利:純粹是視覺訴求,或應用於物品之電腦圖像。如金魚外觀的茶包
專利之要件
- 實用性:要能被實際利用
- 新穎性:在申請前不能公開
- 進步性:不是被輕易就能射想出來的
營業秘密保護適用於
- 尚未申請或仍在申請中之技術
- 專利周圍之技術
- 非對外販售之產品,如湯頭
「手機醫生」因為市面上常見,識別性不足,商標申請會失敗
[實務]
外包的時候,可以用契約直接取得智財權

APP 名稱及 Icon 的保護
- 著作權:
語文著作 … 短句通常不太會過。即使是「巨流河」這個名稱被建商拿去用仍無法
美術著作 … 功能性訴求如果高,相對要宣稱自己是美術著作的難度就高。工具類很難
- 設計專利:有機會
- 商標:有機會,像 Line 就有
商標搶註的一個可能處理方法是宣稱侵害著作權。比如遊戲的商標在大陸被註冊掉,當廠商進入大陸市場時可以用創作的著作權,宣稱對方商標侵害著作權。所以建議商標的設計上多下功夫
商標建議周邊多註冊,如中英文都註冊,避免未來後悔
雖然「三國志」遊戲很多,但事實上光榮已經把他註冊成商標了。但現在如果以類似書名要註冊已經不太可能
APP 核心功能指的應該是「實質之功能」。如 whoscall 就是號碼反查等
- 著作權:不能保護思想,所以此路不通
- 商標:可以
- 專利:雖功能性來自人為設計,和自然法則無關,但核心功能的具體實施/程式/設備本身可能具有設計性。whoscall 有發明專利
電腦程式在美國視為文字創作。逆向工程後用不同語言實作之不構成智財權侵害
除非是照抄後修改才有機會用智財權處理
專利是實質功能保護,實務上 APP 適用於此。重點在於「該發明要具有技術性」
遊戲人物/伺服器名稱/關卡名稱都可申請商標
Line 有把所有 APP 中人物(如熊大)都註冊商標了
角色名稱對應之商標 (如口袋怪物) 要綜合考量地區, 市場佈局等議題
中國大陸有「流通領域商品品質監督管理辦法」
使用者介面的設計本身是功能性產物,很難被著作權保護
但可能可以用發明專利 (將之結合到電子裝置,如指紋解鎖) 或設計專利 (特殊外觀) 來保護
商業模式可以藉由連結營業秘密管理之模式予以保護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