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寓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

寓森
·
·
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學校到底是一個養成「人」的地方,還是資本主義的「零件工廠」?

先說一件事情,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對於台灣的教育環境不滿意,所以下面文章裡的內容或許會讓很多老師們感覺不舒服或是造成壓力,在這裡先說聲抱歉。

我能夠理解學校的壓力多半來自家長,也了解家長的壓力來自於社會的競爭,擔心小孩將來的前途與生活。但是要去消除源頭的競爭是不可能也不實際的,近年來教育改革的目標多放在如何直接降低競爭的壓力,例如考試制度的改變,調整課綱,多元入學方案等等。這些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競爭的壓力還在,能真正改變的就很有限。

例如國中的第八節課與與所謂的「加強班」,教育部明定不能上新進度,早自習不能考試,但是實際的狀況如何大家應該很清楚。因為不加強課業,考試成績會下降,成績下降家長們會給學校壓力;學校無法堅持也常常是考慮到,如果成績下降,好學生會不來就讀,那學校的學生素質會下降,大家會更難教學生。結果就是政策一回事,教育現場又是另一回事。

再討論下去會有更多問題,先就此打住,這不是本文的目的。我想討論的是,面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情緒問題,有哪些是學校現階段可能可以做的事情?

幫助學生了解自己

一直以來,台灣學校主要做的是傳遞知識與行為管教,幾乎沒什麼活動與課程是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理想上,只要讓小孩從小有自由的時間,嘗試去做自己喜歡與想做的事情,摸索的過程中自然會漸漸了解自己擅長與喜歡的事情,周圍的人只要適時提供一些回饋與資源就好了。

然而,台灣的學生在大學以前,最缺少的就是自己的時間;等上了大學之後,卻變成不會利用時間。

我覺得要讓小孩自由探索,最好的階段應該是六歲進小學之前。這階段的小孩渾然天成,你不需要做什麼,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表現自己,你只要當面夠好的「鏡子」就能幫他們看見自己。但是這個階段的小孩常需要有人照顧,而現代社會普遍都是雙薪家庭,父母都需要工作,三歲前往往交給保母或是長輩;而保母因為是工作,長輩因為年紀的關係,常常無法提供小孩足夠的活動空間與心理上的回應。三歲後到幼兒園,如果課程安排的理想,小孩或許有機會能多嘗試不同活動了解自己,也是不錯的時機。但有些幼兒園為了配合家長需要,為了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提早就灌輸太多的知識性課程,減少了小孩自由思考與感受的時間,真的是花錢去限制了小孩的想像。(不禁想起小時候在鄉下長大,這個階段能夠自由的到處玩或是發呆,想想真是很幸運)

上小學後的課業壓力雖然不大,但是自由時間已經大量減少了!很多小學生學校下課後因為家長還在工作,只能去安親班或是才藝班,以台灣的教育常態,多半還是被動的知識給予,很少讓小孩嘗試去探索,這樣的狀況就一直持續惡化到國高中階段。

然後 i 世代小孩能擁有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又多數把剩下的時間給了手機,大腦整天被資訊填滿,沒什麼自由思考的時間,結果導致他們往往都不太了解自己,只能跟著潮流的變化追逐流行。

還給學生自由的時間

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還給學生一些自由的時間」。

目前小孩到校後是先「早自習」,這段時間常常被拿來考試或是補課。「自習」的意思應該就是「自我學習」,就該還給學生,讓學生決定自己要做些什麼。你要複習或是準備功課當然可以,你想看自己喜歡的書也行;可以幾個朋友聊聊天,有些實體社交活動也很不錯,畢竟 i 世代很缺乏實體社交;或是你喜歡運動,去打球一下也很好,台灣學生的運動量也普遍不足。學校需要做的,是規劃出不同空間,讓這些不同活動不要彼此干擾就好。想要安靜環境的就留在教室內,想運動的就到操場跟體育館,另外規劃一個自由活動的社交空間,可以聊天交朋友。想像一下如果學生可以這樣開始他們的一天,到學校會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人會說,這些事情放學後去做就好,何必浪費在校時間?

如果能減少學生在校時間的話,我舉雙手贊成,青春期小孩應該多睡一點,有益身心健康。問題是家長們需要工作,接送小孩需要配合上下班時間;又很不放心讓小孩自己活動,所以在學校的時間才會這麼長;甚至下課還要安排安親班,才不會來不及接小孩。因此既然無法減少在校時間,那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把在校時間一部分還給學生。這麼做的也是考量到,目前小孩缺乏實體社交,非在校時間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要能自由安排社交活動其實不太容易,不如讓他們能在學校裡互動,家長可能也比較放心。

其次就是正規的七節課後就不要再有什麼第八、九節課了,剩下的時間我建議應該讓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社團活動是很好的機會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並且能夠真正參與其中而得到經驗,對於學生了解自己有很大幫助。但是目前國高中的社團活動選擇性少,學校願意成立與支持的,多半還是知識性或是「有用的」社團;選擇性少還不打緊,很多時候還限制學生只能參加一個社團,因為怕影響課業。

