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要死了?非必要不抢救!

冻柜Rocky
·
(修改过)
·
IPFS
unnecessary.

昨日,大V王左中右发了篇标题为《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的文章,文中指出,如今中文使用越来越低幼、敏感、失去创造力、废话越多,并于文末宣布:中文已经死亡。

王左中右怀念起文字之美的诗歌年代,文字尚能传递智识的日子,如丧考妣。痛心地对中文的死因进行总结陈词:中文死于成年人越来越低龄,以及对这种低龄的接受。

成年人又招谁惹谁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不小心竟沦为杀死中文的帮凶?这得是多大的罪过?

王左中右不是第一个持此论调的人了。

去年9月,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曹林所写的《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文章写道,网络流行语、梗、表情包的使用,会让人逐渐患上“失语症”,奉劝大家要多读书、多写长文,以防“病入膏肓”。

王、曹二人轮番登场,彷佛抱着奄奄一息的中文躯体,一人说这是病,说病根都在诸位;另一人却又说,这哪是病,分明是绝症,这不就咽气了吗?与诸位都脱不了干系!

这两位都是吃文字这碗饭的,眼中容不了“中文低幼化”的现状。但麻烦的是,人要是迷恋于某事物,就容不得他人轻易败坏。好比舔狗听到女神被人说三道四,就要急于跟人拼命。

中文并非王、曹二人私藏,容不得他人染指,大家生下来就是要说话表达的,怎么有的表达就能成了“败坏中文”的病原体、凶手?

文字语言是公共的,如果它不能被多数人接受,也就自然行将就木;文字语言是工具的,它本来就无任何生命体征,唯有使用者能让它永生。

正如,莎士比亚在《永恒之夏》中写道的,“只要一天眼能观看,人能呼吸,这诗就将不死,并赋生命予你。”

文字没那么容易死,它作为承载思想的容器,已经在人类文明中延续千年。也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将“表达低龄化”视作杀死中文的元凶,它还没咽气呢。

中文要死的原因可能是它“公共性的消亡”,以及它本身不能承载思想。得限定下,这里的“中文”二字指“简体中文”。

这些字母缩写、符号、表情包的表达演变为流行趋势,它本身就意味着严肃的、公共性的讨论正在消亡,大多数人看似无意义的表达,正是映照着这个害怕追意义的社会本身。

王左中右把“中文生存压缩”的责任归咎于平台,显然是在制造人民内部矛盾。人家平台企业也有理由啊,说我只是个“pulled the trigger”的。

相反,正是对中文汉字过于关切,总想着引导、教育、规训他人使用经过净化的中文,才是造就王、曹二人眼中的所谓“中文衰败”景象的主因。

“谁让我们上网说话越来越费经啊?”当王左中右抛出这个问题,我想回答只能是:dddd

当用字母缩写、符号、表情包代替中文来传递思想和情感,这种行为本身反映着大家的怯懦、恐惧与从众,又何必再苛责?

中文有必要抢救一下吗?我认为是非必要的。纵然它不幸呜呼哀哉了,也不值得为它掉一滴眼泪。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冻柜Rocky常居深圳,之前是媒体人,现在是执业律师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在大灣區做起了律師

2022年的影像、记忆与自圆其说

拒唱國歌,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