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gonia 環保走最前面 成立 50 年 市值 30 億美元
過年
全家飛往SF跟美國家人一起度過2週時光
在市區逛街時
明顯發現路人有8成以上的人都有 Patagonia 的產品
不管是外套
背包
連小外甥身上的T與防風夾克都是Patagonia的
了解了一下原因
去年老闆把所有股份捐給一個非營利組織
讓美國人更喜愛Patagonia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闆的願景
登上富比世億萬富翁榜,是許多企業家的理想,但有個人入榜後卻不太高興。戶外活動服飾品牌巴塔哥尼亞創辦人喬伊納德從 50 年前創立公司之際,就壓根不想當個「商人」。然而,痛恨商業邏輯的他,是如何成為富豪?又是如何如願「擺脫」這樣鉅額的身外之物?
喬伊納德始終希望被稱為工匠(Craftsman),或甚至「土包」(Dirtbag),因為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始終讓他不適 —— 公司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賺錢。且縱使捐錢做慈善公益,也往往追不上企業自身造成的污染或浪費。
一個值得注意的前提是,「Dirtbag」這個字雖在日常中作負面詞語使用,但在美國攀岩界卻大有學問,它代表為了鍾愛的岩石運動而將自己搞得髒兮兮的好手,而喬伊納德以此自豪。出生加拿大的他,曾分享幼兒時期,他作技工的父親常常用蜂蜜吸引他爬樓梯,「我想,在學會走路之前,我就會攀爬了。」
後來舉家搬遷至美國加州,多山的地形讓少年時的喬伊納德能發揮攀爬本領,並從調查獵鷹棲息地的興趣開始深入研究攀岩。
攀岩需要不少工具,例如將金屬插入岩石以支撐登山者的「岩釘」—— 每一次攀登,都得用上數百個。為了省錢,喬伊納德在家裡的養雞舍打造了鐵匠舖,手工製作這些岩釘。或許是遺傳了匠人父親的好手藝,喬伊納德的自製岩釘在山友間極受歡迎,他以每個 1.5 美元賣出,累積而來的豐厚收入竟然就這樣撐起第一個事業「喬伊納德設備公司」。
喬伊納德回首過往時曾說,那時靠自製岩釘賺來的收益,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與金錢去冒險」,所以他根本不在乎到底賺多少,也不怎麼用「績效管理」的態度看待企業。這顯示在喬伊納德設備公司的第一份產品目錄上,目錄結尾有一份聲明寫道:不要期待每年 5 至 11 月的發貨速度,因為這是創辦人在攀岩的時間。
喬伊納德的「反經商」性格也在第一家公司時就展露。當時岩釘銷量極佳,成為公司收益的支柱。然而當他發現鋼鐵做的岩釘其實會給岩石帶來嚴重破壞,便宣布逐步淘汰這項明星產品。
對喬伊納德而言,穩定帶來白花花銀子的岩釘,當然不比「乾淨攀岩」(Clean Climbing)理念重要。他在一份長達 14 頁的產品目錄中教育顧客,攀岩時要留下最少的人為痕跡,岩釘這種會損傷山岩、衝擊大自然的產品應該消失。
但他不曾因此放下熱愛的攀岩,而是著手研發新產品、不會損傷岩體的「岩楔」(Hexentrics),後來這項產品一舉改變了攀岩界,又在 1976 年申請到美國專利,攀岩者們持續愛用至今。
轉向戶外活動服裝事業的念頭,是在一次攀岩旅程中誕生。那年冬天,喬伊納德在蘇格蘭買了一件橄欖球衣服,其厚厚的領子可以防止攀岩時複雜的金屬吊索刮到脖子。回美國時,攀岩的山友們又湊過來問他「衣服哪裡買的?」。
和最初的岩釘一樣,喬伊納德又開啟了「自己和身邊好友覺得好用,所以創業」的另一段旅程。這家公司開始進口以及研發耐用好穿的攀岩及其他戶外活動衣飾,包含一種類似 Gore-Tex 的防水透氣面料。做自己都愛不釋手的產品,創造比傳統產品高出十倍價值
隨著產品愈來愈暢銷,喬伊納德認為該幫新公司想個好名字。他想起 1968 年攀登南美洲攀登菲茨羅伊峰途中,遇上巴塔哥尼亞高原(Patagonia)的暴風,讓他和同伴在山上躲了幾個禮拜。喬伊納德希望自己的服飾都能挺得過巴塔哥尼亞的惡劣氣候,這家後來拓點到全球的品牌故得此名。
在巴塔哥尼亞,喬伊納德也堅持一套「環保審查」計劃,全面使用有機棉、公開所有供應商資訊、舊衣循環利用等等。為了自家的企業不要成為殘害環境的元凶,有一年巴塔哥尼亞在本該促銷血拼的黑色星期五於《紐約時報》刊登一大版廣告,請消費者「不要買他們家的夾克」。