因此我認為除了把時間還給學生,社團的種類與內容也應該由學生自己成立與決定,學校只要最簡單的規範與協助就好。

一定又會有人說:青少年還不成熟,不可能可以自己安排好社團活動。問題是你不給他機會,他要如何練習?學校老師的功能不就是在這時候能提供協助嗎?找尋自己的同好,一起組織一些活動,是非常珍貴的社交經驗,對於他們以後出社會後如何與他人合作,是很重要的學習。這種學習是無法透過「上課」的方式獲得的,只能在實際活動的過程中去經驗。

給學生一些單獨與老師會談的時間

有些人可能會奇怪為何有這樣的建議,老師平常就可以單獨找學生來談,何必要故意安排?

但是以實際上的經驗而言,老師找學生來談通常是已經出了一些問題了,被老師找去談話,長期以來已經給學生一種不好的「標籤」印象,通常會讓學生有防衛的心態。還有就是我之前文章提到的,有些人是「內傾」的特質,不容易將自己的情緒表現於外,很容易被忽略。

我建議的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除了老師找學生之外,學生也可以主動找老師。

首先老師找學生談話應該要「常態化」,每學期有一些固定的談話時數,而不是有問題才找學生來談,避開標籤化的效應。以目前學校的制度,主要應該還是由「導師」來談,但考慮導師的工作量,也可以讓學校其他的老師來談。這就是我建議的「雙向」的另一向,學生可以挑選他希望談的老師。一來因為是學生主動性的要求,選擇的也是他們認同的老師,這樣的會談效果會比較好;二來是導師因為要管理班上學生,有時難免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張,或是有衝突,這時候有另一位老師談,學生比較能夠講出心裡的話。

還有就是我其實會期待老師能夠具有我自戀三部曲中「理想化」角色的性質。如果學生在家庭成長過程中,因種種原因缺乏認同對象時,學校裡如果有個老師能成為學生理想化的對象,將會對他建立穩定的自戀結構相當有幫助。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故事,某人感謝過去某位師長,因為師長的某些言行,或是讓他們欣賞的人格特質,因而影響了之後的人生。之前常常聽兒子談他喜歡的老師,通常就是很熱愛自己教學的科目,很想把他感受到的熱愛傳達給學生,光是這樣就夠了!這樣給學生的影響其實就已經非常大了,甚至我認為這是能夠給學生最好的「傳道」了。

至於談的內容我認為不用很制式化,主要方向就是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自己;當然如果老師需要一些引導,設計稍微結構化的內容也無妨。重點在於讓學生有機會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並得到一些回應。這對於有些徬徨在邊緣的小孩,有時候就是關鍵的轉捩點。

當然對於做這些工作的老師們,一定要有一些回饋,不能又要求無私的付出,具體怎麼做我就不討論了,這涉及到學校內部行政的運作,我並不是很清楚,不方便給意見。

回歸學校教育專業

學校不能再一味地配合家長需要,過度以考試成績為導向;學校是教育專業者,應當堅持自己認同的教育理念,然後才讓家長去選擇要念什麼樣的學校。我上面所提的,都只是很「基本」的共通教育理念而已,不是什麼複雜的教育價值判斷。

與其想要增加學校輔導人力,去協助已經發生困難的學生,真的是「事倍功半」,還不一定可以成功。要我說句實話,以我在學校裡的觀察到的學生問題,即使專業心理治療也相當困難,想藉由輔導來協助是絕對不夠的,如果能在問題發生之前就盡量預防是再好不過的。

我的建議是在現況下,增加學生能自由運用的時間,讓現有的老師們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不用特別學習很多專業輔導技巧,只是回到師生之間原本就該有的學習與互動方式而已。

難嗎?做法不難,但是改變觀念很難。每次跟人討論這些改變的想法,得到的回應大多是「不太可能」,大家還是深信考上好學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我感覺現代很多的父母並沒有那麼在意小孩的成績,更在意小孩人格的養成與是否快樂學習。為何要為了一些在意考試的人,就忽略掉其他人的需求?

更糟糕的是,考試的競爭並沒有像大自然的競爭一樣帶來適應力更強的物種;小孩為了考好試,得要放棄很多興趣與活動,甚至傷害了自由思考能力。也就是說:以考試方式的競爭結果,是「無差別」地降地了所有學生的能力。不是「競爭」的問題,而是「競爭方式」的選擇出了問題,以單一面向來作為衡量所有能力的方式。能不受影響的,就是那些可以不在意成績,專注發展自己能力的人。

從我當學生的時代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我看到的教育改變的速度還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而且差距還在拉大。這樣的危機感也是讓我開始寫「自戀系列」最大的原因,我們在讓小孩好好學習成為一個「人」的這件事上,過於忽略一些重要的事情,以至於在成為一個「人」的基礎變得不穩固。

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學校到底是一個養成「人」的地方,還是資本主義的「零件工廠」?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